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 組織學

第一章 組織學緒論

第一節 組織學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組織學(histology)是研究正常人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一門學科。胚胎學(embryology)是研究個體發生、發育及其發生規律的一門學科。組織學與胚胎學是相互聯系的兩門獨立學科,是隨著顯微鏡的出現從宏觀到微觀逐漸發展形成的。顯微鏡包括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一般光學顯微鏡下所顯示的形態結構稱光鏡結構;而電子顯微鏡下顯示的結構,稱電鏡結構或超微結構。

一、組織學研究內容

組織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四部分,分別在組織、細胞、亞細胞和分子水平對機體進行研究。

細胞(cell)是機體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構成。成人機體由200多種不同的細胞組成。每種細胞均有各自的微細結構特點,其生物大分子結構,特別是核酸與蛋白質,是決定細胞形態和功能的關鍵。

組織(tissue)由細胞群和細胞外基質構成。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又名細胞間質,由細胞產生,分布于細胞之間。依據胚胎時期的發生來源、細胞形態結構特點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可將人體的組織分為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和神經組織等四種基本組織(primary tissue)。上述組織的分類雖已被廣泛應用,但近年來隨著組織學研究的深入,發現各類組織的來源與分化往往是多胚層的,一種組織內的細胞結構和功能也是不同的。因此,現有組織的分類法是一種歸納性的相對概念。

器官(organ)由四種組織以不同的種類、數量和方式組合而成,各自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例如心、肝、脾、肺、腎等。

系統(system)由形態結構不同而生理功能相似的一系列器官組成。如呼吸系統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共同組成,協同完成氣體交換等功能。機體按功能特點通常分為神經、循環、消化、呼吸、免疫、泌尿、內分泌、生殖和運動系統。

二、學習組織學的意義

組織學和解剖學、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等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機體的形態結構決定著其生理功能,所以組織學是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通過組織學的學習及對組織切片觀察能力的培養,可洞察人體微觀世界的奧秘,系統掌握人體的微細結構及發生規律,為學習醫學其他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奠定必備的形態學基礎,并掌握相應的基本技能。

組織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水平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不斷深入,已從傳統的普通光學顯微鏡水平深入當今掃描探針顯微鏡(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PM)的分子乃至基因水平。在一些重大的醫學研究前沿領域,組織學正發揮著獨特的優勢,在細胞識別與信號轉導、增殖與分化、衰老與凋亡、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突變與逆轉、基因與調控等方面,與其他相關學科交叉滲透,極大地推動了病理學、生理學、胚胎學、優生學和老年學等學科的發展。近年發展的組織工程學技術已成功在體外模擬培養出了皮膚、軟骨、骨等器官和組織,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翁源县| 尼玛县| 包头市| 礼泉县| 梁山县| 班玛县| 南安市| 陆川县| 旌德县| 眉山市| 伊通| 灵璧县| 黔江区| 刚察县| 利津县| 蒲城县| 阜城县| 交城县| 太保市| 盐城市| 南宫市| 顺平县| 永昌县| 温宿县| 滨海县| 西乌| 通化县| 德钦县| 双牌县| 陈巴尔虎旗| 新安县| 永城市| 响水县| 江孜县| 桂东县| 平遥县| 城固县| 石林| 平陆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