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秦弩
- 怎么我的系統(tǒng)召喚的全是奸臣反賊
- 謂三謂
- 2065字
- 2023-06-09 10:00:00
過了沒多久,還沒等姜去疾平復好自己的心情。
就有小吏前來稟告說武王一行人就要離去。
得到這個消息,姜去疾來到門口,路上的馬車排的一眼望不到頭,此刻正在等候命令出發(fā)。
姜武看到姜去疾出來,主動迎了上來,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隨后說到因為邊關有戰(zhàn)事發(fā)生,事發(fā)突然,事情又十分緊迫,因此,姜武也是不敢再做一點耽擱,需要即刻啟程出發(fā)。
面對如此意外,姜去疾也是無奈,對姜武說了些祝福的話后,來到了呂布身邊。
姜去疾看著呂布,心中萬分感慨,說對他沒有埋怨是假的,但最終還是拍了拍呂布的肩膀,有些釋懷了。
本就是梟雄人物,自己又怎么可能束縛住了,與其將他壓制在偏僻的南疆,不如就直接釋放,戰(zhàn)場才是他該有的宿命。
雖然是自己召喚出來的,但也救過自己的性命,如此一來也算兩清了。
“奉先我兒,此去一別,不知何日可再見,唯祝你功成名就,裂土封侯?!?
呂布看向姜去疾也是有些感慨,雖有心再助義父圖謀大業(yè),但他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義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邊關外敵,布視之如同草芥,兒愿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光耀南疆門楣?!?
......
車隊走了,呂布走的很瀟灑,絲毫不拖泥帶水,眼中盡是對未來美好的幻想。
姜去疾看著他們遠去,也不愿在彭州城多呆,吩咐將所需之物購買好,也該踏上回去的路程了。
姜秋資助了一百萬兩,姜去疾是一分沒留,將南疆之城所缺物資購買了個遍,還買了一些自帶手藝的奴隸匠人,現(xiàn)在南疆的發(fā)展很需要他們。
同時也找姜秋要了一些專業(yè)型人才,比如一些搞水利的和搞勘探的。
土地增加了這么多,需要好好的規(guī)劃一番,灌溉問題可是重點。
后面就是為了鐵器了,現(xiàn)階段,戰(zhàn)爭頻發(fā),各國對鐵礦都是密切關注,鐵礦價格居高不下。
若是自己封地沒有鐵礦,單純靠購買的話,所需金銀何止千萬。
所以姜去疾希望有專業(yè)人員勘探一下自己的封地,看有沒有一些礦藏之類,哪怕含量低點都行。
因為時間緊迫,沒有來的及準備,姜武走之前也給了接近六十萬兩的物資。
其中居然還有數(shù)百人的兵器,鎧甲倒是被姜武自己帶走了。
按照他的說法,本來是武器也不愿給的,但感覺實在是占了大便宜,所以自己稍微吃點虧,將那數(shù)百人的武器留了下來。
因為物資過多,城內(nèi)道路放不下,于是直接運到了城外,建立了一個臨時營地。
但姜去疾一行人只有數(shù)百人,一次性也帶不完。
只能先行將匠人們帶去了南疆,隨后再安排軍隊過來運送。
時隔幾日,終于又回到了南疆城,姜去疾是萬分感嘆,看著自己身邊的張角,頗有感觸。
送楊玉環(huán)回了府,姜去疾還沒來得及休息下,齊文就過來了,說有要事稟告。
原來是牛石,以前本為山中盜匪,后被馬三收服,歸入軍中,也就與以前的那些人斷了聯(lián)系。
卻不料就在這幾日,山上有人下來找他,想請他幫忙問個話。
原來南疆地處偏遠,土地貧瘠,種滿糧食繳足賦稅后,一家人仍難以飽腹,不得已逃離,落山為匪。
但姜去疾到來后,首先賦稅改為二十稅一,又改革了各種制度,一系列操作下來后,人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生活完全可以養(yǎng)活自己一家子,還有富余。
加上城中最廣為傳遞的南王為仙人的流言,也讓他們蠢蠢欲動。
南王如此仁慈,想必只要我們真心悔過,還是能被接納的吧。
因此那批山上為匪的人現(xiàn)在想回來,希望南王能給他們一個機會,重新為民。
聽完這個消息,對于那些想要回來的人,姜去疾是舉雙手贊同,但感覺如此輕易就接納了他們,又有些不妥。
思考片刻后,姜去疾說道:“發(fā)布公告,在山為寇,下山為民,過往之事,不再追究,但每戶需服勞力三月。”
想出這個辦法,也是因為現(xiàn)在南疆城各類物資都齊了,姜去疾早已準備好的大基建也該實施了。
各種城內(nèi)道路,弛道,還有去往它城的道路都該修建一下了,修建好后,往返時間能節(jié)約不少。
同時兵工廠也該運作起來了,雖然匠人較少,但老帶新也能帶出不少人來。不需要有多少經(jīng)驗,做的多了就都懂了。
同時為了激勵那些匠人,只要帶的學徒出師,達到一定人數(shù),姜去疾就給與土地金錢獎勵,那些被貶為奴隸的也可以借此恢復成普通民眾的身份。
最重要的是今天商店刷新出了一樣新東西。
秦弩(圖紙)
特性:威響如怒(弩者,怒也言其聲勢威響如怒,故以名其弩也。)
也不貴,六百多信仰值,姜去疾估計這波公告下來,應該能攢夠。
秦國稱霸戰(zhàn)國,這秦弩功不可沒,弩源于弓。威力又遠遠大于弓。
兩軍對戰(zhàn),你弓兵,我弩兵,優(yōu)勢在我啊。
而且弓兵需要很長的訓練時間,但弩兵可不用,開戰(zhàn)之前直接仰天四十五度先給你來一波連射,哪個受的了。
其實這還不是重點,秦弩制造圖紙還好,姜國也有類似的,比之更好的也有。
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制造速度,這制約了弩兵的發(fā)展,一張弩的制造可比一張弓精密多了,而且極易損壞,只要一個零件報廢,那就整個不能用了。
這樣的后果還得說到現(xiàn)在弓弩的制造方式,大都是匠人帶徒弟完成,每個匠人的制造標準不一樣,所制造出來的弓弩也都有所差別,其中零件根本不能互換。
因此弓弩才會如此稀缺。
但姜去疾可是有現(xiàn)代人的思維,加上秦國珠玉在前,哪還不明白標準化的作用,只要將弩機各部零件大小標準全國統(tǒng)一,標準化和通用化概念,工業(yè)化制造。
這樣一套下來,不僅制造速度會大大加快,弓弩的使用時間也會大大加長,這樣的話秦弩兵現(xiàn)世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