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夜的整裝,將臨城總算是安整完畢。洛杞他們也順著百姓的提醒,在叛軍所占領的府邸住了下來。一來洛杞想著看能不能找到叛軍有沒有留下什么線索,二是實在沒有好的地方供大軍休整安頓。
夜色陰沉,大廳內洛杞、龍悅、齊將軍等人分別坐在兩側。洛杞見人已到齊,起身舉起手中茶杯說道“讓我們慶祝此次江南之行大獲全勝,以茶代酒。”
“江南之行大獲全勝,干杯。”諸位將領舉起茶杯共同慶祝這一盛事。
敬完茶,洛杞見眾位將領高舉茶杯,失笑道“坐吧。”
齊將軍與幾位將領相視一笑,緊跟著洛杞落在后,齊將軍轉身,與洛杞面面相對說道“啟稟皇上,臣剛剛清點了一下人數,此次我們隨軍來的有府軍二十萬,禁軍一萬,現留禁軍三百,府軍十八萬。”
洛杞聽著齊將軍的匯報,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江南之行已告一段落,那明日朕便啟程回京,京中隱藏的叛軍還未消除,不能留此大患。所以明日,龍悅,齊天,帶著各自兵馬跟著朕回京,南將軍,路將軍還有于括留在臨城鎮守,其余兵力先回莊整頓,最好選在離邊疆較近的地處,這樣也好做好援助的準備。”
“是,臣領命。”眾將領起身,抱拳齊聲道。
第二日,洛杞帶著抽調出的精兵,朝著京中方向走去。一路上洛杞前所未有的觀察的大燕的大好河山,他也終于明白段笙月說的那句“世間美好,是我想要傾力所守護的。”
一想到段笙月,洛杞嘴角總是似有若無的掛著笑,這也是龍悅此次和洛杞一起出行發現的。
幾日后,洛杞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回京,在京都的城門處,京兆尹按著段笙月的吩咐對隨行人員均進行嚴格的排查,洛杞也事先派人進宮,將自己要回京的消息傳給了太后,同樣京兆尹也得到了消息,早早打開城門迎接,在洛杞到城門之前,京兆尹已經將城門清掃干凈,也不允許其他百姓靠近。
“臣參見皇上,恭祝皇上得勝歸來。”京兆尹大人早早待在城門處相迎,洛杞剛剛露出頭,京兆尹便急忙迎接。洛杞卻不喜歡這種形式,只輕輕道了句“起來吧。”
語畢,帶著軍隊進了城,百姓這幾個月以來宵禁戒嚴,之流傳這皇上得勝歸來的消息,但并不知道是今日,所以并沒有百姓在街道兩旁相迎,洛杞也順利到達宮中,洛杞遠遠就看到太后焦急的張望,洛杞對此景笑了起來。
等到大軍在宮門處停下,洛杞下馬,立刻單膝跪地,行禮,“兒臣參見母后。”太后見洛杞突然行如此大禮,抬手連忙將洛杞扶起,緊握著洛杞的手說“回來便好,平安就好。”
洛杞與太后并肩而立后,轉身對齊將軍和龍悅吩咐道“你們帶著將士們下去休息吧,過了今晚他們又要打起精神守護京城了。”
“是。”龍悅與齊將軍抱拳領命道。
安排好一切,洛杞便勸著太后回了萬壽宮,并且極力保證自己今晚定會去萬壽宮陪她用晚膳,太后才勉強答應放他離開。
洛杞回到宮中第一時間去了御書房,元盛也立刻出來殿內,接過洛杞的佩劍,問道“皇上,是否為您準備熱水,沐浴更衣。”
“去辦吧。”洛杞入殿后,坐在書桌前,將段笙月給的第二個錦囊拿了出來進行研究。段笙月的字跡不及其他女子那般娟秀,反而多了幾分凌厲,尤其在筆鋒的位置,和他都有一拼。
“皇上,都準備好了,您請。”元盛俯身來至洛杞身旁,緩緩開口問道。
洛杞起身朝著屋內走去,元盛幫著更衣沐浴,此刻洛杞才覺著自己身體的每一處都舒展開了,爬上眉頭的疲憊也消散了。
元盛見洛杞洗著有些累了,將洛杞拍醒后,為他更衣。洛杞躺在床上,悠悠睡去。元盛暗中叫來太醫趁著洛杞睡著給洛杞換了藥。
洛杞醒來已經下午,元盛也守著洛杞兩個時辰,洛杞抬手掀開床簾,起身下床,朝著殿外走去,元盛立馬迎來,還未到就聽到洛杞問“柳妃這幾日可有何動靜?”
元盛思索了一下,上前俯身開口道“自您那日傳回消息后,貴妃娘娘已經下令將柳妃娘娘囚禁在華禧宮內,現在還在禁足中,雖然也鬧過,但老奴說這是皇上您的意思,柳妃娘娘不信,說是要見您。”
“哼,見朕?元盛傳朕旨意將柳沁菡押入大牢,待朕被刺之事查清后,再做定斷。”洛杞接過元盛傳來的漱口水,漱口,擦臉后,輕哼道。
“是,奴才這就去辦。”元盛帶著洛杞的洗漱水退出的殿內。
洛杞見夜色不早,起身去了萬壽宮。
此刻太后就盼著洛杞可以來,早早派嬤嬤備好了菜,就等洛杞了。萬壽宮外傳來一聲“皇上駕到。”太后本來被困蟲纏身,此刻均被拋擲腦后。
洛杞進殿方要行禮,太后就拉著洛杞坐下,示意嬤嬤為洛杞布菜,自己卻盯著洛杞看著,不語。洛杞實在感覺有些不適,開口說道“母后,您又是有事那就問吧。”
“遇刺是怎么回事,哀家聽說還是宮中之人?”太后自知道洛杞遇刺后,整夜失眠,一入夢就是洛杞遇刺的情形,語氣難免有些嚴厲了。
洛杞放下手中的筷子,嘆了口氣說“母后,此事您就別操心了,朕有分寸。您還有別的要問嗎?”
太后先是一番責備,之后又是關心,洛杞就靜靜聽著太后的嘮叨和關心,自己也時不時插幾句,母子二人很久沒有這般閑談過了,沒想到聊著聊著就天亮了,洛杞顧及太后的身體早早就離開了萬壽宮。
又過了幾日,洛杞始終得不到段笙月在邊疆的消息,心底實在放松不下,在御書房,洛杞對著空中發送信號,龍悅現身后。
洛杞起身將錦囊交給龍悅,黑眸閃著星光,說“龍悅,京中安定就交給你了。信封上的布置我已經安排好了剩下的你按照信中所說便好。”
龍悅接過錦囊,心中明白,但還是不放心問道“皇上,您是要去邊疆?”
“沒錯。”洛杞肯定的回答,也讓龍悅明白了兩人的感情。
不日洛杞帶著其他府軍朝著邊疆的方向支援而去。
洛杞想的入神,久久不得應,段笙月搖了搖洛杞的臂膀,滿眼擔心問道“想什么呢,還是你傷口疼,叫了你幾聲,怎么也不回應。”
“沒事,就是想起一些事,一時忘記了。”洛杞摸了摸段笙月的發絲,柔聲說著,段笙月對洛杞的話也并未懷疑,點了點繼續觀察著臨城地勢。
洛杞見段笙月也沒有深問,不由的松了一口氣。
洛杞見段笙月盯著地圖不語,問“看出什么門路了沒,有沒有好的方法去攻打臨城。”
段笙月搖了搖頭,右手抵著下巴不語。洛杞伸手指著臨城說“朕派人入臨城觀察了一下,基本可以說是,滿城金甲,強攻根本不可能。”
段笙月聽著洛杞此時對戰的想法,身經百戰的她深知,此時才是本戰最難攻克的時機,臨城一日攻不下,大燕將永遠處于內憂之中。
“皇上你看,若是我帶一對強兵從山間繞過,從后方進攻,你帶領軍隊呈包圍之勢,將守城的叛軍死死困在城中,約定時辰一到,我們一舉進攻,是不是會有成圣一擊。”段笙月起身,在帳內所掛地圖上,標出自己的圍軍之勢,說著自己認為此時最好也最適宜的策略。
洛杞聽了段笙月的策略,想也未想就說“不行,你不能上戰場。你負責指揮就行,上戰場派人前去即可。”段笙月沒想到洛杞拒絕的如此之快,有些不甘,跟著洛杞軟磨硬泡,沒了任何效果,有些心急。
轉身對著洛杞,拉著他的手,朝他懷中走去,緊緊抱著他說“你就答應我吧,我知道你擔心什么,我向你保證,我一定一定一定不會讓自己受傷,答應了,好嗎?”
洛杞見段笙月撒嬌的模樣,心中自是憐惜不已,還是戰場上刀劍無眼,他不是不放心段笙月,他只是擔心她會受傷,自己已經被刺客刺傷,她來此陪自己,已然是自己最大的讓步,其余要求,他一律不會答應。
洛杞將段笙月推離自己懷中,神色嚴肅盯著段笙月說道“阿月,不行,你絕不能上戰場。只要有我在,我就不允許你上,這是我對你最后的要求。聽話。”
段笙月卻是想再爭取一下,軟的不行,那就強來。段笙月在洛杞正要伸手拉過自己之際,閃身一躲,洛杞手從她衣襟處話落,洛杞無奈說道“阿月,別鬧,其他事朕都可以答應你,此事,堅決不行。”
“那是你戰場經驗多還是我,我行軍打仗十載,無論御敵還是防御,臨場應對之策我都經歷過,你在這于我爭來爭去,還不如同意我上呢,那樣勝算還大一些。”段笙月興致高漲的說著,不小心瞥到洛杞那想要殺人的眼神,不自覺的聲音就小了起來。
在一旁的龍悅,看著兩人爭執不下,上前細心觀察了一下段笙月的策略,覺著可行,而且她作戰經驗多,足以應付后方的敵人,大膽上前,在兩人僵持不下的視線下,清了清嗓,開口“皇上,屬下覺著,娘娘的計劃可行性強,至少比早上各軍將士的策略勝算要大。”
龍悅開口后,兩人均盯著她,靜等她的下一句,龍悅頂著巨大的壓力說“若是娘娘可以帶兵,屬下隨行,那我們對臨城的攻克也不會如此。”
龍悅及時的支持,讓段笙月的氣勢瞬間強勢了起來,挺直腰背,仰著頭對洛杞說道“你看,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如此,你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要讓我上場。”
洛杞見段笙月那像是背后有人撐腰就狐假虎威的樣兒,不屑一笑,清冽開口“朕說不行就不行,你看朕不同意,誰敢與你一起沖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