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影響經濟增長潛力實現的因素

1.勞動生產率增長潛力的影響因素

前文分析指出,勞動生產率是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源泉,就業人口比主要受制于人口年齡結構和就業參與率,其中人口年齡結構的調整比較緩慢,且受一國社會、政治和文化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容易改變。因此大多數國家都主要致力于實現勞動生產率在對應發展階段的“潛在增長率”。

我們首先估計各個發展階段勞動生產率的潛在增長率,然后計算每個經濟體在每個發展階段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潛力實現程度”,具體定義為勞動生產率實際增長率與對應發展階段潛在增長率之比。然后分析該實現程度的影響因素。更具體地,在估計勞動生產率的潛在增長率時,我們仍然選取歐洲16國和亞洲4個經濟體作為先行經濟體,計算每個發展階段這些經濟體增長率的平均值,來代表該階段所有經濟體的潛在增長率。

我們基于跨國可比數據,分析了貿易、人口結構、城鎮化程度、產業結構、消費投資結構等因素對勞動生產率增長潛力實現程度的影響。具體而言,我們借鑒有關經濟增長的經典和前沿研究,以“進出口貿易與GDP之比”衡量對外開放程度,以“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增長率”衡量城鎮化進程,以“65歲以上人口占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百分比”衡量人口老齡化程度,以“投資率偏離先行經濟體可比階段投資率平均水平的絕對值”衡量投資-消費失衡程度,以“勞動收入份額偏離先行經濟體可比階段勞動收入份額平均水平的絕對值”衡量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程度,以“第二產業增加值份額”衡量產業結構。同時在分析中考慮“技術進步”(用“TFP增長率”衡量)的影響,以此作為相應階段(純)效率提升的近似度量;另外,我們也考慮了各經濟體和發展階段的固定效應,以盡可能控制不同經濟體不隨時間變化的特征的影響以及發展階段周期性效應的影響。表3給出了相應的回歸結果。

我們發現,對外開放程度更高、城鎮化進程加快、第二產業比重上升以及技術進步越快,都有助于實現相應發展階段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潛力;人口老齡化、投資-消費失衡以及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加劇,則將阻礙勞動生產率實現其相應發展階段的增長潛力。

表3 影響勞動生產率增長潛力實現的因素

注:(1)所有回歸都控制了經濟體和發展階段固定效應;(2)括號中為考慮異方差后的穩健標準差;(3)?、??、???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上顯著;(4)數據來源于Penn World Table 10.0以及世界發展指數(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先行經濟體的歷史經驗

我們接下來分別從人口年齡結構、投資-消費結構等角度,呈現先行經濟體處在中國當前(2020年前后)可比經濟發展階段時的表現。因為缺乏公開一致可比的相關跨國數據指標,我們暫時沒有考慮更多其他因素。

前面提到,相比于其他經濟體,就業人口比高是中國過去60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盡管全世界平均而言它的重要性相對有限。更進一步分析就業人口比的構成,基于恒等式“”,我們可以推知“就業人口比”取決于“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就業的比重”(即“就業率”)和“總人口中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這兩個指標,前者與勞動年齡人口的勞動力供給意愿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密切相關,后者則是分析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時常用的指標。圖9首先分解了1750年以來各主要經濟體就業人口占比的構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反映人口年齡結構的“15~64歲人口占比”(即勞動年齡人口占比)與人均GDP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圖9a),“就業率”則與經濟發展水平沒有顯著相關性(圖9b)。前者與已有關于“人口紅利”的有關研究[24]相呼應,總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占比越高,不僅對應于相對更充裕的勞動力,同時有利于創新和資本積累進而提升勞動生產率,這對經濟增長非常重要。

此外,相比于先行經濟體,中國在相應經濟發展水平上“勞動年齡人口占比”處于相對更高的水平;雖然我國當前的水平仍然高于大部分先行經濟體,但是我國已經出現了勞動年齡人口占比由升轉降的重大轉變,而且這個轉變發生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低于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先行經濟體發生轉變時的經濟發展水平。這是一個值得引起關注的長期問題。

圖9 就業人口比分解:跨國經驗

注:圖注和資料來源同圖1。

圖10則進一步還原了與中國當前可比發展階段前后一段時期內先行經濟體的人口年齡結構特征。結果顯示,先行經濟體處在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時,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占總人口的比重大多低于中國當前的水平(2020年為68.6%),但是它們都處在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增長或“人口紅利”窗口期,這一點對于亞洲先行經濟體尤其明顯。歐洲先行經濟體的人口年齡結構差異較大,但大多處于上升階段,雖然增長比較緩慢。

圖10 先行經濟體可比階段的人口年齡結構

注:圖注和資料來源同圖1。

圖11進一步顯示,先行經濟體處在中國當前可比發展階段時,人口出生率遠高于中國當前的水平(2021年為7.52‰),且均處于下降階段,亞洲先行經濟體下降趨勢更明顯;而人口死亡率方面,大部分先行經濟體也高于中國當前的水平,但是部分亞洲先行經濟體(如新加坡)的人口死亡率則相比中國當前水平(2021年為7.18‰)更低。數據顯示,亞洲先行經濟體相應時期人口出生率在30‰左右,歐洲先行經濟體在20‰~30‰之間,且隨著經濟發展下降趨勢比較溫和。而中國當前的人口出生率已降至10‰以下,而且下降速度依然很快。

人口自然增長率對應于人口出生率與人口死亡率之差。中國當前人口自然增長率(2021年為0.34‰)相比先行經濟體可比發展階段的水平明顯更低。先行經濟體的經驗表明,隨著經濟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且亞洲先行經濟體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人口自然增長率進一步下降,其支撐經濟發展的后勁明顯不足。

圖11 先行經濟體可比階段的人口出生率

注:圖注和資料來源同圖1。

投資-消費結構方面,中國的投資遠高于先行經濟體處在中國當前發展階段時的水平。以“固定資本形成占GDP的比重”衡量,中國當前的水平約為43%(2021年),亞洲先行經濟體在相應階段的水平在20%左右,而歐洲先行經濟體平均只有15%。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與GDP之比”衡量,中國當前的水平約為54%(2021年),亞洲先行經濟體對應階段的水平為30%左右,歐洲先行經濟體則為20%。隨著經濟發展,這些先行經濟體的投資率緩慢上升,亞洲先行經濟體上升至35%和40%左右后趨于下降;歐洲先行經濟體上升至20%和25%左右后基本穩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湛江市| 舒兰市| 莎车县| 肇源县| 武汉市| 延安市| 丹巴县| 奎屯市| 探索| 台安县| 新乐市| 青海省| 娄烦县| 阳曲县| 喀什市| 延川县| 谷城县| 江陵县| 孟村| 民乐县| 来凤县| 青河县| 神池县| 宁乡县| 融水| 慈溪市| 高尔夫| 正蓝旗| 永安市| 朔州市| 封丘县| 潞城市| 上虞市| 怀集县| 和田县| 肥乡县| 濮阳市| 长治市| 横峰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