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以后。
楚辭一身黑袍,化身牧龍坤走進拍賣會。
“這位道友,請隨我來。”
一位嬌俏侍女查看過楚辭的請柬后,帶著其來到一間包廂。
包廂位置甚好,位于頂層,透過懸窗可以俯瞰整個大廳。
“客人如果拍下藏品,可直接命人送來,包廂設有防窺探的陣法,隱私保密是極好的。”
楚辭查看了下,發現包廂中的陣法乃是一座二階陣法的一處支脈,不由滿意點點頭。
“退下吧。”
那侍女躬身退下,獨留楚辭一人在包廂內等待拍賣會開始。
不到一刻鐘時間,底下大廳已然快坐滿,隨著一道鐘聲,于是這拍賣會便開始了。
只見一女子走上講臺,楚辭不由瞇起眼睛,因為來人他認識。
公孫家的大小姐:公孫如雪。
三十年前公孫如雪曾在黑巖鎮主持過當時越國的拍賣會,他那木心花的種子當初就是海大富在那拍賣會上撿漏得來。沒想到現在對方竟來到了稷下仙城,也不知是臨時出差,還是已然定居在此。
“多謝各位道友捧場,小女子公孫如雪,此次拍賣會的主持人。下面我宣布:本次拍賣會現在開始。”
隨后便是一聲巨大的銅鑼聲響起,用于吸引在場修士注意。
公孫如雪清脆的聲音傳入在場眾人耳中:“第一件拍品——下品靈器辟火連云紗,對火系術法有著極強克制作用,經過測試,筑基以下法術難傷分毫,若是火系法術,即使高自己一個小境界,毅能護人周全。是探索火系秘境的必要之靈器,起拍價:一千下品靈石,每次加價不得低于一百靈石。”
說完,掀起用于遮蔽視線與神識的紅布,只見侍女手中的托盤上正有一四五平米的碧色薄紗。
另外兩名侍女上前,將辟火連云紗展開,好方便其他人查看,期間感興趣的修士便會伸出神識確認這件靈器的性能。
不久,便有人報價了。
“一千一百靈石!”
“一千二……”
……
這一件下品靈器可謂是異寶,所謂異寶便是在特異環境中有著奇效,所以還算搶手。
出價的幾人都是筑基初期的修士,幾輪后,價格定格在了一千四百靈石。
見物品成交,公孫如雪不由面露笑意,繼續拍賣。
“恭喜這位道友拍得此等靈器,下件拍品,神識功法:千幻玄功。此功法乃一修士在三花宗遺跡中所得,據說可直達元嬰,內有配套招式絕學:“千幻玄魄針”、“千幻玄光”。若感興趣的道友可出價競拍。”
說著,掀開剛上來侍女手中的紅蓋頭,露出其上一枚碧綠玉簡,手一揮,玉簡散發卓卓白光,竟投射出數千文字。
“此乃千幻玄功部分功法要訣,各位可先行觀看。”
楚辭微微瞇起眼睛,他正發愁簡的后續修行功法呢,沒想到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
不少人對這功法表現得興趣缺缺,畢竟修仙者修行自己的本身功法便頗費心神與時間了,若這人再兼修一門煉丹煉器之類的修仙百藝,便更沒有時間修行所謂的神識功法了。
“呵……直通元嬰,說的好聽,在座各位有功法不是直通元嬰的嗎?”
有人譏諷道。
這話說的也沒錯,修仙界直通元嬰的功法不在少數,但真正能修行至元嬰的又有幾人?三國之地到今天沒出過一個元嬰。
說是直通元嬰也不過是拍賣會畫的大餅罷了,要真是好東西,此物的主人先自己修行了,哪里會淪落到出來賣?
“起拍價:三百下品靈石,每次加價不得低于二十靈石。”
公孫如雪面色不改,依舊笑瞇瞇說道。
聽到這價格,倒是一些小家族有些心動,畢竟三百下品靈石也不算很貴。
“三百二十枚靈石!”
“三百四……”
最終價格停在了五百四十,便再無人出價了。
楚辭眼神微微瞇了下,發出聲音道:“七百靈石!”
不少人紛紛向著包廂投來詫異的神色,只能看到一扇懸窗隔絕內外。
之前打算買來擴充家族藏書閣的幾個小家族紛紛搖頭坐下了。
七百靈石明顯遠超其價值了。
也沒像小說里面寫的那樣,有個二五仔富二代覺得楚辭看出這功法不簡單與其競爭的。
開玩笑,拍賣會鑒定人員可是專業的,他們給出三百靈石的起拍價,那么這東西的價值就在那里。
只憑這功法的只言片語,他人雖然看不出這功法的底細,但多多少少也能看出其水分。
修仙界可沒一個孬種。
于是不久后,一方玉簡便送來了楚辭的包廂……
……
時間匆匆,轉眼間便是大半日。
“下面是我們此次拍賣會的一個小壓軸,地品筑基丹一枚!”
隨著紅布掀開,不少修士瞳孔都是一縮。
筑基丹這東西在修仙界屬于稀缺資源,不少筑基大修即使自己用不上,也想著買來給后輩用。
“筑基丹是什么東西我就不介紹了,起拍價兩千下品靈石,每次加價不得低于一百靈石。”
“兩千一百枚靈石!”
“兩千五百靈石!”
“兩千八……”
現場氣氛前所未有的高漲。
價格在六千枚靈石才開始放緩增長,但依舊有稀稀落落的叫價聲。
最終定格在了六千八百枚靈石,被一筑基期老者拍去,明顯是給后輩用的。
見自己的筑基丹已然被拍賣,楚辭便不打算多逗留了。
他之前看過這次拍賣會的大致清單,上面雖然沒有表明所有拍品,但卻讓其清楚知道,后面幾樣東西不是他能染指的。
比地品筑基丹還昂貴的東西,他一個小小練氣去競爭,實乃取死有道。
但自己又有錢,看到那么多好東西,卻買不了,眼睜睜看著寶貝進了他人的口袋,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索性眼不見心不煩,就當那些寶貝不存在,獨自前去交接靈石。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認知失調,指一個人的所經歷的現實情況或者所做的行為,與其認知存在較大偏差,這種偏差會導致內心痛苦、不舒服,而通常人為了解決這種認知失調的痛苦,會在內心給自己一個解釋。
大體與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類似,狐貍十分想吃葡萄,但卻始終吃不到,于是認知失調便產生了,為了解決這種失調,狐貍會在內心中安慰自己:那葡萄是酸的。
這種安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唯一的作用便是讓自己內心不那么痛苦。
楚辭現在便算是這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