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飯吃了兩個小時,兩人也聊了很多,但大多是林軒在問,而蘇豪在答。
天色太晚,蘇豪自己打車離開了,他下一站是盛京,兩人相約等林軒從集訓中心離開后再聚。
“蘇先生,您和林先生聊的很開心啊,就是不知道你答應我的事是不是忘了呢。”蘇豪人還在車上,而皮克斯的電話已經迫不及待的打了過來。
他的身上帶了監聽設備,與林軒的談話自然一字不差的落入皮克斯的耳中。
蘇豪面不改色,“我答應幫你問的我會去問,但不是現在,我們幾年沒見,上來就問這些事,你不覺得太突兀了嗎?”
“嗯,我相信你,但也希望你不要把我當傻子糊弄,要知道,與九州的這次合作我們可是付出了很多,相應的必須要有回報才行。”
“我知道。”蘇豪直接掛斷了電話。
九州的諦聽量子計算機目前是藍星最先進的,沒有之一,西洋想用自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共享研究成果只能算是其中之一,而這也是蘇豪向皮克斯那幫人爭取來的。
用碳納米管的紡織技術,換自己使用諦聽量子計算機的使用機會。
他對林軒沒有說實話,他這次真正要研究的確實是AI,但并不是他所說的像阿爾法那樣的功能性AI。
而是真正具有判斷能力,認知能力的AI。
人的大腦中有一百多億個神經元,如果能像計算機一樣全功率運轉去計算一個點,那么全世界所有計算機加起來都比不上。
九州的諦聽量子計算的運行速度在世界上雖然已經遙遙領先,但與人腦的理論上限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即使是依靠它,想造出真正像人一樣的AI也是天方夜譚。
除非在生物計算機上再有一定突破……
蘇豪這次要研究的是具有判斷能力,模仿能力的AI。能自主學習,自主決斷,有互聯網,那就意味著它已經有了全人類的創造能力,而它自己有沒有創造力,意義已經不大了。
能夠整合整個互聯網的信息并進行學習,并且著有自己的決斷,這樣的東西,會被稱為神的。
當然,他不止對林軒說了謊話。
蘇豪離開了,而林軒則回到了醫學觀察室,他的身體現在已經恢復正常了,這才有膽子跟蘇豪一起喝酒,從太空下來才三天的時間,恢復的速度就連那些醫生們也是嘖嘖稱奇。
與他同一批的劉強老胡他們,直到現在才勉強能走路,而林軒的各項身體指標已經恢復到登月之前的水平了。
負責調理林軒身體的一名醫生見林軒四平八穩的走了回來,身上還帶著一身酒味,有些無語。
“林干員,我覺得有必要對你身體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你恢復的速度太快了,我這么多年真的是聞所未聞。”
宇航員下太空后,正常會有兩天的醫學觀測,確定心腦血管沒有問題,二十多天的醫學療養,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至于想恢復到進入太空前的水準則需要至少兩三個月。
林軒摸了摸鼻子,“沒事的話能不能讓我回空天司啊,研究的事已經放了好多天了。”
嘴上說的是研究,但其實他的心里想的全是姜夢。
“我聽說你返回的時候被鯊魚攻擊,然后那鯊魚還沒咬到你就翻白肚了,回來解刨鯊魚的腦仁都熟了,怎么怪事都在你身上……”
醫生饒有興致的看著林軒,八卦的眼神看的林軒心里發毛。
林軒再次摸了摸鼻子,“指不定是被電死的,這我怎么清楚,這你得去問負責解剖的人,我當時只顧狗刨呢,差點都被淹死了,不知道。”
“行吧,看你身體的恢復情況,已經可以回宿舍住了,再觀察幾天,如果沒啥問題就可以走了,我給你打申請。”
林軒回到了宿舍,關上了門,他的精神力直到現在才完全恢復,所以他想再試一試自己在返回艙的那一招。
他將一根細繩掛在空中,在上邊掛了一張A4紙,然后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
猛地睜開。
紙依舊掛在線上不為所動。
“哈?”
林軒感受著自己紋絲未動的精神力,有些不解,重新回憶了一下自己當時的感覺,再次閉上了眼睛。
“破!”他猛地睜開眼睛。
紙晃了幾下,似乎是在對他嘲諷。
林軒咬了咬嘴唇,“芝麻開門!”
“急急如律令!”
“阿彌陀佛!”
他一把扯下了線和紙,躺在床上生悶氣,“難不成……那鯊魚真是漏電電死的?可我精神力確實被抽干了啊,這又怎么解釋……”
原本還以為自己就要變成九州超人了,就連將來行俠仗義時帶的面具長啥樣都想好了,到頭來又是一場空。
又經過幾天的觀察,林軒的身體情況十分穩定,便得到了集訓中心的批準,可以提前結束療養。
恰好又有往盛京去的專機,林軒便提前踏上了回去的路。
與林軒同機的都是登月行動前從天庭空間站撤下來的維護人員,并且大部分都是空天司航天部的老航天員,他們的療養期剛過,都被批準了休假。
大伙都對林軒這個新進干員萬分好奇,尤其還是前同事的兒子。
“小林,你餓嗎?”坐在林軒身旁,一名身穿天藍色制服的老航天員拿著一塊兒面包問道,老一輩跟年輕人沒話找話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叔,你想問啥直接問就成……”林軒撓了撓腦袋。
“嘿嘿,你小子脾氣跟你爹還挺像的,長的也挺像。”這名老宇航員一開口,前后座的其他幾人也都憋不住了,七嘴八舌的伸著頭問東問西。
“結婚了嗎小林?”
“有娃沒得?”
老一輩人的開場白總是這么樸實無華。
幾個人三言兩語問的林軒頭皮發麻,坐飛機的旅途度日如年。
好在隱私被人扒干凈后說的就開始向工作靠攏了,畢竟現在林軒也是他們的同事。
“月球基地建立估計少不了你去啊,我們老一輩的人歲數都大了,往后上太空的頻率肯定會越來越低,年輕時休息個一個多月就差不多了,現在上一次太空就得調理兩三個月。”林軒旁邊的那名宇航員拍著林軒的肩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