- 溫病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谷曉紅 馬健主編
- 2字
- 2023-09-21 15:23:59
第一章 緒論
習題
一、選擇題
(一)單選題
1.葉天士的代表著作是( )
A.《溫病合編》
B.《溫病條辨》
C.《溫熱經緯》
D.《溫疫論》
E.《溫熱論》
2.創立溫病三焦辨證的醫家是( ?。?/p>
A.余師愚
B.吳鞠通
C.薛生白
D.葉天士
E.王孟英
3.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學專著是( )
A.《溫疫論》
B.《傷寒論》
C.《溫熱論》
D.《溫熱經緯》
E.《濕熱病篇》
4.《溫熱經緯》的作者是( ?。?/p>
A.俞根初
B.吳鞠通
C.葉天士
D.王孟英
E.薛生白
5.吳鞠通的代表著作是( ?。?/p>
A.《濕熱病篇》
B.《通俗傷寒論》
C.《溫熱經緯》
D.《溫熱論》
E.《溫病條辨》
6.溫病的病名最早見于( ?。?/p>
A.《素問》
B.《傷寒論》
C.《金匱要略》
D.《溫疫論》
E.《溫熱論》
7.在外感熱病的治療上,首先提出治以寒涼藥為主的醫家是( ?。?/p>
A.葉天士
B.劉完素
C.王孟英
D.吳又可
E.王安道
8.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志是( ?。?/p>
A.癘氣病因說的提出
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
C.新感溫病學說的形成
D.以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系的確立
E.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
9.最早認識到溫病是由伏邪所致的著作是( )
A.《溫疫論》
B.《難經》
C.《黃帝內經》
D.《溫熱論》
E.《傷寒論》
10.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 ?。?/p>
A.李時珍
B.吳鞠通
C.葉天士
D.王孟英
E.薛生白
11.在溫病學發展過程中,溫病學“形成階段”是指( )
A.宋到金元
B.明清時期
C.戰國到晉唐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E.宋到明代
12.從概念、發病機理和治療原則上將溫病與傷寒明確區分開來的醫家是( ?。?/p>
A.王叔和
B.孫思邈
C.朱肱
D.王履
E.劉完素
13.創立衛氣營血辨證,奠定了溫病學理論基礎的醫家是( ?。?/p>
A.王孟英
B.葉天士
C.余師愚
D.吳鞠通
E.劉完素
14.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伏邪兩類的醫家是( ?。?/p>
A.王履
B.郭雍
C.劉完素
D.朱肱
E.喻嘉言
15.首先提出熱病初起不可純投辛溫,將解表藥和寒涼清熱藥配合運用的醫家是( )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劉完素
E.吳又可
16.在溫病學發展的成長階段,“創新論、立新法、訂新方”的醫家是( )
A.朱肱
B.王履
C.吳又可
D.劉完素
E.葉天士
17.在溫病學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 )
A.吳又可
B.吳鞠通
C.劉完素
D.王履
E.葉天士
18.我國醫學發展史上被稱為溫病學理論奠基之作的是( )
A.《溫熱論》
B.《溫疫論》
C.《溫熱經緯》
D.《溫病條辨》
E.《濕熱病篇》
19.下列哪項不是吳又可的貢獻( ?。?/p>
A.編著了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溫疫學專著《溫疫論》
B.提出溫疫致病的原因是時行之氣
C.提出溫疫有強烈的傳染性
D.提出溫疫的感邪途徑是邪從口鼻而入
E.提出了邪伏膜原的見解
20.論述濕熱病病因、病機和辨證治療的專著是( )
A.《溫熱論》
B.《外感溫病篇》
C.《濕熱病篇》
D.《溫熱經緯》
E.《溫病條辨》
21.“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系統梳理了溫病學理論體系的醫家是( )
A.吳又可
B.吳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葉天士
22.“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出自( ?。?/p>
A.《素問·評熱病論》
B.《素問·至真要大論》
C.《素問·玉版論要》
D.《素問·生氣通天論》
E.《素問·刺熱病》
23.溫病學的研究對象是( ?。?/p>
A.一切外感熱病
B.溫病
C.時疫
D.發熱性疾病
E.外感熱病為主
24.《傷寒論》認為溫病初起的特點是( )
A.發熱惡寒,無汗
B.發熱惡風,汗出
C.發熱而渴,不惡寒
D.脈浮,頭痛項強
E.身熱口渴脈大
25.《溫熱論》最主要的學術成就是( )
A.創立溫邪病因學說
B.豐富了溫病的診法理論
C.創立了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體系
D.提出了婦人溫病的治療原則
E.提出了溫病的預防方法
(二)配伍選擇題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吳鞠通
D.葉天士
E.戴天章
1.《溫熱經緯》的作者是( ?。?/p>
2.《廣瘟疫論》的作者是( ?。?/p>
A.戰國至隋唐時期
B.宋金元時期
C.明清時期
D.元明時期
E.唐宋時期
3.溫病學的形成階段是指( )
4.溫病學的萌芽階段是指( ?。?/p>
A.王叔和
B.劉完素
C.葉天士
D.王履
E.朱肱
5.提出“六氣皆從火化”的醫家是( ?。?/p>
6.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 ?。?/p>
A.《傷寒溫疫條辨》
B.《疫疹一得》
C.《臨證指南醫案》
D.《濕熱病篇》
E.《廣瘟疫論》
7.余霖的著作為( ?。?/p>
8.楊栗山的著作為( ?。?/p>
9.薛雪的著作為( ?。?/p>
A.《素問·評熱病論》
B.《素問·至真要大論》
C.《素問·熱論》
D.《素問·玉版論要》
E.《素問·生氣通天論》
10.“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出自( ?。?/p>
11.“病溫虛甚死”出自( ?。?/p>
12.“熱者寒之”出自( ?。?/p>
A.吳又可
B.吳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葉天士
13.中醫學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的作者是( ?。?/p>
14.溫病學發展史上被譽為“溫熱大師”的醫家是( ?。?/p>
15.在繼承前人理論基礎上總結了一套溫病治療方劑,從而構成了各種溫病辨證施治完整體系的醫家是( ?。?/p>
(三)多選題
1.《黃帝內經》中提出預防疫病的關鍵是( )
A.避其毒氣
B.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備之
C.正氣存內
D.以藥物熏燒辟溫氣
E.及時治療
2.劉河間對溫病學形成的貢獻主要表現在( ?。?/p>
A.認為六氣皆從火熱而化
B.認為溫病熱病不能混稱傷寒
C.主張治療熱病初起辛溫解表藥應配合寒涼清熱藥
D.熱病的治療應以寒涼藥為主
E.溫病表證的治療有里熱清而表證自解者
3.吳又可的主要學術觀點有( ?。?/p>
A.疫邪的傳變主要是按六經傳變
B.治療溫疫應分三焦論治
C.癘氣自口鼻而入
D.溫疫的性質有溫熱和濕熱之別
E.溫疫后期宜養陰忌參芪
4.葉天士在《溫熱論》中提出( ?。?/p>
A.溫病表證多為里熱郁表而致
B.溫邪首犯肺衛
C.辨治斑疹白?的方法
D.水濕在上中下三焦的辨治方法
E.對秋燥的辨治方法
5.王安道溫病學說的主要論點是( ?。?/p>
A.強調“溫病不得混稱傷寒”
B.認為溫病的發病機理是里熱外達
C.認為六氣皆從火熱而化
D.認為發于春季的溫病,既有冬寒伏而后發者,亦有感受春令時邪而發者
E.溫病的表證為里熱郁表所致。主張治療應以清里熱為主,兼以解表
6.屬于清代著名四大溫病學家是( ?。?/p>
A.吳又可
B.葉天士
C.陳平伯
D.薛生白
E.王孟英
7.標志溫病學理論已形成完整體系的著作是( ?。?/p>
A.《溫疫論》
B.《溫熱論》
C.《濕熱病篇》
D.《溫病條辨》
E.《溫熱經緯》
8.體現了葉天士溫病理論思想及辨證用藥的著作有( )
A.《傷寒溫疫條辨》
B.《溫病條辨》
C.《臨證指南醫案》
D.《溫熱經緯》
E.《溫熱論》
9.《黃帝內經》認為引起溫病的原因有( )
A.時令之氣誘發
B.溫邪侵襲
C.冬傷于寒
D.癘氣感染
E.時毒入侵
10.對溫病的臨床證候特點,《黃帝內經》的論述有( ?。?/p>
A.尺膚熱盛
B.汗出輒復熱
C.脈躁疾不為汗衰
D.狂言不能食
E.身熱無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