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評論
- 覺醒時代,從駱駝祥子開始
- 言歌特斯拉
- 1372字
- 2023-05-30 22:01:44
京城大學(xué)的兩位國文教授經(jīng)過了課堂外邊。
“聽聽,你聽聽。近日,這新青年上面的三篇文章你可看了,白話詩。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叫祥子的人,這些個學(xué)生里頭好些在討論頗受推崇,所寫文章,句子常常冗長、用詞西化聱牙、讀來也沒氣勢、聲律美早丟了。說什么白話詩,這也能叫詩?真可惡至極,狂妄至極。”
“數(shù)典忘祖。”
“用白話寫詩,笑話,那就是癡人說夢,是白癡行徑,詩是什么,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雅,白話是什么,一個字說那就是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這句白話倒是不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卻用它尋找光明,但它絕不能叫做詩。”
......
祥子懷著激動朝圣一般的心情到了編輯部去。
門外掛了一個比較簡單的牌子。
這是陳先生的租處,住的地方,也是編輯部的所在。
祥子早早的到了這邊。
“祥子,可算是來了。茶已經(jīng)備好了,請。”
“先生好。先生對我過于抬愛,這次過來依舊誠惶誠恐,不知道能否勝任,但我定當(dāng)全力以赴,盡力而為。”
“歡迎加入編輯部。”
房子里頭目前有著三個人,都是雜志的同人編輯。
同人編輯既是編輯,同時又是撰稿人。輪流著來寫稿。
輪流編輯制度,無意識之間會帶著有一種競爭的意思在里頭。
祥子跟他們幾個打了下招呼,互相認(rèn)識了下。
對于雜志之類的,祥子不陌生。
后世的他看過不少的雜志,可以提出一些比較好的建議來。
另外再加上后世的認(rèn)知,他才有點(diǎn)兒底氣來干這個雜志編輯的工作。
這時候,外頭外面又進(jìn)來了一人。
“祥子!”
“李先生。”
跟祥子半月前見過的李先生。
辮子軍入城后,就到了天津去。
等辮子軍潰敗之后又回來了,也是雜志的一位編輯。
“你們認(rèn)識?”
互相說了一下。
這下好了,都知道祥子之前是個拉黃包車的。
不過也沒有看不起的意思在。
反而對祥子更加的好奇。這個談吐氣質(zhì)也不像是個拉車的。
“守長,雜志的下一期,你跟祥子負(fù)責(zé)。他新來,你好好的帶一帶。”
誰都是從新人開始干起的,只要有人帶,有一個好的平臺,成長的速度會非常的快。
“祥子,你看看對雜志有沒有一些什么建議?”
祥子想了一下,要說建議,還真能說上那么些,后世的雜志看過不少,什么青年文摘,讀者,這一些。百年的發(fā)展,肯定是會越來越好。
祥子:“我覺著,這個背景色彩鮮明,主題突出。表達(dá)恰到好處且清晰,圖文并茂的形式更好。還有雜志上的文章,讀者看過之后,是不是可以收集一些讀者的讀后感,評論,選取一些來,也登載到雜志上去。”
緩一緩繼續(xù)說道:“讀者有權(quán)利對作品進(jìn)行解讀,即便誤解誤讀也是自己的事,和作家無關(guān)。即便有的作家想要規(guī)范讀者閱讀,說明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也無濟(jì)于事,甚至招來讀者的反感。
同樣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看了會有不同的感受。同是一部《紅樓夢》,一千個人看了就會有一千本不同的紅樓夢。”
“讀者有權(quán)評價文學(xué)作品,評得好與壞都無關(guān)緊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者的評價會對作家的創(chuàng)作起到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
“把讀者的評論收集起來,對雜志會有更大的幫助,這些評論刊載上去,我覺得也會引起更大的反響。”
祥子說了一大堆,感覺自己還有很多要說的,慢慢的再提出來。
特別是還有雜志新聞的一些宣傳的工作,祥子有著后世的經(jīng)驗(yàn),可以把后世的宣傳手段也用到這個年代來。
總該是相通的。
“說的好,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值得去研究。”
都覺著祥子的話很有道理。
讀者評論非常重要。
就好像后世的一些讀書軟件,倘若沒有讀者的評論,看書的樂趣就會少了很多。包括視頻軟件也是一樣,沒有彈幕的話,意趣瞬間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