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參考答案

一、A型題

1.D

2.E(答案解析:《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边@說明新石器時代出現了外傷科名醫俞跗。故答案為E。)

3.A 4.B

二、B型題

5.B(答案解析:原始人在對付大自然災害及抗擊猛獸侵襲時,經常造成創傷,人們在傷處撫摸、按壓以減輕癥狀,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一些簡易的理傷按摩手法。故答案為B。)

6.A(答案解析:20萬年前的“河套人”時期,已發明了人工取火。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礎上,人們發現熱物貼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產生了原始的熱熨療法。故答案為A。)

7.B 8.B 9.C 10.D

三、X型題

11.CDE 12.ABCD

13.ACDE(答案解析:《禮記·月令孟秋》載:“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審斷,決獄訟必端平?!辈嚏咦ⅰ捌ぴ粋?,肉曰創,骨曰折,骨肉皆絕曰斷”,把損傷分成四種不同類型。故答案為ACDE。)

14.BCDE(答案解析:《禮記·月令孟秋》載:“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審斷,決獄訟必端平?!惫蚀鸢笧锽CDE。)

15.AC 16.AE

四、是非題

17.N(答案解析:宋代張杲著《醫說》,記載了隨軍醫生“鑿出敗骨”成功治療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病案。故答案錯誤。)

18.Y

19.Y

五、填空題

20.烘火取暖,烤炙食物

21.外傷科手術,麻沸散,五禽戲

22.骨傷科,髖,早、中、晚

23.方先之、尚天裕,蘇紹三

六、簡答題

24.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研究防治骨關節及其周圍筋肉損傷與疾病的學科。

25.清代吳謙著《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歸納的正骨八法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26.治療骨折的四項原則是: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內外兼治,醫患合作。

七、論述題

27.晉代葛洪著《肘后備急方》,其在骨傷科方面的其主要成就有:

(1)在世界上最早記載了顳下頜關節脫臼手法整復方法。

(2)首先記載用竹片夾板固定骨折。

(3)論述了開放性創口早期處理的重要性,對腹部創傷腸斷裂采用桑白皮線進行腸縫合術。

(4)記載了燒傷止血法,并首創以口對口吹氣法搶救猝死患者的復蘇術。

28.藺道人著《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骨傷科專著,分述骨折、脫位、內傷三大類證型;總結了一套診療骨折、脫位的手法,如相度損處、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正確復位、夾板固定、內外用藥和功能鍛煉的治療大法;對筋骨并重、動靜結合的理論也做了進一步的闡發;對于難以手法復位的閉合性或開放性骨折,主張采用手術整復;首次記載了髖關節脫臼,并分前后脫臼兩類,采用手牽足蹬整復手法治療髖關節后脫位;利用杠桿原理,采用“椅背復位法”治療肩關節脫位。還介紹了杉樹皮夾板固定方法;對內傷的治療,采用“七步”治療法;提出了傷損按早、中、晚三期治療的方案。所載方50首,藥139味,包括內服及煎洗、填瘡、敷貼等外用方劑,體現了傷科內外兼治的整體觀。

29.明代薛己撰《正體類要》共兩卷,上卷論正體主治大法及記錄治療骨傷科內傷驗案65則,下卷介紹諸傷方71首。薛氏重視整體療法,如序曰:“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強調八綱、臟腑、氣血辨證論治,用藥主張以補氣血、補肝腎為主,行氣活血次之,其“氣血學說”和“平補法”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30.《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的主要成就:

(1)清代吳謙著《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較系統地總結了清代以前的骨傷科經驗,對人體各部的骨度、損傷的治法記錄周詳,既有理論,亦重實踐,圖文并茂。

(2)該書將正骨手法歸納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介紹了腰腿痛等疾患的手法治療,以及運用攀索疊磚法、腰部墊枕法整復腰椎骨折脫位等。

(3)在固定方面,主張“爰因身體上下正側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輔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復合,欹者復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并改進了多種固定器具,如脊柱中段損傷采用通木固定,下腰損傷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長骨干骨折采用竹簾、杉籬固定,髕骨骨折采用抱膝圈固定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鹿泉市| 恩平市| 云浮市| 三台县| 邵武市| 伊金霍洛旗| 本溪市| 自治县| 定远县| 师宗县| 庆城县| 司法| 霍州市| 河津市| 松原市| 文昌市| 大埔县| 中西区| 成安县| 乌什县| 沁水县| 宿州市| 昌图县| 武平县| 且末县| 榆中县| 津南区| 丹凤县| 彩票| 岗巴县| 汉川市| 崇义县| 铁力市| 哈巴河县| 滨州市| 景德镇市| 二连浩特市| 西贡区| 牡丹江市|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