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朝會一
- 漢帝劉協:穿越當天,董卓被殺
- Pat.Star
- 2142字
- 2023-08-21 23:37:00
022
四月二十七,這是一個好日子。
這是王司徒說的!
自穿越以來,還未經歷過大朝會的劉協既好奇又有些激動,這都是一手的歷史資料??!
拂曉,就在第二次雞鳴聲響起的時候,劉協在小黃門左順的服侍下穿戴好了天子規制的冕服,便乘坐車馬儀仗前往前殿。
前殿是未央宮三座大殿中規制最為宏大的一座,主要是舉行朝會或歲首宴會的地方。
按照朝會流程,應該是皇帝先在殿內等候朝臣們的覲見叩拜,而不是等臣子們先進殿,皇帝最后入場。
就在北宮門外,朝臣們都已經陸續開始集合列隊,上至萬石的三公,下至六百石的各曹尚書,還有內朝的侍中、黃門侍郎都要參加此次大朝會。
此時前殿,皇帝劉協正襟端坐在御榻之上,等候群臣的拜見。
就在劉協的兩旁及御前站著幾名謁者,他們負責監察朝會禮儀,糾察失儀官員,同時還要主持朝會流程。
等第三聲雞鳴響起,幾位謁者齊聲傳道:“趨!”
此前列隊來到前面陛階下的諸臣無論官職大小,在聽到指令后,不約而同的將雙手下垂合攏,接著低著頭趨至劉協面前,然后依次下跪稽首,官員們將頭冠靠在手掌上保持一會時間后,隨后緩緩起身。
謁者按照官職的大小依次向劉協高唱正在覲見的官員名爵,而劉協也開始集中注意力,準備將自己昨日看到的名冊與現實中的官員一一對應起來。
“司徒,錄尚書事,王公允覲見陛下!”
首先前來行覲見之禮的便是王允。
接著太尉馬日磾、司空淳于嘉、奮威將軍呂布(誰叫人家儀同三司呢)依次行禮。
……
等朝覲官員行完禮之后,已經過去不少的時間,也讓劉協認識到了原本只在歷史書上的人物。
剛才的這種朝覲禮節被叫做贊拜宣名,劉協坐在御榻之上望著階下朝臣們伏身稽首,聲勢浩蕩,有一股睥睨天下的豪邁之氣在胸中油然而生。
為君者,便當如是!
秦漢兩代通常用冠、綬來區分官員品秩和職能,比如金印紫綬、銀印青綬、銅印黑綬。而官員的官服則是文玄武緋,很好辨認,劉協也對此略知一二,文官多半頭戴進賢冠,著玄色朝服,并以冠上梁的數目區分等級,武官則戴鹖冠,穿緋色朝服。
另外朝堂之上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官員,如侍中、黃門侍郎這種內朝官會在其所戴的冠冕上佩戴黃金鐺、玉蟬等裝飾品;而像御史、廷尉等這種負責司法和監察的官員所戴的冠冕則是象征公正嚴明的獬豸冠,凡此種種。
在劉協的示意下,謁者開始引導文武官員,文左武右,按官職高低依次就坐于席上。
左側最前面是三公的座席,太尉馬日磾、司徒錄尚書事王允與司空淳于嘉并列而坐,但又因為王允錄尚書事,總攬朝政,故座位靠前。
在三公之后,就是新任尚書令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還空了一個屬于御史中丞的座。
御史中丞皇甫嵩被王允任命為征西將軍征討郿塢,現在還在返回長安的路上,因為這次繳獲的糧草輜重眾多,所以路上耽擱了時間,錯過了這次大朝會。
漢制,參加朝會的官員一般為接席而坐。
但凡事終有例外,尚書令、司隸校尉和御史中丞三人在朝會上就享有單獨的座席,世人號稱“京師三獨坐”。
剩下九卿及尚書仆射、尚書、議郎等官都列坐在后。
右側武將行列以奮威將軍呂布居首,然后就是城門校尉楊彪,五校校尉等人。
整個覲見過程下來,劉協還對一直在前方聲音洪亮的謁者印象頗深,只是場合不太合適,所以也沒有打聽此人的信息。
如同后世開會,一開始,劉協這位名義上的領導開始發言:“自年后以來,朕的病情反復不斷,直到昨日才痊愈,讓諸公擔憂了。”
眾臣聞之,皆拱手作揖告罪不敢。
劉協接著說道:“自朕即位以來,董卓擅權,鴆殺皇兄,屠戮忠臣,隨后又燒毀洛陽宮室,迫使朝廷西遷,此過程可謂是萬般艱辛,也讓諸公受了不少的苦。而王公與諸卿不畏強權,多次密謀注誅董,終于在前些時日得以成功,朕聞之欣喜不已。董賊授首,全賴王公之謀劃,王公當為首功。”
劉協語罷,朝中諸臣臉色不一,坐在階前的王允卻淡淡說道:“允不敢當,全靠諸位大臣的協助,才誅董成功,臣不敢貪功?!?
此時的王允謙虛低調,與前兩日的霸道強勢判若兩人。
若不是劉協和不少臣子已經領教了他的行事風格,也許就會讓他給蒙騙了。
劉協繼續給王允戴高帽,真誠說道:“王公不必謙抑,如今董賊已死,朝中大事還要仰賴王公!”
“臣必竭心盡力,復我漢室!”
劉協聽到王允如此義正嚴辭,不由得撇了撇嘴,也的虧他的御榻離大臣們遠,沒有讓他們瞧見,要不然會被認為殿上失儀。
場面話說完,劉協開始直奔主題:“如今朝廷初定,國事繁劇,諸公認為當從何處治理?”
眾臣議論紛紛,但目光還是看向了坐在前列的司徒王允。
王允整理了一下衣袖,手持笏板,來到了大殿中央,說道:“陛下,如今雖然董卓已死,其族人業已覆滅,但關東尚有數萬涼州兵駐扎陜縣、澠池,更有不少涼州兵橫行陳留、潁川等地,若是他日他們西向,對長安也是一種威脅。因此臣欲遣兵聯合關東聯軍,前后夾擊,迅速解決涼州兵。”
朝中不少大臣在聽到王允聯合關東聯軍時,眼神看向殿中央的王允,心中不解?
王允這么快就已經和關東聯軍聯系上了?
還是一直暗中就有聯系?
王允的這句話讓許多的關西士人眼神里充滿了戒備。
政是關東士人掌握,兵再是關東將領掌握,那日后朝中還會有關西士族的位置嗎?
劉協聽了王允的陳奏,心中嘆息,終究還是來了!
“王公準備派誰領兵征討?又準備如何前后夾擊?關東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地方諸侯們會來為朝廷消滅涼州兵嗎?”
劉協直接給王允來了三連問,明知道阻止不了王允派兵征討涼州兵,但是探探王允與關東的那些將領們聯系到那一步了。
(今日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