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待我施法求雨
- 你一個法師,出手就是大威天龍?
- 一只黃蝴蝶
- 1913字
- 2023-05-30 10:49:13
九行山,法師府。
王陽從踏床上起身,推開房門,那強烈的陽光刺激的他眼睛都睜不開。
此刻的老天爺,就想打翻了大火爐,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王陽的法師府,也被烤得滾燙滾燙的,九行山所有的樹木都低著頭無精打采,懶洋洋的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他眉頭一皺。
這天得多少天沒有下雨啊。
門口的兩個小沙彌,正巧看到王陽出關,趕緊拿出涼友為法師持風。
王陽順勢問到:“童兒,這有多少天沒有下雨了?!?
王陽這段時間,一直在閉關修煉,只知道從他穿越過來到現在,都沒有下過雨,具體多少天沒有下,他也不清楚。
小沙彌回道:“啟稟法師,整個紅石縣已經三四個月沒有下雨了。特別是這一個多月以來,氣溫明顯向上升,每日溫度高達四五十度。
最近因氣溫太高,九行山附近,有怪獸出現,聽說還有村民為此受傷。之前紅石縣的管理人員還用噴水車,人工降雨,但最近干旱極為嚴重,所有湖水都已經見底。無水可抽,村子里的莊稼受損嚴重,不少村民都紛紛來九行山燒香拜佛求雨。”
王陽聽著小沙彌的話,眉頭緊鎖,好久都沒有松開。
暴曬這么久,莊稼干死,水源斷絕,百姓民不聊生。
這是多么嚴重的自然干旱??!
他身為玄門第一大法師豈能坐視不管。
王陽隨手把法師府的大門關上對小沙彌說道:“走,隨我去清城殿看看,情況到底如何?!?
整個紅石縣的新聞,全是關于干旱的情況和九行山附近出現野獸的情況。
……
這場干旱,影響了整個紅石市,加劇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體免疫系統下降,農業產品更不用說了。
電視臺的記者趕到九行山,直播的攝像頭看到這一幕。
九行山的清城殿內,幾百位村民跪在佛像之下,澎大的焚香爐里,插著幾十萬支村民求雨的香。
隨后,記者隨意采訪了一位村民,為何都聚集在道觀內。
村民:“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啊,最近幾個月都沒有下雨,特別是這一個月以來,溫度是越來越高,政府搞的人工降雨車,是車水杯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颊f九行山新上任的法師會法術,我們都是來求法師降雨的,誰知法師閉關修煉,我們只好天天來燒香拜佛,等法師出關?!?
直播放出后,各地的觀眾議論紛紛。
“我的媽呀,四五十度,一出門那不得烤焦了。”
“這要是放在古代沒有空調的情況,那不得活活熱死??!”
“我姑姑嫁在紅石縣,說這次是難得一見的大干旱,比之前不同的是氣溫高得不尋常,身邊有好多年紀大的,體質弱的,都熱死了。”
“你們是不知道,現在各大大小小的超市里面的食品,全部都被搶空,盡量宅在家里。免得出去被燙死?!?
“大家別看熱鬧了,這時候是我們團結一致的時候到了,大家有錢的出錢,有物質的可以出物質,我捐個10萬?!?
“我家是開飲料公司的,別的沒有,飲料可以捐個十幾大卡車,電視臺的人工作人員和我對接一下。”
“我家搞農業的,我捐十噸蔬菜,前面的那位大哥和紅石縣管理人員聯系一下,安排人對接。”
“還聽說,九行山附近有野獸出現,都有人因此受傷,這是真的嗎?九行山不是法師的地盤嗎?他怎么不管不問?!?
“是真的,氣溫這么高,有嚴重缺水,九行山那么大的深山老林,什么巨大兇猛怪獸都有,有些野獸不耐熱缺水,出來吸血解渴,能理解?!?
“臥槽,九行山不是九行山佛門的地盤嗎?九行山大法師怎么不管不問。還說什么閉關修煉,早不閉關。晚不閉關,偏偏在這個時候,是恰巧還是故意躲起來了?!?
“之前還把法師吹得有多么厲害,現在自己的地盤出事了。居然還躲起來了,這是什么狗屁法師,以后改名叫縮頭烏龜算了。”
……
直播間內,彈幕一直在飄。
然而,就在這時候。
清城殿現場記者還想問點什么。
卻見道館外,幾道身影走了進來。
領頭的那個,手持法師杖,一身黃袍,左肩袈裟,閃閃發光,刺眼級了。
記者當既揉了一下眼睛,確定沒有看錯。
這是法師來了!
法師出關了!
記者連忙讓攝影師把鏡頭轉向殿外走來的法師。
記者說道:“各位觀眾,快看,這位就是九行山現任法師,黃袍的,恐怕整個孫國也就他一個。
本臺記者,今日特意為九行山附近有野獸傷人一事而來,沒想到一上山就碰見法師,真是太幸運啦!
看來法師也是為干旱和野獸事件而來。
清城殿內上百多村民,看到王陽來了,紛紛站了起來,投來激動的眼光。
法師!
法師!法師?
幾個帶頭的村民,急忙走了過來,把王陽圍在中間。
其中一位年長的村民,泛紅的雙眼看著王陽說道:“王法師,終于等到你出關了,這一個月以來,溫度每天高大四五度,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王陽看著這些村民,個個眼睛里都透著無奈,唉聲嘆氣的,心里很是心疼。
要知道,九行山流傳上萬年,并且山上含有大量的靈氣,這里的花草樹木動物全靠靈氣生存有千年之久,現在被高溫烤得也是無力動彈,何況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呢。
王陽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說道:“阿彌陀佛,施主請放寬心,貧僧,今日到此,就是為此事而來,稍待,等我求雨即可!”
王陽安撫著這些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