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045】好像說錯話了

  • 法尊
  • 牛筆
  • 2317字
  • 2009-11-15 01:32:00

暗自查看著柳帥的神色,二王子心頭大定。

只見二王子作揖那一瞬間,品花居士身軀猛地一顫,眼眶泛紅,目中有水霧浮動,卻是強(qiáng)忍著不淌下淚來,聲音不住發(fā)顫,透著幾分哽咽。那言行舉止間,隱約表現(xiàn)出一位懷才不遇的高人隱士適逢明主的那份唏噓和坎坷,更透著強(qiáng)烈地感動之色,仿佛恨不得立刻為二王子拋頭顱灑熱血。

“哈哈……”二王子朗聲大笑,親自攙扶起恭敬還禮不敢直起身的西貝柳,道:“先生,大丈夫不拘小節(jié),你我也勿在這些繁文縟節(jié)上拖泥帶水,快快坐下。”

鄭毅和吳文采總算反應(yīng)過來,暗嘆不止世子會禮賢下士,二王子更懂得拉攏人心。在這一刻,柳帥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立刻拔高,原因無他,品花居士今后很可能成為二王子身前的紅人。

何謂紅人?那就是普通人招惹不起的狠角色……打個比方說,從前皇帝身邊的紅人,哪怕是個不入流的小太監(jiān),堂堂位極人臣的一品大員也得巴結(jié)一番!

留意到鄭吳二人的臉色,柳帥暗暗松了一口氣。

一個勢力單薄之人,如何才能混得風(fēng)生水起?答案很簡單,找一個夠硬地大靠山。狐假虎威地道理,是個人都明白。

在西關(guān)境內(nèi),天字第一號大靠山,自然是端王!

無奈端王地位顯赫至極,手底下人才濟(jì)濟(jì),等閑之人削尖了腦袋也不得其門而入,就算混進(jìn)去了也極難得到重用。

如果退而求其次,那自然是世子小王爺李霄,相傳這位端王接班人頗有明主之風(fēng),禮賢下士,端王麾下三成地得力干將均追隨在世子左右。不過世子主要打理西疆一省事務(wù),而且一入世子麾下恐怕再難脫身。

柳帥有著自己地想法,他只想找一個暫時地靠山,而非永遠(yuǎn)躲在別人屋檐下。權(quán)衡輕重,二王子無疑是最好地選擇。

別看二王子雖地位不及世子,但終究是王妃所生,屬于端王嫡系血脈,也掌管著一些權(quán)勢。最起碼在西關(guān)境內(nèi)地赤衣衛(wèi)投鼠忌器,不敢擅動二王子地人。

反觀端王府地其他兩位庶出王子,雖也被人尊稱為小王爺,實際上毫無實權(quán)。本朝不成文地規(guī)矩,庶子不掌權(quán),那兩位庶出地王子,連打理一個縣城的資格都沒有……當(dāng)然,如果嫡系斷了香火,旁系則有資格繼位。

互敬幾杯酒后,二王子道:“聽先生一席話,小王豁然開朗。還望先生再指教一番,讓小王長點見識,從中吸取諸般教訓(xùn)。”

“小王爺嚴(yán)重了,指教不敢當(dāng)……”柳帥一副惶恐地模樣,沒有了之前地倨傲,看起來仿佛被二王子感動得無形之中效忠了,這演技委實令人贊嘆。

二王子心頭大悅,更加禮賢下士道:“先生此話不妥,小王仰慕先生才學(xué),心中有所疑問,自然要請先生指教。”

“既如此,山人便恭敬不如從命。”柳帥更顯得感激,道:“本朝弊端之三,民風(fēng)輕武,則太過重文,可謂物極必反。自宣宗陛下以后,文官不僅紙上談兵,還敢指點江山,統(tǒng)兵上沙場,打一仗敗一仗,雖未落到割地求和的慘痛地步,卻遠(yuǎn)嫁數(shù)位公主,以求得戰(zhàn)事平息!再則,文官太過擅長咬文嚼字,鬧出許多*。不說遠(yuǎn)的,單論不久前震動天下的‘學(xué)士之斗’,便牽連了上萬人!”

所謂學(xué)士之斗,其實說穿了就是東閣大學(xué)士秦暉和翰林院大學(xué)士林國棟之間地爭斗。那林國棟為三名顧命大臣之一,身為太師,位列三公之首,算得上忠臣,而且是處處跟秦暉過不去的忠臣,所以難有好下場……此人最后敵不過秦暉暗算,被一舉扳倒!

身為當(dāng)年的金科狀元,任過禮部尚書,一路晉升到翰林院大學(xué)士,多次兼任科舉主考官,又是曾在東宮教太子習(xí)文的太師,林國棟桃李滿天下自不用多言。他一倒臺,不僅其八百族人悉數(shù)遭殃,更牽連了上萬人跟著倒霉,各路門生幾乎被赤衣衛(wèi)趕盡殺絕。

而林國棟幾大得意門生中,其中一位便是那河?xùn)|巡按柳文正,于是乎柳氏族人在劫難逃。本朝最殘酷的刑罰是什么?自然是株連九族,這一通殺下來,有些大家族一夜之間上千人性命不保。

二王子嘆道:“文官的確擅于滋事,抓住一點微末枝節(jié)就可大做文章,不如武將來得痛快。先生身為文人,卻能直指文官弊端,此等胸襟令小王十分佩服。”

柳帥道:“讀書人當(dāng)尊圣賢教誨,入仕途只求治國齊身安天下,而非求一己顯貴,紊亂朝綱,結(jié)黨營私,殘殺異己,搜刮民脂民膏。這些朝廷蛀蟲,委實枉讀了圣賢書。”

“先生言之有理,讀書人原本無錯,錯在這些讀書人只顧獵取功名而不顧百姓死活。”二王子連連點頭,道:“小王有一事不解,本朝開國百年間,官場清廉,國力強(qiáng)盛。為何百年后,突然衰落如斯?”

柳帥道:“若說本朝衰落起因,當(dāng)數(shù)威武六年,高宗陛下御駕親征,耗時足足十二年,三征高麗。原本興盛百年囤積下來的糧草錢財,在那三次大戰(zhàn)中幾近耗光,勞民傷財,致使民間生靈涂炭。”

話說那高宗陛下,可謂一個很委屈地皇帝。

本朝太祖、太宗、世宗三代明君延續(xù)百年,也維持了天朝百年地鼎盛。高宗作為第四代天子,安分守己做了幾年皇帝,政績雖不明顯,但也算不上昏君。有一日,高宗想看看自己掌管的天下到底是否國泰民安,于是微服出巡。

如此一來,無形中釀出了禍端。

高宗皇帝在民間屢次聽人說自己是個無能皇帝,遠(yuǎn)沒有太祖太宗世宗的英明神武。可以想象,身為九五至尊,聽到這些話,高宗皇帝是什么樣地心情。當(dāng)時天下太平,赤衣衛(wèi)也算奉公執(zhí)法,民間風(fēng)調(diào)雨順,官場也還算清潔,活在三代明君余蔭下的高宗只有一個辦法提升威望,那便是開疆?dāng)U土,親征高麗!

只是沒成想遭到了高麗國頑強(qiáng)抵抗,連讓高宗皇帝挽回面子的機(jī)會都沒有。

龍顏大怒之下,戰(zhàn)爭持續(xù)了十二年之久。世宗先皇培養(yǎng)出來的精兵強(qiáng)將,在戰(zhàn)爭中折損了一大半,高宗皇帝終于找到了臺階下……高麗小國不堪重負(fù),一分為二,求和派建立“新羅國”,獻(xiàn)上疆域版圖,向天朝俯首稱臣;主戰(zhàn)派則越來越囂張跋扈,便是如今在天朝東北方虎視眈眈地“南韓國”!

柳帥不敢指名高宗以后出過幾名昏庸皇帝,含蓄道:“自古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再加上朝廷奸臣當(dāng)?shù)溃瑖ψ匀凰ネ恕H舴侨绱耍斐膊粫癄€如斯,德宗先皇亦不會發(fā)下哀痛詔!”

此言一出,鄭吳二人神色一凜,偷偷留意著二王子的臉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河源市| 嘉祥县| 阿拉善右旗| 浑源县| 绩溪县| 眉山市| 化州市| 博白县| 平舆县| 永春县| 浙江省| 方正县| 九江市| 莲花县| 屏东县| 仪陇县| 隆昌县| 布尔津县| 鄯善县| 宝兴县| 吴川市| 平谷区| 平利县| 郧西县| 昔阳县| 通江县| 灵石县| 庆云县| 镇宁| 盐边县| 屯留县| 普宁市| 彭州市| 沾益县| 滦南县| 肇东市| 封开县| 盐源县| 遵义县|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