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明亡國之策!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為大明國師
- 大奉不良人
- 2140字
- 2023-05-28 18:00:00
如果說換做一個老百姓,有這樣的錯誤決斷,還能夠諒解。
但是身為大明國的天下共主,他是萬萬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他的一個不小心,不謹慎,就很有可能把整個大明王朝給推到無盡深淵。
“老爺子,除了行政效率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也可以說明削藩是歷史的必然進程!”
朱景則是連續一波接一波的震撼著朱元璋。
還有兩個原因?
朱元璋的臉色明顯變得無比凝重起來。
本以為一個行政效率,已經很有可能讓大明王朝國不成國,家不成家,再現八王之亂。
現在朱景竟然說還有兩個原因。
這一波連續一波的沖擊,讓他內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驚。
“小友,你繼續說,咱認真記!”
朱元璋已經不知道何時從龍椅旁邊,拿過來了筆墨紙硯,等待著朱景的講解。
看著如此認真起來的朱元璋,朱景也是頗為尷尬的笑了笑道:
“老爺子,你不用記,這些東西我跟你簡單說下,你就能明白的?!?
“小友,但說無妨?!?
朱景知道勸阻不了這位洪武大帝,只能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另外兩個原因,第一個,那就是你供養宗室制度國策?!?
“供養宗室?”
“我大明有六千萬子民,難道還供養不起我們老朱家的幾個子孫嗎?”
朱元璋頻頻皺眉道。
“老爺子,如果是在洪武年間,當然供應得起啊?!?
“但是等過了幾代之后,你們朱家子孫就肯定不止幾十個了啊?!?
“小友,我還是不太明白!”
“嗯,這樣吧,我給你算筆賬,沒記錯的話,根據老爺子你定下的規矩,親王爵位世襲罔替,親王之位世代相傳,親王子嗣則是降一級位郡王,以此類推,一直降到奉國中尉,就不再遞降?!?
“俸祿待遇用糧食單位進行計算,最開始親王每年五萬石,后來在洪武二十八年,老爺子你親自又降低了這些藩王宗室待遇。”
“改為前往每年一萬石,郡王每年兩千石,公主以及駙馬每年兩千石,鎮國將軍每年一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逐級遞減兩百單,輔國中尉,奉國中尉逐級遞減一百石?!?
“郡主以及儀賓每年八百石,縣主,郡君以及儀賓逐級遞減兩百石,縣君,鄉君以及儀賓逐級遞減一百石!”
“大明正七品官員,每年俸祿只有九十石,根據我們后世的測算,現在大明朝一石大概相當于后世一百八十斤左右。”
“除了俸祿,老爺子,你還定下規矩,親王,郡王都應該有侍女,太監照顧起居,這也是額外的一部分開銷?!?
“現如今,老爺子你總共有26個子嗣,其中二十五個親王,也就是說每年光是親王俸祿就要支出二十五萬石左右?!?
朱元璋聽到這里的時候,幽幽說道:
“咱就是覺得最開始給藩王宗室們定的待遇有點太好,所以專門在二十八年的時候,把待遇大降,難道說,還不夠嗎?”
面對朱元璋的疑惑,朱景再次無奈搖頭笑了笑道:
“老爺子,我說了,在洪武年間,藩王宗室所耗費的不算太多,我記得,老爺子這個時期,藩王宗室總人數應該只有五十八人?!?
“但是到了,你的重重重重重重重孫子朱翊鈞,也就是萬歷年間,大明藩王宗室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七千人!”
“由于大明朝并沒有實行我們后世的計劃生育國策,所以這個數字到了最后一代皇帝,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的時候,大明藩王宗室的人口總數更加恐怖!”
“我還是拿萬歷年間的數據來說話,根據《萬歷會計錄》記載,萬歷初年,大明朝全國每年的田賦總額約兩千三百萬石,但光是供給藩王宗室的俸祿就高達八百萬石?!?
“《皇明經世文編》記載,山西和河南兩個產量大省,糧食總產量居然不到宗室俸祿的一半!”
“到了明末的時候,朝廷根本拿不出俸祿供給藩王宗室!”
“所以老爺子,不說其他,單單就任由藩王宗室們這么傳宗接代,整個大明國庫就被掏空了!”
“所以你告訴我,削藩有沒有必要?”
本來還在認真記錄的朱元璋,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已經掰著手指頭,按照朱景說的數據,非常嚴肅的在計算著。
只不過聽到萬歷年間,大明朝全國三分之一的田賦就要供給給藩王宗室,他的額頭就開始冒汗。
在聽到最后,朱由檢登基之后,連供養的俸祿都拿不出來,更是徹底失語。
這一刻,朱元璋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呼吸驟然變得急促起來,心跳也莫名的加速跳動。
一股難以言喻的絕望感,從腳底慢慢傳遞到腳踝,到大腿,到腹部,到胸口,最后直沖天靈蓋。
開什么玩笑!
舉國三分之一的財政,不是用來供養軍隊,不是用來救濟那些受災的老百姓,而是單純的用來供養大明藩王宗室。
那剩下那么點錢,怎么夠用???
說白了,按照朱景的這種算法,自己的分封國策,就是實打實的亡國之策啊。
朱景看著沉默不語的洪武大帝,長舒一口氣,再次喝茶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
“老爺子,剛才賬我給你大概算了一下,那么現在再給你說說另外一個必須要削藩的原因。”
“藩王宗室不光是每年可以從朝廷這里領取到大量糧食和錢財,他們還有一個特權?!?
“不用繳納賦稅!”
朱元璋:?。。?
這也是他親手為了老朱家的藩王宗室們,特別制定出來的國策之一。
“老爺子,你要知道,這些藩王們都有自己的封地,而且屬地的賦稅他們可以自己享用,還有朝廷的供養,但卻不用繳納賦稅?!?
“前幾代老朱家的子孫還好,也只是單純的享受著這個特權?!?
“但后面老朱家就開始出現敗類,一些藩王宗室的子弟,有了歪心思,把當地的一些不想繳納賦稅的鄉土豪紳,給劃分到自己的名譽之下,他們可以從這些鄉土豪紳這里額外賺取一些收益?!?
“鄉土豪紳因為由這些藩王宗室的庇佑,可以不用繳納賦稅,對比他們所繳納給大明朝廷的賦稅,給這些藩王宗室子弟上交的費用,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甚至九牛一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