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情真意切,孫老娘更是痛哭流涕,“我的兒啊,娘沒白疼你!我就知道我的英兒有志向,會懂事的。”
斐有信也是不敢置信,拿煙的手停了下來。
“夫君...”王甜甜擔憂的看著斐無雙,他們的目的不是斐英悔過就夠了。
斐無雙冷眼看著斐英,毫無動容,也直直朝父母跪下。
“無雙...你...”斐有信詫異。
“兒子不孝,求父母分家,讓兒子自立門戶。”他字字堅決,必是謀劃許久。
這下斐英也驚了,只見孫老娘撲上去捶打斐二郎,哭喊道:“父母在世,你竟要分家!不孝子啊!”
王甜甜忙跪了下來,抱著相公流淚,邊道:“二郎體弱,家中田地根本不會打理。況他不敢私蓄,抄書的錢盡數(shù)交予母親,卻被拿去賭完了。二郎的前程盡毀,再不自尋生路,我與腹中孩兒,便沒活路了!”
“甜甜...”斐無雙也才剛得知妻子懷孕,驚喜之余更堅定了分家的決心。
孫老娘看向一貫老實的大兒子,道:“無勇,還不勸勸你的弟弟。難道你也想分家不成?”
大郎躊躇不已,他向來孝順,可分家一事,也是他大房心中所想啊。
見斐無勇也不吭聲,孫老娘臉一抹便坐地上痛哭流涕,嚎叫起來。
斐家家主,斐有信面色發(fā)沉,怒喝道:“想都別想,父母在世,便沒有分家的道理!難道二郎沒法科考,家里就不給他飯吃了不成?你肚子里的孫子也餓不死!”
“爹!”斐無雙還想再辯,卻被更嚴厲的聲音打斷:“你若再提,我便沒有你這個兒子,當下打出家門,任你自生自滅去!”
話音剛落,王甜甜便面如死灰。二房與大房本就不睦,大房打理著田務,一年所得之物盡數(shù)上繳。而二房本就養(yǎng)著讀書人,斐無雙雖能抄書貼補家用,卻怕誤了溫習功課,并不多抄。
錢由孫老娘掌管,大房的錢大多數(shù)為二房趕考所存,落到他們大房,便只剩一口溫飽罷了。更別說三房那個混世魔王,每每撒嬌裝癡,從孫老娘那得了不知多少好處去。
斐家本就拮據(jù),現(xiàn)下二房科舉沒了出路,又多添一張嘴,大房的擔子再重許多。大嫂跟婆婆更不會給她好臉色,何況如今斐三郎又與自己結(jié)下梁子,婆婆必幫襯著他。
屆時,我該如何?
王甜甜落下淚,看著院里的井便起了心思,她以死相逼也要拼出條活路來。
“既這樣,我也不活了!”王甜甜臉一抹,就要跳井。
眾人都忘了動作,沒想到王甜甜竟有這份勇氣。
眼看女人已經(jīng)到了井邊了,一旁的斐英立馬橫腰攔下。
斐無雙松了口氣,一陣后怕。
“甜甜!”他踉踉蹌蹌地跑來抱過甜甜,“你竟這樣傻。”
孫老娘剛止住哭,現(xiàn)下又哭嚎起來:“你想干什么!這是我們斐家的兒孫,你死也得問過我們!”
王甜甜道:“你們既想要這孫子,就同意分家,不然一尸兩命!”
斐無雙看著妻子蒼白的臉,毅然跪下,磕了三個頭。
“甜甜若死,我亦隨之去了!”
“混賬東西!”斐有信給了他一巴掌,氣極道:“你想死就去,我看誰敢攔!”
院中吵鬧,引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斐英幾步關上院門,回來勸道:“爹,切莫動氣。”
一直裝死的大房媳婦終于出聲勸道:“是啊爹,消消氣。”又道,“二弟二弟妹也不該拿性命來逼,不妨好好勸說,爹不是不講理的人。”
斐有信喘著大氣,恨不得一棍打死斐無雙。可看著二郎匍匐在地的瘦弱身影,想到他十年苦讀,冬日里那兩雙手凍的全是瘡,心也軟了幾分。
“你若要分家,田地一概沒有,也沒房子給你住。你自去養(yǎng)活!”斐有信終于松了口。
王甜甜眼睛一亮,就算沒有田地房子也無礙,自家丈夫終于能有私蓄了,以后掙的錢也是自己保管了。
蔣雪春眼珠一轉(zhuǎn),那些地豈不是都歸大房所有,也不用再養(yǎng)著二房跟三房了。她想到這竟要忍不住笑出聲來。
斐英也贊成分家,她雖穿來第一天,卻也看出一家子對云小靈的排擠蹉跎,再這樣下去,命都要沒了。
“謝父親成全。”斐無雙再次磕頭。
眾人各懷心思,孫老娘從房里拿出個木匣子來,這是要開始分家了。
“你爹既然那么說了,二房那我是一個子兒都不會給的。”她算計著,又道:“我們家共十六畝地,大房分去五畝,三房五畝。房子就這么一個,英兒還小,依舊跟著我們住。倒是以前有個老房子,十幾年沒住了,你們自分去。”
言罷,將一鑰匙丟到院里的石凳上。
蔣雪春笑不出來了,斐家不大,也是個十人口的宅院,孫老娘讓三兒子跟他們住,將來房子也是給了斐英。他們大房卻要去十幾年的舊房子討生活。
王甜甜啐了一口,暗罵偏心。她又幸災樂禍地看了眼大嫂,我們二房啥都沒有,難道你們大房又能討到好了?
“娘,要不把那老房子給我們吧。讓大哥他們跟著你們住。”孫老娘不會給云小靈好果子吃的,倒不如要了那老房子。斐英又道:“家里人疼我一場,兒子也說過要洗心革面。這房子斷不敢要了。”
斐無勇本老老實實的聽著,聞言驚訝的看向斐英,道:“三弟…還是給大哥吧,怕你吃不下那苦啊。”
“三郎吃不了苦,我跟小繁就吃的了苦了?”蔣雪春抱著女兒恨鐵不成鋼。
看著瘦小的閨女,無勇不說話了。
孫老娘還要反駁,斐老爹已開口應了:“行,那便這樣。”
他又道:“別的東西再沒有了,明日便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