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匱要略(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范永升 姜德友主編
- 669字
- 2023-08-15 18:45:22
一、《金匱要略》的作者與沿革
《金匱要略》原書名為《金匱要略方論》,其書名寓意深刻。“金匱”謂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訓和實錄之處,“要略”指重要的韜略,“方論”乃有方有論,以方言治,以論言理。《金匱要略方論》意指該書是論述雜病證治要領極為珍貴的典籍。由于本書在理論和臨床實踐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對于后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所以,被古今醫家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是治療雜病的典范。
張機,字仲景,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鄧縣)人,約生于漢桓帝元嘉二年(152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其自幼聰敏好學,曾官至長沙太守。因久慕名醫之術,從學于同郡名醫張伯祖,盡得其傳,并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于205年前后完成了確立中醫學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重要著作——《傷寒雜病論》16卷。
《傷寒雜病論》問世后因戰亂而散失。西晉·王叔和經過廣泛搜集,將原書傷寒部分編成《傷寒論》10卷,部分雜病內容編入《脈經》之中。到北宋仁宗時,一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在館閣殘舊書籍里發現了一部《傷寒雜病論》的節略本,名《金匱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論傷寒病,中卷論雜病,下卷記載方劑及婦科病的治療。迨神宗熙寧時,國家召集林億等人對此節略本進行校訂。因為《傷寒論》已有比較完整的王叔和編次的單行本,于是把上卷刪去,只保留中下卷。為了閱讀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劑分別列在各種證候之下,仍編為上、中、下3卷。此外,還采集各家方書中轉載仲景治療雜病的醫方及后世一些醫家的良方,分類附在每篇之末,名為《金匱要略方論》。后人將其簡稱為《金匱要略》或《金匱》(以下簡稱原著)。
推薦閱讀
- 中國醫籍補考
- 中藥新藥研發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超聲醫學專科能力建設專用初級教材:淺表器官分冊
- 免疫檢測原理與應用
- 衛生法學概論(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兒科古籍文獻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臨床麻醉學理論與實踐
- 壯醫針灸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 醫學心理學與精神病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社區臨床常見病證及處理:第2版(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規劃教材)
- 慕課·醫古文
- 病理生理學(案例版)
- 骨科學(第2版)
- 健康教育專業人員培訓教材: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基本理論與實踐
- 顱骨病變的影像學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