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跟朱元璋掰掰手腕,還差得遠!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為大明國師
- 大奉不良人
- 2116字
- 2023-06-21 12:00:00
對于其他皇帝而言,朱元璋不知道宰相制度存在對于他們的皇權權威到底有沒有限制。
但是至少對于朱元璋自己而言,多了一個丞相來分散他身為大明皇帝的權力,他就相當的不開心,不爽。
很多時候,他下達一些國策和指令的時候,還需要跟左丞相和右丞相商議,這件事情,在他看來本身就很離譜。
沒錯。
在世上存在了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在其他皇帝沒有明確反對的情況下,朱元璋卻覺得這個制度非常有問題。
對于他而言,整個大明,就只能他朱元璋說了算。
根本就不需要額外再專門委派兩個人過來,對他的工作指指點點。
退一萬步講,自己的兒子朱標也能夠幫忙自己處理政務。
所以宰相制度在大明朝壓根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現在聽到老四兒子關于胡惟庸案的回應之后,他也是非常欣慰。
終于自己的眾多兒子當中,除了朱標之外,已經開始有兒子真正懂他的心思。
朱元璋非常欣喜的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不錯,老四,沒想到你比我想象當中對國事敏感啊。”
“國師,我對老四這個答案很滿意,你覺得呢?”
朱景則是歪了歪頭,幽幽笑道:
“嗯,差不多吧,燕王殿下已經把胡惟庸案,老爺子的真正目的說的非常清楚。”
“但是,我還是想要再補充三點。”
朱元璋:???
朱棣:!!!
好家伙,本來兩人以為剛才朱景關于胡惟庸案推算出不要盲目遵循祖制,廢黜宰相制度,就已經非常深入,根本不可能還有其他的探討點。
結果沒想到國師竟然還有額外三點補充。
朱棣在內心當中,再次暗暗升起對朱景的佩服之情。
朱元璋則是覺得朱景之所以能夠有這么高的遠見,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首先我來說第一點,剛才燕王也明確說了,老爺子通過胡惟庸案,廢黜了存在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
“但是老爺子同時也為了廢黜宰相制度,斬殺了三萬多名大明官員和家眷。”
“可能燕王沒有真正的意識到,這三萬名大明官員和家眷被砍頭的真正意義在哪里。”
“在我看來,老爺子之所以砍這么多官員,并不是無的放矢。”
“砍頭的這些官員當中,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強烈反對老爺子廢黜宰相制度。”
“所以,老爺子真正斬殺這么多官員的,真正意義,就在于是要通過胡惟庸案,給大明朝堂之上的官員和民間的老百姓門檻,敢于反抗皇權和皇帝權威的人,下場就是被株連九族!”
朱棣聽了之后,卻有些不解。
“先生,父皇斬殺這么多人,難道就不怕被那些史官記錄下來,罵他是昏君,讓他遺臭萬年嗎?”
“大明的諫言官可是父皇親封,他們可是專門每天就是跟父皇對著干的啊。”
其實,朱棣所謂的諫言官,就是朱元璋仿照遠超制度,建立了御史臺,然后后面又改為都察院。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是主要負責人,下面的都察御史就是言官。
大明朝共有十三個省份,所以就有十三道都察御史,共有一百一十人。
這些人什么都管,但是沒有具體的事務要處理,他們就整天轉悠,不是去兵部差吃空餉,就是去刑部看看是否有冤假錯案。
大明朝的官員,看到這些言官都很頭疼。
朱元璋更是會頭疼!
因為言官的權力很大,為了防止他們徇私枉法,所以朱元璋就專門找了一些書呆子道學先生,認死理的去做言官。
這些人根本不在乎人,也不在乎得罪人。
上到朱元璋自己蓋個寢宮,下到飲食雞毛蒜皮,只要是犯錯,就會被這些言官上奏折。
總之呢,言官很執著,也很較真,當然也很強大。
朱景面對朱棣的疑惑,則是再次挑眉笑道:
“燕王,看來你不光是會領兵打仗,沒想到在治理國家這塊的政務能力已經這么厲害啊。”
朱棣被朱景半認真半調侃,迅速羞澀的低下了頭。
因為這個時候,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會不會在父皇面前鋒芒太盛?
反倒是朱景沒有再理會朱棣,而是繼續說道:
“你說的沒錯,那些言官自譽為大明忠臣,不停諫言。”
“后來還甚至出現很多沽名釣譽之輩,專門為了自己能夠名留青史,天天罵皇帝。”
“關于這一點,我相信老爺子的應該深有體會吧?”
朱元璋則是趕緊點頭,他還真的深受其害。
最開始被言官們覲言一些小錯誤,他還很享受,畢竟他也想學習一下唐太宗和魏征那樣的傳奇佳話。
但到了后面,他慢慢發現,這里面就有一些言官,真的就如朱景所言,專門為了名留青史,追在他屁股后面,天天罵他。
導致朱元璋有一段時間,什么都做不成,天天跟這些言官在一起解釋自己到底為什么會做這樣,那樣的事情。
再后來,朱元璋后悔了,他想砍掉都察院。
但剛有這個念頭,就被李善長,劉伯溫等人強烈反對。
因為一旦朱元璋真的動手了,那么就會立馬遭到全天下文人的反對,還會讓朝堂之上的重臣惶惶不安。
畢竟身為皇帝,言出必行,自己說的話,就是圣旨,不能朝令夕改。
朱元璋無奈之下,只能放棄。
但后來正好到了胡惟庸案爆發,他瞬間就抓到了機會。
朱元璋也是狠人,趁著這次機會,幾乎把那些言官全部給鏟除干凈。
這就是朱景口中所謂的挑戰皇權和皇帝權威的人。
“老四啊,以后就算你繼承大統,千萬不要慣著那些言官,那些人純粹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干!”
“胡惟庸也是夠蠢,竟然會真的以為咱怕他聯合這么多朝廷重臣,就會法不責眾。”
“哼,太小看咱了,咱要的就是殺一儆百,如果殺一不夠的話,那就直接殺百!”
不得不說,洪武大帝,對于這些朝廷官員的拿捏,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雖然并沒有人專門教導過他,該怎么拿捏群臣,但他真的就是屬于那種無師自通,天賦異稟的人。
洪武一朝,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敢真的正面跟朱元璋交鋒。
因為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想要跟朱元璋掰掰手腕,他們差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