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寫說明

本教材是根據國務院《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精神,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辦公室宏觀指導下,以全面提高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質量、積極與實踐接軌為目標,依據中醫藥行業人才培養規律和實際需求,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辦公室組織建設,旨在體現近年來高等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和科研成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藥用植物學是中藥學與植物學的交叉學科。藥用植物學時刻關注中藥生產和科研中產生的新問題,不斷吸收植物學研究的新成果,為解決中藥學科新問題提供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目前,藥用植物學已經形成了以藥用植物形態構造為基礎和分類鑒定為核心,以藥用植物生長發育、品質形成和新資源開發為特色的綜合性學科。

本版教材遵循國家“十四五”規劃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密切結合中藥生產和科研實踐,吸收“十三五”教材的長處,具有以下特色:

1.重視調查研究,貼近教學實際 在本版教材編寫之前,在全國各中醫院校藥用植物學專任教師范圍內進行調研。依據調研結果,根據大多數院校的教學內容,重新梳理了植物形態構造部分的知識體系;重新劃分了重點掌握的科、熟悉的科和一般了解的科,增加了重點科花和/或果實的解剖圖。

2.突出中藥特色,凸顯中醫思維 本版教材以藥用植物形態、構造和分類知識為核心,以藥用植物生長發育、藥用植物品質形成及藥用植物新資源為特色,為學生從事中藥資源和中藥鑒定相關工作奠定基礎。在分類鑒定部分突出《中國藥典》收載的物種,通過學習,使學生對我國中藥基原植物有更清晰的認識;重新梳理了藥用植物生長發育、品質形成和新資源的知識體系(第八、九、十章),更加突出服務中藥材生產和質量的特色內容。

3.展示彩色圖片,提升教材可讀性 本版教材在強調科學性、先進性的基礎上,突出了教材的可讀性。選用大量藥用植物彩色圖片,不僅清晰顯示藥用植物的特征,還能使學生在學習藥用植物學時,欣賞精美的藥用植物圖片,提高美學素質。

4.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藥用植物 教材收入的藥用植物以《中國藥典》2020年版收載的藥材和飲片原植物為主。名稱以黑體、藥材名稱以藍色顯示者為《中國藥典》2020年版正文收載的藥材和飲片的原植物,藥用部位后括號內為藥材名;以正文顏色字體顯示并有藥材名者,為《中國藥典》2020年版成方制劑中收載的藥材和飲片的原植物;以正文顏色字體顯示而沒有藥材名者,為《中國藥典》2020年版未收載但各地常用的藥用植物。本版教材還收載了國外常用藥用植物,主要包括美國FDA批準的常用膳食補充劑原植物,如卡瓦胡椒、瑪咖和北美黃連等,以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

5.規范藥用植物學名,搭建中藥學和植物學橋梁 對收錄的藥用植物學名進行了逐一核對,特別是將命名人的縮寫按現行標準進行了統一,對《中國藥典》里明顯錯誤的學名進行了修改。對《中國藥典》2020年版所用學名與《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等文獻新接受學名不一致者,在附錄二里列出。

本版教材由劉春生、谷巍主編。具體編寫分工:主編劉春生負責教材內容的整體設計,并撰寫了緒論。主編谷巍領銜,田方老師協助,組織俞冰、許亮、紀寶玉、汪文杰、宋軍娜老師負責形態構造部分的梳理和修訂。副主編晁志領銜,童毅老師協助,組織張磊、齊偉辰、徐海燕、嚴寒靜、郭敏、張新慧、索郎拉宗、付利娟、白吉慶老師負責分類鑒定部分的梳理和修訂。副主編彭華勝領銜,劉長利老師協助,組織朱蕓、張傳領老師負責藥用植物的生長發育、品質的形成、新資源和分類鑒定概述的梳理和修訂。副主編王光志領銜,樊銳鋒老師協助,組織張堅、李宏哲老師負責全書彩圖和花解剖圖的設計。副主編楊成梓領銜,崔治家老師協助,負責多媒體和電子教材設計。副主編葛菲領銜,樊杰老師協助,對本版教材草稿進行審讀,形成初稿,初稿完成后,周日寶副主編,江維克、郭慶梅、石晉麗老師對教材進行了再次審讀修改,最后由主編定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中國工程院肖培根院士、南京中醫藥大學談獻和教授的指導,此外藥用植物學同行也無私提供了部分優質彩色照片,在此一并表示謝意。

盡管所有組織者、編寫者竭盡心智,精益求精,本版教材仍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師生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訂提高。

《藥用植物學》編委會

2021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冕宁县| 正宁县| 营口市| 荥经县| 佛坪县| 古浪县| 体育| 舞阳县| 贵阳市| 天全县| 贡嘎县| 吕梁市| 大名县| 读书| 大姚县| 汉中市| 黄龙县| 吉安市| 五大连池市| 广元市| 清远市| 清水河县| 巴塘县| 扬中市| 洛浦县| 伊吾县| 济宁市| 齐齐哈尔市| 赞皇县| 社旗县| 望奎县| 广宁县| 阿拉善盟| 靖西县| 剑河县| 高清| 广元市| 安龙县| 龙山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