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吃完面條又專門將碗洗凈,張氏抬頭看了看天色也還早,便讓張青將牛車綁好,趕著往裕安鎮去。
張青在車上放了果脯,張藍一路上吃著零食,嘴巴也嘰嘰喳喳個不停,涼涼的風吹過,但張青總覺得心里暖洋洋的。
到了裕安鎮,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買紅紙準備寫對聯,家里的墨水還多,其他的東西倒是不用擔心。
張青拿著紅紙側過頭看著一旁發呆的張文:“你能寫對聯不?”
張文不能寫的話,就得在這兒買好紅紙之后,請人寫完晾干再帶回家,她見過張文寫的字,寫出來蒼勁有力,完全看不出來,是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寫的。
“可以。”張文想了想:“但我從來沒有寫過。”
“沒事兒。”張青隨意的擺擺手:“寫點兒喜慶話就行,比如什么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之類的就行。”
張文:“……?”
這聯詩可不是隨便的喜慶話,反而可以拿出來細細的品味。
“姐,你好厲害啊,還知道對聯!”張藍一臉崇拜的看著張青,仿佛眼睛里還閃著小星星。
張青尷尬的擺了擺手:“剛剛在路上聽鎮上的路人說的,而且書上不是也有么!”
“沒有啊。”張藍無辜的搖了搖頭,家里買的那幾本她都看了,并沒有什么對聯啊。
馬車路過留香居,張青抱起車上的壇子和之前鹵好的肉送了進去,但胡掌柜并不在,王勤生指揮著人在到處打掃。
年關將近,留香居也準備打掃完之后關門歇業。
王勤生見張青走進來,連忙過來掃呼:“青青,你怎么來了?”
“哦,勤生哥。”張青晃了晃手里的東西:“上次臘八胡掌柜不是去我家送禮了嘛,我想著總得回點兒什么吧,不然也太不好意思了。”
王勤生連忙接過她手里的東西:“不過掌柜的不在,你不如……”
待會兒再來還沒說完,張青便道:“那東西放在這兒,勤生哥幫忙轉交一下,哦還有,你今天會回去嘛,不如坐我們的牛車一起回去吧?”
王勤生也是上半年才成親,媳婦兒己經好幾個月的肚子,平日里也不宜多走動,便一直在裕安鎮養著。
王嬸時不時跑到鎮上來看看他們小夫妻倆,但現在是過年,總歸是要回家去過的。
之前出發時王嬸就問張青來不來留香居,如果來的話能不能順便將王勤生帶回去。
“回去是要回去的。”王勤生向外看了一眼張青的牛車:“但是我還得回家接媳婦兒,所以自己坐馬車下去就行,不用等我的。”
既然王勤生都這么說了,張青自然也不會強求,微笑著朝王勤生擺了擺,一家人又去別的地方買東西去了。
除了要買過年用得的東西,張青還買了幾十斤黃豆,家里的兔子越來越多,草料卻己經見了底。
她準備回村收一些玉米桿,混合著黃豆喂給兔子吃。
買完黃豆,張青看到隔壁有玉米,也順便買了一點兒,這些干玉米水分都己經揮發,并不適合拿來煮,只能用來磨玉米面。
但張青準備用來做玉米種子,玉米桿可是最適合做兔飼料了。
張青一買就停不下來,又買了許多其他的種子,連張氏都看不下去,連忙阻止,“你再買下去,這種子能種幾十畝地了!”
她們家的地都種了冬小麥,就算收了冬小麥,全部算進去也才幾畝的樣子。
“好像也是。”張青有些可惜的放棄,準備過完年立刻去開墾一些荒地,用來種她的糧食。
而且她們現在有牛了,開墾起來也方便,只需將荒地上的草一燒,趕著牛開就行了。
像是別的農戶家里,一家人種個十多畝地,再加上十多畝水田,就己經很厲害了,但是有了牛,那就是事倍功半。
張青并不喜歡插秧,所以并不打算種太多水稻,反而養兔子的玉米桿之類的,她更加感興趣。
反正米這東西,用錢也可以買了。
買完種子,幾人又去逛了雜貨店,買了許多鹽,鹽實在是金貴的東西,張青買了好幾罐,整整付出一兩銀子。
張氏看著心疼不己,這可是一兩銀子,就為了那些皮毛。
六十多張兔皮,張青盤算著用鹽量,后來又當著張氏的面,又買了一罐。
張氏:“……”
而張氏則買了路上賣的包子,因為天色己經晚了,所以要便宜賣掉,張氏買下來準備明天回家蒸來吃早餐。
張藍和張文兩人也買了不少書,回家時一家人都是歡聲笑語的。
一回到家,張青將己經些微有些風干的兔皮擺好,往上面撒鹽,按照李戊的說法,鹽一定要厚,厚了才會效果。
張氏則看著那厚厚的鹽心疼不己。
“娘,這個會循環利用的。”張青并不打算一次性將這些皮毛做起來,而是分批次來弄。
先堆十張皮,第二天將鹽鏟下來之后,再弄到另外一張皮子上去,這樣也能最大限度的用上這些鹽。
弄完這些,天色都己經暗了下來,屋外的風嘩嘩的吹著,天空之中時不時的飄下一點兒小雨。
看樣子夜里會下雪了。
張青看著天色,心里有些擔憂,她是準備年前這段時間里找人在灘涂挖個池塘,再在地基那邊打個井。
但這雪一下,估計得下個好幾天,這轉眼又到過年了,這些事情都得拖到來年再做了。
張青嘆了口氣,希望雪下一夜能歇下來,她還打算在年前往地基上種幾棵果樹呢。
果樹之類的移栽,最好都是在深冬靠近春天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樹需要的營養最少,也最好成活。
張青在白紙上規劃著地基的區域,建房子弄一畝地己經是很大了,剩下的灘涂上,除了弄個小池塘,張青打算改造一下,池塘邊上種上圈果樹,周邊再弄個豬圈之類的。
到時候糞便直接排進池塘,魚吃了豬糞能長得更快,肉質也更加緊實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