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中醫消化病學
- 唐旭東等主編
- 2327字
- 2023-09-06 10:57:40
編寫說明
隨著檢驗醫學的逐漸進步,疾病譜越來越寬泛,病種的數量也逐漸增多,其中消化系統疾病所占比例也逐年升高,中醫藥在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中發揮了自身特有的優勢。為了更好地宣傳和繼承中醫藥特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率先提出了編撰《實用中醫臨床醫學叢書》計劃,其涉及的學科有中醫急診學、中醫呼吸病學、中醫心血管病學、中醫消化病學、中醫腎臟病學、中醫內分泌學、中醫神經病學、中醫腫瘤病學、中醫肛腸病學、中醫乳房病學、中醫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小兒推拿學、中醫眼科學、中醫針灸學、中醫推拿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耳鼻咽喉科學、中醫皮膚性病學。2016年最先出版的《實用中醫兒科學》在學術界取得了很大反響,受到廣大中醫兒科醫務工作者的廣泛歡迎,在這樣的形勢下,為了加速叢書的編寫工作,2017年10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列出了重點圖書項目名單,其中《實用中醫消化病學》是《實用中醫臨床醫學叢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11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主任委員唐旭東教授牽頭組織中醫消化領域專家撰寫《實用中醫消化病學》。2017年12月,在唐旭東教授的指導下,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脾胃所成立了書稿編寫委員會,擬定選取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常委及以上委員擔任撰寫專家,并對相應的病種進行了甄選。2018年6月,在福建福州召開的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常委會議上,唐旭東主任委員主持召開了《實用中醫消化病學》第一次編寫會議,邀請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華中健編輯介紹了書稿的編寫背景,并宣布了編寫專家組的成立,確定了全書編寫框架,敲定了入選病種,規定了體例格式。2019年5月31日,在湖南長沙召開的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三十一次學術會議上,召開了《實用中醫消化病學》第二次編寫會議,邀請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華中健編輯、廣州中醫藥大學胡玲教授、江蘇省中醫院沈洪主任醫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趙文霞主任、浙江省中醫院欽丹萍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醫院唐志鵬主任醫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柯曉主任醫師對編寫專家提交的初稿進行了審閱,參會專家對書稿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進行了熱烈討論,為提高書稿質量提供了很大幫助。編寫委員會隨后對撰寫專家交來的稿件采取以下流程審核:
一審:編寫委員會對撰寫專家修改后的初稿進行審核。
一修:撰寫專家對文稿進行修改。
二審:將撰寫專家送交的文稿送交主審專家審核。
二修:撰寫專家按照主審專家意見對文稿進行修改。
三審:編寫委員會對專家修改后的二稿進行審核。
三修:撰寫專家對文稿進行修改。
核對:編寫委員會對專家修改后的三稿進行審核。
核修:撰寫專家對文稿進行修改。
終審:將撰寫專家的三稿送交終審專家審核。
終修:撰寫專家根據終審專家意見對文稿進行修改。
校訂:編寫委員會對撰寫專家送交的文稿進行審核。
校修:撰寫專家對文稿進行修改。
主審:主編對撰寫專家文稿進行最后的審核。
主修:撰寫專家根據主編審核意見對文稿進行修改。
送交:將撰寫專家修訂后的文稿送交出版社。
全書由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組成。總論部分包含九章,分別為中醫消化病學概念與研究范疇,中醫消化病學發展源流,消化系統的解剖與生理功能,病因病機,診法、辨證與診斷,治則治法,中醫消化病的常用方藥,中醫消化病的用藥規律及配伍特點,中醫消化病的預防護理。各論部分涉及病證篇和疾病篇兩項:病證篇重點介紹中醫病種,包含中醫脾胃肝膽系統疾病、中醫血證疾病兩章;疾病篇重點介紹西醫疾病,包含功能性胃腸病、口腔與食管疾病、胃部疾病、膽道疾病、胰腺疾病、肝臟疾病、腸道疾病、出血性疾病。在中醫病證的撰寫中,我們從源流、病因病機(致病因素、病機)、辨治思路(病機辨識、癥狀識辨、治療原則)、辨證論治(癥狀表現、病機分析、治療方法、代表方藥、隨癥加減)、其他療法(中成藥、單方驗方、外治療法、針刺/針灸療法、藥膳療法)、預防調護(飲食注意、生活注意)、名醫經驗七大部分進行了撰寫,突出臨床實用性;在西醫疾病的撰寫中,我們則從概述、病因病機(中醫認識、西醫認識)、診斷與鑒別(中醫診斷、西醫診斷)、治療(中醫治療、西醫治療)、預防調護(飲食注意、生活注意)、名醫經驗六大部分進行撰寫,突出中西醫并重。本書的亮點:首先是添加了藥膳療法,體現了中醫藥食同源的文化特色,也方便廣大普通群眾的閱讀,防病于日常生活之中;其次在名醫經驗部分,我們選取國醫大師及全國名老中醫的醫案,一改以往醫案的撰寫方法,力求提高中醫診治的臨床實踐能力。我們開拓性地將名醫經驗分為兩部分內容,即學術觀點和經典醫案。前者包含病機認識、治法心得;后者包含主訴、現病史、臨證思路、選方用藥、用藥分析,充分還原名老中醫臨證過程,以促進培養讀者的臨床思維,提高臨床能力。
本書的撰寫專家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及中醫藥研究所消化內科,他們都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長期工作于臨床一線,并同時從事科研、教學任務,有廣泛的知識背景和扎實的撰寫功底。在將近4年的撰寫過程中,他們本著嚴謹求實、殫精竭力的精神,總結經驗、字字珠璣、句句斟酌,對書稿質量精益求精,力求奉上一本專業、實用、精練的內科專著。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撰寫專家團隊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也一并參加了編寫,他們查看文獻、翻閱古籍,為本書的完成付出了大量的艱辛勞苦。在此,一并向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匯集了中醫消化界權威專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在編委會的統一協調下,終于付梓,實在是大家心血的結晶,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義的著作。但忙中難免出錯,能力畢竟有限,醫學發展迅速,書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不足,敬請各位讀者、同仁提出寶貴意見,以期后續再版時修訂提高。
《實用中醫消化病學》編委會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