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這個想法是張藍提出的,所以得由張藍來送,送的時間當然由張藍決定。
張藍接過盒子,出了門看到賣糖葫蘆的,又纏著張青買了兩串糖葫蘆拿在手里。
兩人走回羅氏書坊,正好看到張氏正在結帳,除了張藍買的那些書,還有一套文房四寶。
“娘!”張藍一手拿著盒子,一手拿著糖葫蘆,“這個給你!”
把盒子遞給張氏的瞬間,還塞了一串糖葫蘆給張文,其實張文并不太喜歡吃這些甜甜的東西,但他還是皺了皺眉接下了。
張氏看到盒子就覺得這東西不一般,皺了皺眉打開,音量都拔高了許多:“你們哪兒來的?”
“隔壁買的。”張青笑著上前:“是藍兒說,您生養我們不容易,所以把她攢了很久的錢拿出來,買了這兩樣,您不是也沒有什么首飾嘛?”
“這個太貴了!”張氏搖了搖頭:“平時……”
“娘——”張青挽住張氏的手:“您看,藍兒辛辛苦苦的攢了錢,這會兒您說不要,藍兒多傷心啊!”
張藍還配合的低下頭去,看著一幅不開心的模樣。
“是啊,娘。”張文也上前勸說:“這一套文房四寶也要不少錢呢,怎么沒見您說貴,這些也不要了!”
張氏猶豫了一會兒,眼睛都泛著柔和的光暈,“孩子都長大了,知道心疼娘了。”
“那是必須的!”張青微笑著上前幫忙收拾東西,放在馬車上。
明天就是臘八節,按照習俗得煮一鍋臘八粥,但家里除了大米和面粉,其他也沒有什么東西。
“娘,明天得做臘八粥吧?”張青側過頭問。
張氏點了點頭,說了幾樣食材。
張青發現,這臘八粥,所用的東西,可不止八樣啊。
除了板栗和大米還有現成的蘿卜和之前腌好的臘肉,其他的都得現買。
這兒的人大多做的都是咸的臘八飯,除現有的材料還需要糯米和蓮子還有白蕓豆。
張青牽著牛,跟在三人后面,沿著街道緩緩前行,身后的小牛時不時哼哼兩聲,耳邊是小攤販們叫賣的聲音。
冬日的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路邊人家院中的樹木伸出光禿禿的枝椏,照出斑駁的光影。
張青眨了眨眼睛,她來到這個世界,己經快要半年的時間,轉眼就快要過年了,以前總覺得離開了電,手機空調網絡這些東西,她會活不下去。
但如今,她似乎己經適應了這樣的日子,每日轉圜于柴米油鹽之中,最高興的事情,便是賺了錢。
“姐!”張藍回過身朝張青喊:“娘問你要不要綠豆!”
萬千思緒一瞬間消失,十步之外的張藍朝著她瞇著眼睛笑,頭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音。
她跟著笑了起來,應了一聲:“要!”
這兒很好,隨遇而安也很好。
離臘八節很近,集市上賣臘八節材料的很多,幾人一路逛一路買,到了下午,牛車上己經堆滿了各種東西。
張青滿意的拍了拍小牛:“差不多得了,咱們得回家去了!”
小牛哞了一聲,似乎對張青所說的話做出回應。
回到家,張青將白蕓豆和糯米分開泡了起來,糯米她特地多買了十斤。
張藍和張文去房里研究書去了,張氏更是小心翼翼的將首飾收拾起來放好。
反倒是張青,走進屋內,拿出面粉,開始發面。
生辰最為重要,便是這長壽面。
一大碗面里,只有一根面條,這可非常難的事情。
張青將面和好,等待它發酵的時間里,又去屋后拔了幾棵青菜,想了想又從雞窩里摸出兩個雞蛋,拿出一個碗,泡上四朵香菇。
面發好之后,鍋里的水也沸了起來。
張青將發好的面搓成細細的長條狀,隨后甩進鍋里,進鍋之前最為重要,因為面條是在這兒拉長的。
不過長青技術很不錯,不一會兩根面條便在鍋里沸騰。
因為離晚飯時間不遠了,張青并沒有做多少面條,將兩根面條放在碗里,也不過小半碗的模樣。
將雞蛋蓋在上面,兩個碗里分別放上煮熟的蘑菇和青菜,張青在上面澆了點兒魚湯,看起來就鮮美的很。
把兩碗面放在托盤里,張青喊來張氏和張藍,囑咐她們一定要一口氣吃完,不能咬斷。
張氏笑了笑:“又不是我過生辰,怎么連我也要吃?”
“就一起過了唄。”張青囑咐完,轉身走進廚房,開始處理晚上要吃的東西。
從盆子里面抓了一條草魚,去頭去尾之后片成薄片,用雞蛋掛上糊之后,在鐵鍋里下油,張青將花椒和一大把干辣椒丟了進去,隨后又挖了一大勺豆瓣醬。
她萬萬沒想到,這兒居然還有賣豆瓣醬的,買到的那一刻張青就準備回家做水煮魚,其實她更想做水煮肉片。
不過可惜的是,這兒的法律明文規定,牛是不能用來吃的,所以張青的水煮肉片之夢,也就這樣破碎了。
豆瓣醬化開之后,張青倒入一小勺水,把豆芽和新買的芹菜丟進去,煮了一會兒之后,將魚片倒進去,待魚片卷了起來,過一會兒便可以起鍋。
將魚片倒進到碗里,再另起鍋燒熱油,加入香料炒了一會兒,淋在魚片上,一盆香噴噴的水煮魚便是做好了。
張青走出門,見天色還早,快步跑到屋后面的竹林里挖了兩棵她己經標記好位置的冬筍。
跑回家時,張藍己經蹲在廚房不知在干什么,張青走進廚房:“你在這兒干啥呢?”
“姐,你聞我香不香!”張藍湊近張青,生怕她聞不到一般。
“很香。”張青拿起刀將冬筍對開,筍殼丟掉,嫩的筍衣放在一旁:“我是說我的魚。”
張藍深呼吸一口:“確實魚比較香!”
張青被張藍深深的打敗,“那個桃花霜,等到晚上洗完臉的時候再擦。”
集市里的雜貨真是什么都有,張青去買鹽時,看到了一個用蚌殼裝的面霜,試了一點兒發現還挺好聞的,便順手給張藍買了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