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病條辨精選原文評析(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岳冬輝主編
- 1702字
- 2023-09-06 10:41:00
五、上焦篇6
【原文】
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
咳,熱傷肺絡也。身不甚熱,病不重也。渴而微,熱不甚也。恐病輕藥重,故另立輕劑方。
辛涼輕劑桑菊飲方
杏仁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薄荷八分 桑葉二錢五分 菊花一錢 苦梗二錢 甘草八分 葦根二錢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燥在氣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絳暮熱,甚燥,邪初入營,加元參二錢,犀角一錢;在血分者,去薄荷、葦根,加麥冬、細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錢;肺熱甚加黃芩;渴者加花粉。
方論:此辛甘化風、辛涼微苦之方也。蓋肺爲清虛之臟,微苦則降,辛涼則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溫也。今世僉[1]用杏蘇散通治四時咳嗽,不知杏蘇散辛溫,只宜風寒,不宜風溫,且有不分表裏之弊。此方獨取桑葉、菊花者:桑得箕星[2]之精,箕好風[3],風氣通於肝,故桑葉善平肝風;春乃肝令而主風,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餘,桑葉芳香有細毛,橫紋最多,故亦走肺絡而宣肺氣。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補金水二臟,故用之以補其不足。風溫咳嗽,雖係小病,常見誤用辛溫重劑銷鑠[4]肺液,致久嗽成勞者不一而足。聖人不忽于細,必謹於微,醫者於此等處,尤當加意也。
【詞解】
[1]僉(qiān簽):全,都。
[2]箕星:為星宿名,即二十八宿之一,青龍七宿的末一宿。
[3]箕好風:指箕星的出現,標志著多產生相應的和風氣候,出自《尚書·洪范》:“庶民唯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4]銷鑠:原意為熔化,此處為消耗之意。
【提要】
風熱犯肺以咳為主的證治。
【析義】
本條強調主癥為“但咳”,不甚熱而口微渴,說明邪熱不熾,津傷不重。乃由風熱犯肺,肺失宣降所致,病情較輕,可用辛涼輕劑桑菊飲宣肺清熱止咳。因其宣表透熱的力量遜于“辛涼平劑”的銀翹散,但方中杏仁肅降肺氣、宣肺止咳作用較優,故稱為“辛涼輕劑”。臨證如出現呼吸氣粗如喘等邪熱盛于肺經氣分的表現,可加入石膏、知母;如見身熱夜甚、舌紅絳、口干等熱入營分的表現,可加用玄參、犀角;如病邪進一步深入血分,則去原方薄荷、蘆根,加入麥冬、細生地、玉竹、牡丹皮;如肺熱較甚,可加入黃芩;如口渴較明顯,則加入天花粉。
【醫家解讀】
清·坐嘯山人:治風溫咳嗽,熱傷肺絡也,身不甚熱微渴。桑葉善平肝風亦走肺絡而宣肺氣,菊花晚成甘芳能補金水二臟,氣粗似喘燥在氣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絳暮熱甚燥,邪初入榮,加玄參二錢,犀角一錢;在血分者去薄荷、葦根,加麥冬、細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錢;肺熱甚加黃芩,渴者加花粉。《經》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又曰病溫虛甚死,可見病溫者,精氣先虛。凡治風溫、溫熱、溫疫、冬溫當預護其虛。此銀翹散、桑菊飲之所以為妙,為清解肺胃治溫主劑,至外寒搏內熱及非時傷風皆可少投辛溫。
【名家臨證指要】
國醫大師熊繼柏以桑菊飲加減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癥案①:張某,病程3天,體溫最高36.7℃,現暫無發熱(36.2℃),不怕冷,偶有咳嗽,咳濃痰,口干,無氣急,無胸悶,無口苦,無口膩,大便干,飲食正常。舌紅,苔薄黃。予桑菊飲加黃芩、貝母。處方:桑葉10g,菊花10g,苦杏仁10g,薄荷6g,連翹15g,蘆根15g,桔梗10g,黃芩10g,浙貝母20g,甘草6g。7劑,每日1劑,早晚分服。
按:桑菊飲為“辛甘化風、辛涼微苦”之辛涼輕劑,“走肺絡而宣肺氣”長于宣肺止咳,清熱力較弱,適用于低熱,有表證,兼咳嗽者。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肺位最高,藥過重,則過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藥輕之患”,故熊老師在診治本次疫病患者時,常以銀翹散合桑菊飲或桑貝散加強宣肺之力。
【現代研究】
1.桑菊飲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臨床療效研究:桑菊飲加減方配合炎琥寧或奧司他韋治療甲型H1N1流感,可顯著提高治愈率、好轉率,并且能夠縮短治療時間,更有效地緩解各種癥狀,效果可靠,總體預后良好②,③。
2.桑菊飲現代藥理研究:研究表明桑菊飲具有抗病毒、抗炎及抗氧化等作用。其對禽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小鼠體溫、體重、存活時間均有顯著影響;可以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肺泡中炎癥細胞的數目及肺濕/干重比重④;能夠抑制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等;還具有抗氧化及保護線粒體、抗急性肺損傷、解熱發汗、抑制腸蠕動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⑤,⑥。
- 中西醫結合眼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科研思路與方法(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生物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藥炮制學實驗指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湖南省中醫單方驗方精選·內科上冊
- 溫病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醫古文(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精神疾病專輯
- 全科醫生臨床實踐(第3版)
- 醫用影像設備(CT/MR/DSA)成像原理與臨床應用
- 中外醫學史(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口腔修復體制作·技能操作
- 中醫護理學:中英文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腎臟科醫生案頭藥物速查
- 中藥資源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