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紅樓
- 覺醒時代,從駱駝祥子開始
- 言歌特斯拉
- 2017字
- 2023-06-04 22:14:44
“餃子好咯。二位先生,剛出鍋的熱餃子,你們先嘗嘗。”
“給孩子們先吃。”
“您們大老遠的送東西來,要不是你們,我們過不好年吃不上餃子呢。”
“別客氣了,給孩子們先吃。”
“聽先生的,孩子們先吃。”
剛出鍋的餃子燙的很,都不覺著燙。
吃著香的很。
祥子也吃了幾個,確實香,更好的氛圍感,會覺著更香。
“咱這工棚區,哪家哪戶能有白面?這年,富人叫過年,窮人叫過關。能吃上這么一頓,不容易,謝謝先生了。一年到頭來也吃不上幾頓。”
年關就是這么來的,富人過年,窮人過關。
李先生:“我覺著吧,咱們這幫工人過好日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首常先生,您的意思是以后我們想吃餃子都能吃上?”
“當然,大伙知道有個人叫馬科斯嗎?”
工人們沒有知道的。
“德國人,大胡子。我跟大伙說說,馬科斯有個觀點,他認為工人階級是人類社會的領頭羊,只有是我們工人階級領導的社會,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社會。”
“工人做領頭羊,不可能吧,咱們工人怎么做領頭羊?”
“怎么不可能,俄國就是通過這個理論,人家把資產政府給推翻了。建立了第一個工人領導的國家,就叫社會國家。人家頒布了一條法令,土地歸工農了,都歸我們大家了。大家想想,土地都歸我們自己了,那我們過個好日子這還是難事嗎?”
“俄國我曉得,就在咱們的北邊。”
“這個社會國家,就是說沒人再欺負我們窮人了。”
“對,就是這個意思。”
“那個俄國的大胡子,咱們中華有這樣的人嗎?”
“有,咱找他去。大伙別著急,現在有一群人在尋找他的路上。”
“首常先生,您就是大胡子,您就是那個大胡子。”
土改確實牛逼,順應民心,大殺器。
聽著首常先生的話,祥子此刻有些想哭,太浪漫了一點。
祥子:“首常先生,他們的綱領我也看了,一定會成為我們的榜樣,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俄國的道路。”
在長辛店這邊跨年,呆到了大晚上才回去。
第二天初一,一到早的就出去拜年了。
到陳先生那邊去。
給那邊的小孩子準備了紅包。
“謝謝祥子先生。”
“不客氣。”
陳先生:“祥子,京城大學圖書館辦了一個假期讀書班,過幾天就開班了,怎么樣,你去不去?順便還能給那邊的學生們講講課。就講講你的文章,你的白話詩。”
陳先生知道祥子是拉車的。
但是卻能寫這么多的好文章,腦子十分的活泛,有著各種的奇思妙想,甚至是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想著讓祥子再學習學習,會更有造化。
祥子知道這是一個BUG,拉車的出身。他對外宣稱,自己小時候有過一個學貫中西的老師,跟著學習了兩年,至于師傅叫什么名字,他就不說了。這也只是祥子自己的說法。祥子想著自個要不要再去京城大學讀書,拿個文憑,以后更加的方便做事。
編輯部的編輯,基本上都是京城大學的教授。
自己干教授想來也不合格,做學生的話,有著這些個教授的關系,即便沒有,憑自己的文化課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通過京城大學的考核,想來也不會太難。
當即答應了下來,參加了這個讀書會,先學習學習。邊學習,邊講課。
給陳先生過來拜年的人很多,有先生也有學生。
過來的學生都非常有精氣神。
“重輔先生,現在新文化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爭議的問題,想邀請您給讀書班講課。比如說,傳統文化的局限性,它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倡導新文化和引導西方理論思想是什么關系?推進新文化應該先從哪個方面先入手。”
“這些可都是大問題呀,都很復雜,我可沒這個本事,不過,等到開學之后,會舉辦一系列的新文化的講座,蔡先生領銜,到時候新文化,雜志的編輯,主將,匯聚一堂,希望你們踴躍參加來聽課。”
“您是祥子先生嗎?我讀過你寫的白話詩,一代人,雖然只有那么簡短的一句,但振聾發聵,觸及靈魂。”
“是我。”
“我讀過你寫的射雕英雄傳。寫的太好了。”
祥子沒想到會有京城大學的學生看過這本小說。
在他的印象中,看過最多的人是那些商販,工人。學生也有,沒那么多。
已經在報紙上發行了十幾章了,可編輯部的編輯們沒有一個知道自己有寫過這本小說的。
李先生和陳先生都看向了祥子,有些震驚,“祥子,你還寫了小說,我們都不知道。怎么不發表在雜志上呢,也好瞻仰下你的大作。”
祥子:“我寫的是一本長篇的通俗小說,于新青年不是太相符,所以就沒說。”
這也算是個兼職。
編輯部的編輯都有兼職,算不得什么。
甚至還有身兼數職的。
“非常精彩的小說,京城還有在傳,有一個江姓的少爺,看了祥子先生寫的小說,把大煙都給戒除了。”
也就戒了兩天,但是傳言都是越傳越離譜的,每經過一個人就會再夸張一點。
“竟有這事?”
看個小說把大煙都戒了,這也太離譜了一點,瞬間都好奇了起來。
三天后。
祥子到京城大學去。
中華最高學府。
這時候還是寒假,還有大半個月才開學。
有著不少的學生都在學校里頭。
很多是外地的。
很大一部分人留了下來。
這時候交通非常的不便。
有些個地方一來一回估計就要一個月的時間了,不好回去。心里頭的打算就是等學好了,三四年畢業后再回家。
到了紅樓這兒。
這里算是京城大學最著名的一個地方。
紅樓,早起宣講社會主意的發源地。
有一個讀書班,讀書班有著三四十個人。
祥子在圖書館中走動著。
挑幾本書出來看看,再給自己充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