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第2版)
- 劉寶紅
- 566字
- 2023-06-28 16:26:53
產品的復雜度是如何來的
這些年來,本土企業成長迅速,很多企業現金充裕、機會多多,決定做什么容易,決定不做什么難,這讓企業更難戰略聚焦。跨界之風甚囂塵上,似乎成為企業多樣化經營的理論基礎。但是,這并不能掩蓋過度多元化的問題:跨行太多,企業的注意力太分散,容易形成行行都進入、行行都不精的局面。
一旦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黃金增長期過了,聚焦主業才是正道。這就是為什么在美國,麥當勞以賣漢堡為主,而不生產糖水;可口可樂生產糖水,而不賣漢堡。你說麥當勞沒錢嗎?當然不是。從烤漢堡到生產飲料,看上去連跨界都不算,但麥當勞就是不生產糖水,可口可樂就是不賣漢堡,根本原因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專業分工。專業分工是規模效益之源。
聚焦主業的戰略可不只是理論,而是在多年的市場經濟下,歐美企業交了很多學費,吃了很大的苦頭后才學到的。落后于競爭對手時急于趕超,缺乏約束的創新,在漸趨飽和的市場為高速增長續命,與差異化戰略、大規模定制、全球擴張等“熱詞”一道,都讓企業的產品復雜度大增(見圖1-10)。如果你看美國的企業史,會發現滿篇都是擴張、收縮,試錯、糾錯的循環,同時很多企業成了歷史。

圖1-10 產品的復雜度是如何來的
在業務和產品上,必要的試錯不可避免,歐美企業還在繼續這樣的試錯,但相對節制;本土企業裹挾著高速增長的余威,在試錯上也就更輕率,繼續在走四面出擊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