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
- (英)阿莉·史密斯
- 690字
- 2023-06-07 17:53:36
為銘記
哥哥
戈登·史密斯
和哥哥
安德魯·史密斯
為了銘記
我的朋友
莎拉·丹尼爾
和那
哦,那最明麗可愛的
莎拉·伍德
他似乎是一個外邦人,他的標識
是一梗枯枝,只有梢上微露青色,
銘語是,“待雨露而更生”。
——莎士比亞[1]
可是,如果無限死去的人們在我們里面喚醒了一個象征,
也許他們會讓我們看飄垂在榛樹
空虛枝條上的柳絮,或者
讓我們聽春天落在深暗泥土里的雨滴——
——勒內·馬利亞·里爾克[2]
我們必須開始行動,這才是關鍵。
在特朗普之后我們必須開動起來。
——阿蘭·巴迪歐[3]
我已經在探尋春天的蹤跡。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4]
年月像孩童伸展,
把光揉進它的雙眼。
——喬治·邁凱·布朗[5]
【注釋】
[1] 出自莎士比亞《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Pericles,Prince of Tyre)中,泰莎公主對前來參加比武的配力克里斯的形容,朱生豪譯。末句拉丁語銘文“in hac spe vivo”,與本書中弗洛倫絲學校徽章上的vivunt spe相呼應。
[2] 出自里爾克《杜伊諾哀歌》第十首,對應于本書中帕蒂與理查關于里爾克和曼斯菲爾德的討論。由于作者選擇的是史蒂芬·米切爾(Stephen Mitchell)的英譯本,此處使用了更接近這一英譯本的靈石譯本。
[3]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法國哲學家,引文來自巴迪歐2016年《對美國大選的反思》一文,文中提出了鮮明的左翼主張。
[4]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又譯“曼殊斐兒”(見徐志摩《曼殊斐兒》一文),生于新西蘭,現代主義小說家,1923年因肺結核去世。
[5] 喬治·邁凱·布朗(George Mackay Brown),20世紀蘇格蘭詩人,引文出自《冬夢》(“Dream of Winter”)一詩,講述一個形似基督、可能是愛爾蘭人的“冬季之人”被釘上刑柱后的場景,接下來的幾句為“春季入山/攜山羊,農機,愛人,與燃燒的石南/牛棚洞開,風的藍指/把移徙的旅人放上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