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唱詞
- 覺醒時代,從駱駝祥子開始
- 言歌特斯拉
- 2015字
- 2023-07-02 23:59:18
梅先生輕輕的念了一下:“霸王虞姬?”
似乎對這個題材比較的感興趣。
祥子直接從懷中取出了紙筆來。
回憶著后世在京劇院看過霸王別姬。
后世都是有字幕的。
在兩旁的柱子上。
祥子現(xiàn)在對于后世的記憶非常的清楚,只要是自己看過的全部都能記下來。
印象非常的深。
開始在紙上寫著。
梅南方先生比較的好奇,感慨祥子竟然隨身攜帶了紙筆,果然,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努力的,隨身攜帶了紙筆,對于寫文章的來說,偶然出現(xiàn)了一個念頭,一個靈感,就能隨時的記錄下來。
現(xiàn)在的人,隨身攜帶紙筆的有不少。
好些人都喜歡放一只鋼筆放入兜里。
畢竟這個年頭是沒有手機(jī)的。
筆和本子就能充當(dāng)一個備忘錄。
祥子是有空間的便利性。
在紙上開始寫著。
虞姬: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zhàn),受風(fēng)霜與勞碌,年復(fù)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涂炭,只害得眾百姓困苦顛連。
......
虞姬:大王,今日出戰(zhàn),勝負(fù)如何?
項羽:槍挑了漢營數(shù)員上將,怎奈敵眾我寡,難以取勝。此乃天亡我楚,非戰(zhàn)之罪也。
虞姬:兵家勝負(fù),乃是常情,何足掛慮?備得有酒,與大王對飲幾杯,以消煩悶。
項羽:有勞妃子!
......
項羽:妃子,不可尋此短見啊!
虞姬:漢兵,他,他,他,他殺進(jìn)來了!
......
項羽,痛悔,嘆:哎呀!
總共兩千多三千字的曲目唱詞,祥子用了一個小時多點,梅先生在一旁也看了一個小時。
沒有打擾到他。
梅先生的助手敲了敲門:“梅先生,我們該離開了。”
梅先生是個大忙人,時間都是安排非常明白的。
“等一等,我跟玉笙先生還有話談。”
祥子寫字的速度比較的快,就是為了節(jié)省一點時間。
控制在了一個小時出頭。
時間短,字跡比較的潦草,辨認(rèn)還是非常容易的。
其中有幾個字寫快了用的是簡體。
寫錯的不多,簡體不妨礙辨認(rèn)。
就算是中間有錯漏的顛倒的,國人都會自行腦補(bǔ)回正確的來。
“梅先生,您看看。”
把寫好的曲目唱詞遞了過去。
梅先生接過來,認(rèn)真的看著,比較震驚,祥子寫的相當(dāng)?shù)慕z滑,沒有怎么停頓。
“玉笙先生的才識在下佩服。”
寫的非常的好,但是該怎么唱,還需要看看。
祥子當(dāng)即就唱上了兩句:“大王啊,此番出戰(zhàn),倘能闖出重圍,請退往江東,再圖復(fù)興楚國,拯救黎民。妾妃若是同行,豈不牽累大王殺敵?也罷!愿以君王腰間寶劍,自刎于君前。”
“玉笙先生的唱腔真是個性。”
唱的非常的難聽,畢竟不是專業(yè)的。
在梅先生面前,就好比三歲孩童班門弄斧一樣,嗓子太差了。
不過把怎么個唱法給唱了出來。
梅先生跟著祥子的唱法也唱了這段:“大王啊,此番出戰(zhàn),倘能闖出重圍,請退往江東,再圖復(fù)興楚國,拯救黎民。妾妃若是同行,豈不牽累大王殺敵?也罷!愿以君王腰間寶劍,自刎于君前。”
不僅僅是聲音,梅先生連動作神態(tài)全都代入了虞姬這個角色。
絕,一顰一笑、一字一腔都是美、都是戲。
面對面親眼目睹梅先生的風(fēng)采,祥子感覺沒遺憾了。
后世的張國容確實有那么一點點像。
梅先生是現(xiàn)在這個年代的超級巨星。
粉絲遍布各個階層。
下至販夫走卒,上至達(dá)官貴人,甚至偉人都愛聽梅先生的戲,贊嘆不已。
這是后世明星達(dá)不到的高度。
“梅先生,您當(dāng)?shù)闷痫L(fēng)華絕代四字。”
“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
祥子:“還有這一段,大王慷慨悲歌,使人淚下。待妾妃歌舞一回,聊以解憂如何?這里加上一段劍舞,可以手持雙劍。
音樂可以用琵琶曲,能表現(xiàn)出豪邁和悲憤。”
梅先生耐心的聽著,沒想到祥子對于京劇也有這么深的看法,能看得出是真的喜歡。
京劇,戲曲,只要到年齡了,自然會愛上的。
對于戲曲的賞析,這是屬于國人獨有的。
新文化運動,抨擊傳統(tǒng)文化,其中就有包括京劇。
陳教授說過,“劇之為物,所以見重于歐洲者,以其為文學(xué)、美術(shù)、科學(xué)之結(jié)晶耳。吾國之劇,在文學(xué)上、美術(shù)上、科學(xué)上果有絲毫價值耶?”
錢教授:“若今之京調(diào)戲,理想既無,文章又極惡劣不通,故不可因其為戲劇之故,遂謂有文學(xué)上之價值。”
胡教授:守舊性太大,未能完全達(dá)到自由與自然的地位。現(xiàn)今新式舞臺上有了布景,本可以免去種種開門、關(guān)門、跨門檻的做作了,但這些做作依舊存在。甚至于在一個布置完好的祖先堂里上馬加鞭,提出這種遺形物不掃除干凈,中國戲劇永遠(yuǎn)沒有完全革新的希望。
編輯部好多教授都有說過京劇不好的地方。
或許也有不好的地方,但可以改良,京劇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食糧,絕不能放棄。
觀念是會變的,通過時間,慢慢找到正確的來。
就好比之前互助社的成員,一開始信奉的無政府主義,現(xiàn)在慢慢的開始研究俄國社會主義。
教授們對于京劇的看法隨著時間的不同也會變的。
之后的胡教授又說了:社會上無論何種職業(yè),不但三十六行,就是三萬六千行,也都是社會所需要的。梅先生是需要的。
祥子又唱了幾句。
更讓他震驚,既能寫又能唱,太厲害了,就是唱的非常難聽。
“玉笙先生,這幾句能唱一下嗎?”
梅先生唱的完全不同。
“這個冊子,我想謄抄一份。”
祥子:“直接給您了,本來就是為您寫的,希望再次再過來的時候可以看到梅先生的表演。”
“叫什么名字?”
祥子:“就叫霸王別姬,或者十面埋伏。”
祥子把小冊子留了下來。
這個唱詞曲目對自己沒有一點用處。
但是對梅先生就不一樣了。
只是提前了五六年先搞了出來。
準(zhǔn)備離開。
“玉笙先生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