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理論篇

一、中醫婦科水血學說之肇始

每一門學說的發現,都有一個可以追溯的源頭。1991年我編寫了《中國婦產科發展史》,因此,對于當時可以閱讀到的我國歷代婦產科著作,都做過一番仔細的審閱。2017年,我對該書做了改寫,閱讀了更加豐富的婦產科著作,發現最早提出中醫婦科水血學說的觀點,是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文中稱:“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后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自下。”

這兩條原文若作今譯,便是少陽脈微弱,為三焦疏調無力,決瀆無權;少陰脈細,為腎氣虛弱,主水乏力。男子出現這類脈象,就會小便不利;婦女出現這類脈象,就會經水不通。月經為血,血流動不利就成為水,故(經水不利引起的水腫)稱為血分。問道:患病有在血分,有在水分,如何區分?老師回答說:經水先閉,后患水腫,稱為血分,此病難以治愈;先患水腫,以后閉經,稱為水分,此病容易治愈。什么原因呢?水腫消退了,月經就自然來潮。這是最早從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療、療效四方面闡述中醫婦科水血學說觀點的文字。

《素問·標本病傳論》中稱“病有標本”,可見當時已經具備了治病必求其本的觀點。對于因水腫引起的閉經——水分,治水自然是一種治本的方法;反之,對于因經閉引起的水腫——血分,治血自然應該也是一種治本的方法。雖然張仲景僅提出“去水,其經自下”,而沒有提出相應的“行血,其水自消”的主張,但這應該是一種隱而不言的筆法,或許就不提血分的治療,那是“此病難治”的緣故。

為何張仲景提出的“水分”與“血分”,在治療效果上兩者有易難之分?“水分”病“去水,其經自下”,而“血分”病則“此病難治”呢?原因在于“水分”的病位相對較淺,“去水”方法眾多,療效較好,相對容易獲效,而“血分”的病位相對較深,治療方法不多,療效難以肯定,行血就比較困難。

由于以上條文均收錄在《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篇中,論及的疾病僅有互為因果兩種——經閉與水腫,通篇也沒有關于男人類似疾病的論述,可見像這類互為因果的疾病在仲景看來,當時也只發生于婦女。由于該條文并不歸入婦人三篇(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婦人產后病脈證并治、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中,因此,后人往往將其視為仲景對內科中女性水腫疾病的一個論述,而并未將其歸類為婦科專病來特意看待。其實就連張仲景本人也萬萬沒有想到,他提出的這一臨床現象,竟為日后婦產科一門新的學說——中醫婦科水血學說,開啟了一扇待人叩響的探索之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城步| 泊头市| 葵青区| 堆龙德庆县| 芜湖市| 开阳县| 伊金霍洛旗| 临颍县| 西和县| 馆陶县| 达尔| 浦东新区| 泽普县| 临沧市| 麟游县| 德钦县| 泰州市| 莱阳市| 铜鼓县| 新干县| 修武县| 安西县| 浑源县| 卓资县| 武乡县| 化隆| 梅州市| 四平市| 壶关县| 鄯善县| 沧源| 奉节县| 周至县| 濮阳市| 邻水| 德江县| 阳江市| 西华县| 淮阳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