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八曼陀羅花館

拙政園西花園有一座十分小巧精美的水邊建筑,鑲嵌著彩色玻璃窗。有趣的是,建筑南廳與北廳名字不同,南廳為“十八曼陀羅花館”,北廳名“卅六鴛鴦館”。名字中,十八與卅六成雙倍,有數理相應之美;曼陀羅與鴛鴦相對照,有花鳥相應之趣。

游賞十八曼陀羅花館最好的季節,莫過于早春。站在十八曼陀羅花館廳中,透過彩色玻璃窗,看窗前山茶競放,水上鴛鴦成雙,你會想起民國年間范煙橋寫的《月圓花好》中的小詞:“清淺池塘,鴛鴦戲水。紅裳翠蓋,并蒂蓮開……這軟風兒向著好花吹,柔情蜜意滿人間?!?/p>

我便是在這樣的季節,細雨中到訪十八曼陀羅花館?;^前,一樹紅花瓣中鑲著白斑紋的山茶開得正好。紅白相間,猶如紅顏皓齒,和著雨水,更顯清麗。一位朋友見了照片說,此山茶的品種名為“花露珍”。漫步到后庭院,一株紅山茶、一株粉山茶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開著。

山茶雖美,卻有些寥落,撐不起“十八曼陀羅花館”的美名。不由得想,舊年園主人早春賞花時,該是怎樣一番絢爛盛景。

○十八曼陀羅花館

山茶自古為文人所鐘愛。宋人認為山茶明麗高貴不畏嚴寒。元人湯顯祖酷愛白山茶,以“玉茗居”命名自己的書齋。曼陀羅是山茶花的別名,我最早還是看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知曉的。說起來,拙政園的落成和山茶花也有著不解的因緣。據清人翁方綱《跋拙政園記》記載,拙政園最初的主人王獻臣,因為鐘情山茶,才破土動工,造起了拙政園。古園曾經最負盛名的花景,便是名貴的寶珠山茶。清初陳相國得到拙政園時,有文字形容:“內有寶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勢增高。每花時,巨麗鮮艷,紛披照矚,為江南所僅見?!蓖瑫r代詩人吳偉業在《詠拙政園山茶》中形容拙政園山茶之美:“艷如天孫織云錦,赪如姹女燒丹砂。吐如珊瑚綴火齊,映如凌朝霞?!泵髂┧墓又魂惥S崧也有詩云“瀲滟交織映晚霞”。真是極盡奢美生僻之詞匯,倒讓人無法在腦海里輕易勾勒得出,那山茶花究竟是怎樣的美艷絕倫的形象了。

○十八曼陀羅花館前的山茶

后來,古園歷盡滄桑,人去樓空,花落枝爛。到了清光緒年間,新的園主人張履謙修建起了卅六鴛鴦館與十八曼陀羅花館,館內懸起狀元陸潤庠寫的行楷額匾“十八曼陀羅花館”,這便是今時我們所見的花館了。一種說法是,那時館南廳前庭院,栽植多株名貴山茶花“十八學士”,故稱十八曼陀羅花館。“十八學士”,金庸武俠小說迷總不陌生,《天龍八部》里段譽向王夫人娓娓道來云南山茶的名品,其中便有它。此乃茶花中的極品,一株上共開放十八朵花,朵朵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紅的便全紅,紫的便全紫,同時盛放,同時凋謝。另一種說法是,園主人張履謙在后庭院種下山茶十八株,名東方亮、洋白、渥丹、西施舌等,并建此館,以十八曼陀羅花館名之。

今日我在雨中所見的“花露珍”等品種,已是后來人補植的了。明代寶珠山茶是怎樣的瀲滟如霞,清代的“十八學士”,或者十八種山茶,又是怎樣地爭芳斗妍,我們只能從舊詩詞中遐想一二。

撐著油紙傘,再走回到十八曼陀羅花館門前,細看那楹聯,寫著“迎春地暖花爭坼,茂苑鶯聲雨后新”。情境倒是和是日的春雨相應。細細觀賞那雨水中格外清麗的“花露珍”山茶,腳邊石磯前戲水的鴛鴦,隔水相望的“與誰同坐軒”,漫天飄灑的細雨,落入池塘的漣漪,此時此地,此景此情,竟令我也不羨慕明清年代的舊風景。

這個真正與自己關聯的當下,已值得珍重。

[山茶黃酒飲]

新鮮山茶花十克,切成細絲,備黃酒一百毫升。將黃酒煮沸后下入山茶花,待再次沸騰即可盛入酒碗。此酒有助活血化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天祝| 东丽区| 南康市| 买车| 宝丰县| 方城县| 郴州市| 宾阳县| 巴楚县| 武穴市| 大兴区| 章丘市| 达州市| 资源县| 定结县| 屏山县| 东辽县| 荔波县| 北碚区| 都安| 深水埗区| 洛扎县| 梁山县| 郧西县| 武穴市| 司法| 乐业县| 杭锦旗| 博湖县| 五原县| 汽车| 和平区| 钟祥市| 包头市| 深水埗区| 霍林郭勒市| 玉环县| 阜康市| 措美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