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兩篇(求追讀)
- 覺醒時代,從駱駝祥子開始
- 言歌特斯拉
- 2011字
- 2023-06-27 23:19:15
祥子到了天津這邊來。
津報上也刊載了消息:查京城大學陳教授,私印并傳播印刷品,傳播過激主義,煽動民眾擾亂治安。予以拘留審查。
各地學界掀起了波瀾。
都在聲援。
祥子如今有錢,到了這邊來租了個不錯的房子。
第一件事,就是先給編輯部寫了兩首白話詩過去。
人雖然暫時不在京城,文章什么的還需要供應上。
琢磨了下,一篇用上后世著名詩人北島的《一切》,另一篇用上舒亭的《這也是一切》。
很快把文章寫好了,送到郵局去,發往京城大學紅樓。
紅樓。
編輯部的一些編輯聚在了一起商量。
祥子主要是已經進去過一次大牢,在安福系那邊留了個記錄,很容易再被抓上,并且還被人看到了。所以他得要暫時先離開。
其他的教授倒是沒事。
“如今蔡校長一直沒回來,新任的胡校長又不敢到職。陳先生被捕,李先生,玉笙,避難。多事之秋。”
“收到了玉笙寄過來的兩篇詩,寫的很好。但目前雜志在停刊的狀態,咱們暫時是發表不了了。”
“雜志重新刊行?”
“重輔兄不在,我們沒人可以替代他,青年雜志莫不如先停下來。至于每周評論,可以繼續辦下去。正好,玉笙兄的這兩篇可以放上去。”
“我同意,每周評論可以辦,對于營救陳先生是有益處的。”
京城高校的一些學生代表聚到了一起。
甚至還有些外地過來的。
“我們應該盡快成立全國學聯,在各校發起營救陳先生行動,利用這個導火索,把學生的力量集合在一起,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好。”
“同學們,今天每周評論上,發表了幾篇短詩,在學生中影響強烈,我給大家朗誦一遍。
懷陳教授
依他們的主張,我們小老白姓痛苦。
依你的主張,他們痛苦。
他們不愿意痛苦,所以你痛苦。
你痛苦,是替我們痛苦。”
眾人紛紛鼓掌。
這一篇是李興白先生寫的,清末拔貢。平凡的世界中,王滿銀的祖上就當過拔貢。
“還有兩篇文章,我也都給大家念念,也發表在了每周評論上,玉笙先生寫的。
一切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云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
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
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這也是一切,致陳先生。
不是一切大樹
都被風暴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
不是一切星星
都僅指示黑暗
而不報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聲
都只掠過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呼吁都沒有回響;
不是一切損失都無法補償;
不是一切深淵都是滅亡;
不是一切滅亡都覆蓋在弱者頭上;
不是一切心靈
都踩在腳下、爛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淚血印,而不展現歡容。
一切的此刻都在孕育著未來,
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日。
期望,而且為它斗爭,
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第一篇的情感沒有第二篇那么的強烈。
第二篇念完的時候,在場的學生都鼓掌起來。
“同學們,和約簽字的日子就要到了,今天,京城和法蘭西兩地聯合行動,我們去向徐總筒請愿。法蘭西將會有三萬華人包圍中華專使公館,堅決阻止簽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有著不少的學生就著祥子的兩首白話詩進行討論。
“這篇一切,怎么感覺有著一種心如死灰的情緒,發出了絕望的嚎叫。”
“我不這么認為,歡樂與痛苦本來就相依相存,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不只是哀嘆更是新生一切,無論是在意境還是在文字上都要好點。而這篇這也是一切則要更加的樂觀。”
幾天后,數百名代表請愿,要求拒簽和約。
徐只能見了代表。
其中長安代表屈先生,老秦人猛的很,直接以頭撞地,血濺總筒府。徐被迫答應。
祥子如今在這邊待了十多天了,主要是看下這邊的風土人情。
再看看能有些個什么生意。
慕名去了狗不理包子的老字號。
就好比當初在京城的時候,一有錢就去了全聚德瞧瞧。
“包子,來兩份,小菜來兩樣,另外來小壺黃酒。”
祥子現在鐘愛美食。
這也是到了這邊相對穩定了,特意到的狗不理來。
沒一會兒端了過來。
“先生,您慢吃。”
嘗了一個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能搞出這么大的名頭來,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過來的客人非常的多。
“周兄,你是第一回到天津來,這狗不理就得嘗嘗,用鮮豬肉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醬油、姜末、蔥末、調味劑等,調拌成包子餡料。
包子皮用半發面,在搓條、放劑之后,搟成直徑為8公分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工序復雜,極為講究。請。”
“賣報,賣報。京城日報,學生代表請愿。津報,賊王張三立伏法。”
“小孩過來,拿一份京城日報。”
“三分錢。”
“娘的,怎么又沒有。”
“沒有什么?請愿沒有成功嗎?”
“不是,周兄,你可看過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
“不曾看過。”
“京城日報上刊載神雕俠侶的小說,一直沒出什么問題,可是現在,都兩期了,兩期沒有刊載,這玩意吊人胃口。已經斷更兩期,莫非寫小說的玉笙先生出了什么變故。”
天津和京城很近。
京城日報在這邊也有很大銷量。
周姓男子是外地人,南邊挺遠的,京城日報在他們那邊甚至沒有發行。自然也就不知道這個小說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