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這臺殲-7的尾部結構和燃油箱已經被拆卸開來,露出中段的核心組件以及密密麻麻的電路。
昆侖心的設計采納于常規戰斗機的引擎規格。
因此安裝難度并不高。
和一般的渦扇引擎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
關鍵是在于裝機和試機前的調試。
向各個工程師下達指令后,陳葵準備親自上手。
準備好一系列工具。
陳葵戴上防護面罩,俯身鉆進機身下方。
工廠內的所有研究員和工程師都見證著昆侖心從設計到誕生。
對于陳葵這位突然空降的年輕人。
在陳葵種種極具想象力的操作下。
他們的態度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主任,真的不需要我們幫忙么?”
一位姓薛的工程師將剪線鉗遞給陳葵,開口問道。
他們這幫工程師早已以陳葵馬首是瞻,簡直就是一群狂熱的粉絲。
“不用,幫我推一下拖車就行了。”
陳葵擺擺手,語氣云淡風輕。
殲-7的內部排線并不復雜。
他自己一個人就足夠了。
人太多反而影響陳葵操作。
戰斗機引擎的安裝不復雜,早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操作工藝。
運輸叉車不斷移動位置,直到調整到合適的角度,開始逐漸上移高度.。
隨后。
工程師們推來一輛構造簡單的引擎拖車。
經過特殊設計的拖車和殲-7的機艙高度一致,用于協助安裝,拆卸引擎發動機,并確保不會接觸到發動機艙,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磕碰和損傷。
將昆侖心小心翼翼地卡在拖車上的凹槽里。
緊接著,陳葵便將目光投向了機體。
首先需要確保所有的管線和控制電纜都已斷開。
由于是上個世紀的設計,殲-7的內部線路十分古老,就算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也不敢像陳葵這般大開大合的動作。
后者雙手接過遞來的工作,毫不猶豫地在發動機艙里鼓搗起來,清脆的機械叩合聲接連不斷響起。
這番操作無疑讓周圍一眾專家都看傻了眼。
“國有棟梁,何愁不興。”
葉常勝不由感慨了一句。
他作為此項目的發起者和見證人。
這些經驗豐富的老牌工程師均是從華國的四面八方調度而來。
但他們卻心甘情愿地圍在陳葵身邊為其打下手。
“小陳主任還會戰斗機裝載技術?”
一位院士略顯震驚地問道:“這可不是能速成的東西。”
“現在他不管做什么我都不會驚訝了。”
另一位院士笑著說道。
這幅畫面充斥著機械特有的精密美感,體現著強大的工業力量。
隨著拖車的移動。
長柱形的昆侖心引擎緩緩靠近發動機艙。
最靠近機艙內部的裝置是蜂巢式高能量密度電池,也是整個擬爐中十分關鍵的功能裝置。
【蜂巢式高能量密度電池+4】
【經驗值:20/500】
【內部結構:硅負極】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采用硅負極的高能量密度電池,再經過4次強化后,它的這個能量密度達到了驚人的9000WH/L!
也就是每1L的電池電解液中存有9000瓦時的電(能)量!
這是什么概念。
如果一部手機采用這款電池,可以做到一年只充幾次電。
更別提運用在其它大型設備上了。
這應該也是目前全世界范疇內,聚能強度最大的高能量密度電池。
沒有之一。
只可惜目前還無法大量生產出來。
陳葵首先是利用3D打印機,根據戰斗機的發動機艙尺寸,制造出了環形電池外殼。
隨后將普通的鉛酸電池塞了進去,連夜不斷增添細節,接著用強化面板為其升級。
傳統形式的研發,需要極長的時間周期。
但陳葵利用強化面板的BUG級別能力,生生將研發時間縮短了無數倍。
更重要的是。
戰斗機均采用著內部燃油箱。
這往往會造成一個有些尷尬的情況。
燃油箱的大小決定著飛行航程。
但大油箱不僅會增加機體重量,還會擠壓其它電子設備和彈射座椅的空間。
為了減少戰斗機的重量。
一些設計師甚至連每顆螺絲都要考慮清楚。
而陳葵的昆侖心引擎根本不需要燃油供能。
小體積高聚能的環形電池全方位秒殺了傳統油箱。
不僅減輕了大量的機身重量,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用于電子設備的改裝和安裝。
這是劃時代的戰斗機改進。
拆下機身下方的蒙皮。
陳葵在確定引擎的安裝位置后,示意工程師們緩慢地推動拖車。
同時,陳葵利索地將固定件鎖定在各個相應位置。
“慢一點。”
陳葵緊緊地盯著昆侖心與發動機艙之間的距離,心中也十分火熱。
這是自己首次創造出的科幻產物。
得到改造的殲-7能否成功起飛,其實陳葵也不敢百分之百確定。
“停!”
在兩者位置完美耦合后,陳葵抬手叫停,跟幾位工程師開始連接昆侖心與發動機艙的管線。
密密麻麻的線路猶如血管般包裹著機械軀干。
連接好了之后。
陳葵又細心地檢查了一遍,確認完全沒有問題之后,從下方將發動機艙的“肋骨”扣上。
“安裝完畢。”
半個小時后,陳葵溫柔地拍了拍殲-7的合金裝甲,看著這架煥然一新的戰斗機,滿意地點了點頭。
“葉將軍,經過相關調試,昆侖心的試載情況良好,可以讓程海機師試飛了。”
陳葵轉身對著葉常勝說道:“您放心,我們在機身的電控系統內增加了能源限制功能,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呵呵,我當然相信你們,只可惜我歲數大了,否則也要親自上去試試。”
葉常勝如鷹隼般的眼睛里閃動著火熱,笑著應道。
作為華國空部的主心骨,他比任何人都想看到這架殲-7究竟能展現出什么樣的能力。
葉常勝已經許多年沒有過這種心潮彭拜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