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體育(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吳志坤 邵玉萍主編
- 2072字
- 2023-08-16 10:30:12
編寫說明
傳統體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古代產生發展并保留較為固定的形式而影響至今的體育及近似的體育活動,是一門涉及身心相互作用的復雜生命現象和規律的人體科學。繼承和發展傳統體育項目,探索其健身的機理,引導和推動其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對于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現代體育科學、加強現代人的道德修養、弘揚民族精神均具有重要的意義。1985年,傳統保健體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列為全國中醫藥院校體育課教學的主要內容,至今已在全國20多所中醫藥院校中廣泛開展。
本教材是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宏觀指導下,以全面提高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質量,以培養大學生“自覺體育、全面體育、終身體育”意識及體育技能為目標,依據中醫藥行業人才培養規律和實際需求,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辦公室、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組織建設,旨在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素養,突出傳統體育鍛煉方式和體現醫體融合的人文特色。
本教材始終堅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要求,全面落實《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為指導思想,按照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育目標,立足于“運動、健康、文化、養生”的公共體育教育思路,在傳承歷版高等中醫藥院校體育教材的基礎上,注重科學設計、整體優化,在體例和內容上有創新、在健身機理方面和實用性上有突破:①對傳統體育與增進健康關系進行梳理和深入詮釋,使傳統體育項目健身機理更加清晰。②在重視“健身性”的同時,還注重教材內容的“文化性”,剖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體育的淵源。③增加了養生保健內容,詳細地闡述了中醫養生的基本內容與方法。④增強了思政內容,深入挖掘傳統體育特色元素和核心元素,使體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⑤展示了新進展與新成果,教材增加了近幾年新編的傳統體育項目。⑥加強了實用性,詳細介紹了常見疾病的運動療法,并選擇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體育項目,著重介紹傳統體育中的傳統保健體育部分,使學生能夠掌握日常常用的傳統體育技能。⑦視角新、資料新,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突出可讀性與實用性。⑧體例形式創新,將14套傳統保健體育視頻納入數字化教材中,以便師生手機播放,隨時練習。本教材供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護理學等專業本科生學習使用。
本教材分理論篇、技能篇兩部分,書末附中國傳統保健功法競賽規則、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思政案例。理論篇介紹了傳統體育概述、傳統保健體育與中醫基礎理論、傳統保健體育與現代科學、傳統保健體育與學校教育等內容;技能篇介紹了傳統保健體育基本功、武術、傳統導引養生功法、現代導引養生功法等內容。其中既包括二十四式太極拳、三十二式太極劍、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七星功、舒心平血功、導引保健功、練功十八法等經典套路,同時,還結合大學生的興趣特點,添加了新創編的武術拳操、功夫扇、詠春拳等內容。這些項目具有方便易行、保健功效顯著等特點,有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的實施。
本教材編委會由全國26所高等中醫藥院校長期從事傳統體育教學工作的專家組成。編寫過程采用集體討論、副主編分工審定、主編逐章節通審的方法完成。第一章由高林、王松、李維華編寫。第二章由吳志坤、林紅、徐仰才、楊曉龍、孫新新、翟向陽、邵玉萍編寫。第三章由邵玉萍、徐仰才、范曉強、郭忠奎、王浩娟編寫。第四章和附錄1、2由吳志坤、徐錫杰、徐仰才、方志鵬編寫。第五章由鄔建衛、藺穎、王曉松編寫。第六章由楊松濤、潘春光、張德明、牛振華編寫。第七章由駱紅斌、何吉福、殷宏亮編寫。第八章由李兆偉、李楊、吳志坤、彭利民編寫。全書由李永明審定。圖片由汪靜愷繪制。
本教材數字化工作由吳志坤負責,邵玉萍全程參與了教材數字化設計、構思及素材收集等重點工作,全體編委會成員共同參與完成。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傳統保健體育研究會、上海中醫藥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及其他參編院校的大力支持。張彩、徐劃萍、王賓、蔡增亮、馮金瑞、陸松廷、王穎、龔博敏、胡鶯、施振文、康萌、劉晰娟、劉佳麗、汪東潁、邱慧、梅嬋鈺、敖翔、張夢珊在本教材的文稿整理、套路圖片拍攝及文字、插圖校對等方面,徐仰才在教材數字化的構思、素材收集和繪制方面,汪靜愷在教材插圖繪制方面,都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另外,施振文、康萌、張夢珊、王賓及學生劉楊、紀曉祺、李德賢、李陽等在教材數字化套路演練上也做出了較大貢獻,在此一并致謝。編寫過程中,全體編者團結協作,竭盡所能,希望編出高質量的《傳統體育》教材,但仍難免存在疏漏,懇請使用本教材的廣大師生和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訂提高。
《傳統體育》編委會
2021年6月
- 全科醫學
- 骨科營養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社區精神衛生(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醫學統計學習題解答(第5版)
- 2018年初級護師資格考試通關寶典
- 中醫臨床技能實訓教程(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 小兒推拿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2018年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含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通關寶典
- 介入超聲學科建設與規范
- 脊柱微創外科學(第2版)
- 社區重癥識別與緊急處理(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醫患溝通技能訓練(第2版)
-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科考點及案例精析
- 內科學:感染科分冊(第2版)
- 中西醫結合免疫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