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身份與家庭·莎士比亞的《奧賽羅》——自卑的人如何避免被自卑主宰?

瞧!我有一柄劍;從來沒有一個戰士的身邊佩帶過比它更好的劍;憑著這一條小小的胳膊和這一柄利劍,我曾經沖破二十倍于你們這樣人數的包圍;可是,無聊的夸口??!誰能主宰他自己的命運呢?現在我已經沒有那樣的本領了。雖然你看我拿著武器,可是不用害怕,這兒是我的旅途的終點,我的航程的最后的目標。你嚇得退走了嗎?這是不必要的驚恐;誰只要拿一根燈草向奧賽羅的胸前挺了過來,他也會向后退縮的。奧賽羅應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史 杜老師,我們今天要一起來讀的作品是什么?

杜 我們要讀的是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四大悲劇”當中的《奧賽羅》(Othello)。

史 這部作品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我們會深入地聊一聊,把它和自卑這個問題聯系在一起。請你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作品大概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杜 好的。我覺得《奧賽羅》是一個不復雜而且非常有趣的故事。雖然比較慘,但它其實是講一個人做了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這個人當然是一個小人,他把一對新婚夫婦拆散,讓丈夫殺掉了妻子。這個故事的設置,讓我們覺得莎士比亞膽子蠻大的,一般來說,在現實生活當中,拆散一對已經經歷七年之癢的夫妻或許是比較容易的,拆散一對剛剛結婚還在蜜月期的夫妻則是很難的,但是這個人物卻能夠做到。這是一個很悲劇的故事,也是不可思議的。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的重點就是,他是怎么做到的。會不會我們解讀之后,大家對此的感覺就從不可思議變成不可避免,覺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這個故事里面人物不多,挺厲害的這個人叫伊阿古。這部劇的名字叫《奧賽羅》,聽上去奧賽羅是第一男主人公,但整個故事的推動都是靠這個被我們定義為小人的伊阿古。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其實是一個“大boss”。他對奧賽羅有兩個不滿:第一,他在奧賽羅手下做旗官,很想晉升,但奧賽羅沒有提拔他,而是提拔了一個比他年輕的人——卡西奧;第二,他聽到一些風言風語,說奧賽羅跟自己的妻子埃米莉亞之間有一點問題,他并沒有去印證過,就非常惱火,認為奧賽羅對他的妻子有一些不軌的行為。因為這兩個不滿,他要報復,設了一個非常嚴密的局。其實今天來看,這個局也不是特別復雜,他對奧賽羅說:你那么愛你的新婚妻子,但她其實跟別人有染。跟誰有染???就是你提拔的那個副將卡西奧。他就捏造了這么一個謠言,一石二鳥,既報復奧賽羅,又報復卡西奧。奧賽羅當然是不信的。但伊阿古的妻子埃米莉亞跟奧賽羅的妻子苔絲狄蒙娜算是閨蜜,兩人經常在一起,伊阿古就讓自己的妻子偷了苔絲狄蒙娜的一條手絹,偷偷放到了卡西奧家里。然后,他又設計讓奧賽羅看到這個手絹在卡西奧手里,于是奧賽羅就爆發了,他相信了這個謠言,把自己的妻子苔絲狄蒙娜給掐死了?!褪沁@么一個簡單的故事。

史 挑撥離間,最后出了人命。那么伊阿古的動機是什么?

杜 動機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他對奧賽羅兩個方面的不滿。第一是奧賽羅對他的前途造成了損害。

史 沒提拔他。

杜 對,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事情,在職場上上升的渠道沒有實現。第二是他的家庭,他聽別人說自己的妻子跟奧賽羅之間有一些花邊新聞。

史 事業跟婚姻雙重的威脅。

杜 對,他認為奧賽羅對他形成了威脅,甚至造成了傷害,所以一上來就說要報仇。

史 他覺得自己是在復仇?

杜 故事讀下去,我們就知道,這都是他單方面的惡意猜測。

史 這個故事設定在怎么樣的年代和社會歷史環境中呢?

杜 它是中世紀的故事,發生在威尼斯,奧賽羅是威尼斯的一名大將。他的身世比較復雜,本來是個黑人,當時叫摩爾人,地位很低,是個窮孩子,但是他能征善戰,靠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坐到了高位,甚至超越了很多白人。

史 我不知道這么說合不合適,有點像今天“鳳凰男”的感覺,從社會底層一步一步打拼上來的。

杜 所以他跟苔絲狄蒙娜戀愛,一開始苔絲狄蒙娜的父親是不愿意的。最后苔絲狄蒙娜跟父親說:我就算跟你斷絕關系也要嫁給奧賽羅。苔絲狄蒙娜是個白人貴族女孩,她嫁給了奧賽羅,對他父親的傷害很大。她跟奧賽羅結婚以后不久,她父親就去世了。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后面她的叔叔就說:苔絲狄蒙娜多么不幸,你非要嫁給奧賽羅,你父親因為這個都喪命了,而最后你怎么樣呢?你也被你認為可以拋棄一切跟隨的丈夫殺掉了。

史 真是悲劇啊!所有的角色都是悲劇,奧賽羅、伊阿古……聽上去每一個人都帶著很悲劇的動機。

杜 對。莎士比亞寫悲劇的一個方法就是,基本上最后活不了幾個人,包括埃米莉亞也死了。我們會看到里面有兩對非常凄慘的夫妻關系:奧賽羅殺了自己的妻子;埃米莉亞出于正義,最后對奧賽羅揭發了自己的丈夫,所以也被她的丈夫殺死了。這兩對夫妻最后都完了。

史 我們今天聊的話題跟自卑有關,你覺得這個故事跟自卑的關聯是什么呢?

任何外力要想影響你的命運,一定得過你自己那一關

杜 這樣一個遠在中世紀、遠在威尼斯的故事,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讀這個劇本的意義是什么?它牽扯的其實是對命運的思考。莎士比亞的悲劇大部分都跟對命運的思考有關系。這個“命運”是什么呢?我覺得咱們中國的讀者讀《奧賽羅》,會特別有幫助,因為它與我們的命運觀念是有所聯系的。每個人的命運是由誰來主控的?從宮斗劇就能夠看出來,我們中國人一般最怕小人。很多人怕命運當中犯小人,所以會在手腕上戴一些佛珠之類的來防范。宮斗劇里面也表達出一個很清晰的觀念:所有的人都需要跟身邊的人斗,通過把身邊的小人斗下去,才能夠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我們認為影響命運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他人,外在的他人。當然這個他人有時候是身邊的小人,有時候是外力,比方說來自父母的阻力啊,來自社會環境的阻力啊……我們中國的悲劇大部分都是外力造成的,很能體現中國人對命運的看法。這一點我們看韓劇會更清楚,韓劇簡直把什么車禍、絕癥、邪惡的小人這些因素都用盡了。

史 好像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是以一種防御的姿態,隨時都要防備這兒發生了什么、那兒發生了什么,別打擊到我、拖累到我,否則我的生活就變糟糕了。

杜 對。但是《奧賽羅》這部劇會粉碎我們這種命運的觀念。我們初看可能會說:沒有啊,它不是印證了我們的觀念嗎?這不就是小人造成了這么多人的悲劇嗎?但讀完之后,我們就會發現,伊阿古究竟是如何成功的。

史 我明白這個意思了,奧賽羅一路走上來,防小人也好,抗爭各種命運也好,他實際上靠的就是這些。但最后這種抗爭或者防御被人利用了,他反而成了受害者。

杜 對。莎士比亞的劇本給我們一個啟發:任何外力也好,某個他人也好,它們要想影響你的命運,一定得過最根本的一關,那就是你自己,它們必須通過你自己的手去掌控你的命運。就像《奧賽羅》,看上去是伊阿古在安排這一切,但是如果大家不配合他,他是做不到的。最后為什么會引爆一個這么大的悲???我們會發現,被他設計入局的這些善良的人,這些可愛的人,全在配合他,包括奧賽羅本人。為什么這些無辜的人在配合伊阿古?因為伊阿古利用了他們的弱點。

史 也許可以說,莎士比亞要透過伊阿古這個角色來幫我們分析人性,分析人們身上存在的哪些東西是有可能被人利用的。在生活中,伊阿古更像是一個假設的角色,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有一天遇到伊阿古那樣的人,可能就有麻煩了。這像是在提出一種壓力測試。

杜 對的,對的。伊阿古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一個象征。西方有“魔鬼”的概念,什么叫魔鬼?我們一般認為暴力的就叫魔鬼,其實不是的。真正的魔鬼是什么?《圣經》伊甸園傳說當中的魔鬼,是不會親自對你的命運動手的。

史 是那條蛇。

杜 對,那條蛇誘惑你,讓你自己去犯錯,這才叫真正的魔鬼。在中國的概念里,這就是我們說的高段位的小人。

史 真正的魔鬼不是通過直接的暴力性方式來傷害你,更多的是創造那種你本來就不太能抵御的誘惑,其實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

杜 對,引爆你的弱點、你的薄弱環節。

史 明白。所以說,這部作品的一個核心就是:如果你的人性當中存在著很致命的或者很明顯的漏洞的話,有一天就會被利用。對于奧賽羅來說,他的疏漏恰恰就在于他的自卑,而伊阿古剛好就利用了這一點。

杜 這個劇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如果我們對自己身上的弱點一無所知,像伊阿古這樣的小人就有下手的機會,能夠利用你、誘惑你、挑動你,點燃你的弱點,然后你的命運就爆炸了。但你要是明白這一點,可能他就沒有辦法達成。

了解和改善自卑,是為了抵御人生風險

史 說到這兒,我能聯想到很多案例。我覺得這對年輕人可能會是一種很普遍的體驗:如果你本身的性格比較自卑,或者比較弱勢,當你走入職場,其中的“伊阿古”們就會跳出來。各種老板、同事,甚至有的時候是朋友,他們知道你的弱點在哪兒,就能很好地利用這些弱點,打壓你也好,欺詐你也好,發生各種各樣的事,可能不致命,但對于當事人來說是很不開心的。

杜 伊阿古是很可怕的,但是我覺得生活中到處都有伊阿古。莎士比亞真是了解社會,也了解人性。伊阿古是個高段位的小人,什么叫“高段位”?非常荒誕,他要把每一個人都當作他的棋子來安排這一出悲劇。但是我們看,所有被卷進來的人是怎么評價他的?這是最悲哀的??ㄎ鲓W——就是那個被提拔的,被伊阿古誣蔑為跟奧賽羅的妻子有染的年輕人——也被他擺了一道,但卡西奧一直說:伊阿古,你是個好人。苔絲狄蒙娜是被伊阿古借奧賽羅之手殺掉的女性,她一直說:伊阿古,我沒有見過比你更忠誠、更老實的人了。奧賽羅也說:伊阿古,你真是個好人,你真是一個忠實的人,是一個好戰士。所有的人都對他評價非常高。這就是伊阿古的可怕之處。我們會發現,他其實是不動手的,在整個的悲劇過程中,他什么都沒做。這是很奇妙的地方,我們仔細看整本書,中間有很多你殺我、我殺你,他都沒有動手。

史 他手上是不沾鮮血的。

杜 對。直到最后,他為了消滅罪證,才殺掉一個可能會給他提供反面證據的人,前面整個過程當中他都是干凈的,但所有的悲劇又都是他點燃的。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地方,他怎么做到的呢?他靠什么做到的呢?

史 你剛剛講到的,也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根本的動機,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討論自卑。今天我們說到人們想改變自卑,好像是出于比較單純、比較天真的動機,就是讓自己開心一點,因為自卑是會感到壓抑的。但是想讓自己開心一點,想讓自我感覺良好一點,其實是個很淺層的動機。在《奧賽羅》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實際上能看到改變自卑對我們的生存更有價值的一點。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存在著邪惡,本來就存在“伊阿古”,他們本來就會剝削、傷害、操縱你,如果你讓自卑這個弱點一直存在,什么也不做的話,有一天它就會成為你被攻破的地方,那你可能就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所以改善自卑還不單純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事,而是你得這樣才能夠抵御人生的風險。

杜 對。奧賽羅不認為自己是自卑的,他認為自己是很自信的,所以他非常容易地就被伊阿古給利用了。伊阿古在整個過程當中做了什么?為什么說我們不了解自己的自卑是非常危險的?伊阿古其實就是輕飄飄地說了幾句話。一開始,他先把奧賽羅的猜疑心給挑起來:我聽說有這樣一個傳言,好像卡西奧和你的老婆苔絲狄蒙娜之間的關系有點太密切了。奧賽羅當然就說:那不可能啊,她很愛我。伊阿古也說:我只是聽說。但是我們會發現,這個時候,第一個選擇就出現了,不同人反應的區別就出來了。一個很自信的人不會被他帶節奏:那肯定是無稽之談,我更相信我的感受,我妻子怎么對待我,我能不知道嗎?我不會放飛我的猜疑。那么什么人會放飛自己的猜疑?——不夠自信的人。所以,奧賽羅選擇了第二種,一次次都是他自己的選擇,不能全怪伊阿古。伊阿古每次都是給他一個小誘餌,然后節奏就被帶起來了。伊阿古第一次帶奧賽羅的節奏是說:你信不信有這種可能性?苔絲狄蒙娜為什么選擇你?我聽說在威尼斯很多又有錢又有地位又漂亮的年輕男子其實都追求她,她都沒有答應,最后卻跟你了。我不一定對,但是按照我的人生體驗,什么愛情都不過是一種情欲的沖動,那一陣沖動過去以后,就厭倦了。他說了這么一段話,然后奧賽羅就被帶動了。他開始想:是不是苔絲狄蒙娜也這樣,一時沖動選擇了我。他為什么會這樣想呢?為什么就相信這個可能性會發生在妻子身上呢?他配合了伊阿古想說的那句話:你以為你很好嗎?你值得被她選擇嗎?其實你是不值得的,她選擇你只是她的一個錯誤,因為她年輕又沖動。如果是一個自信的人,能順著這個節奏往下想嗎?——不會的。

史 沒錯,這很有意思!你在說伊阿古的這些話的時候,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當中的角色全都理解為一個人內心的各種聲音的話,伊阿古代表的其實就是人們永遠都會有的對自己的懷疑、批判。

杜 太對了!

史 而且我們如果把所有的角色都放在自己內心來看,為什么伊阿古這么善于去操縱其他角色?因為人是很了解自己的,所以一個人要挑剔自己,要批判自己,會非常懂得那個點在哪兒。薩特說:他人即地獄。我覺得應該反過來:自我即地獄。像你剛才講的,伊阿古說苔絲狄蒙娜也許不是真的喜歡奧賽羅,就是情欲的沖動,我覺得很多事都是這樣的。一個自卑的人看到自己的伴侶會想:他/她到底愛不愛我,他/她有可能就是沖著我的身子,沖著我的錢來的??赡軇e人根本沒有那么想,但是自己心里卻非常明白,這種可能性是會給自己內心帶來很多的波動和不安的。如果我們把這一切看作一個心理的過程,相當于奧賽羅是在面對自我懷疑,而伊阿古實際上只是把他自我懷疑的聲音給客體化、具象化了,真正影響他的是他心里面的那個聲音。

杜 對,說明這種自我懷疑一直存在。

史 他的自我懷疑強烈到好像這個天平是完全失衡的,懷疑的部分是完全壓下去的,但另一邊似乎沒有任何的抵抗、反駁,沒有去平衡自我懷疑的力量,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面對這種自我懷疑,他是如此地暴露、如此地脆弱,作品當中有做任何探討嗎?

沒有建立自我價值的自我認證,就會出現奧賽羅現象

杜 這就是我們說的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奧賽羅一步一步做到了將軍,但是他對自己價值的認知是什么呢?就是覺得“我還行”。他那一點點僅有的自信就是覺得自己還行:我做成將軍了,在威尼斯有地位了,白人都跟我交往了。他是靠外人對他的認可做出的自我認知。當這個東西被推翻——可能人家接納他都是因為新鮮好奇,因為一時的沖動——他就沒有一個內在的東西撐著?!安粚?,其實我就是行”——他從來沒有這樣內在的自我認知。奧賽羅是靠他取得的一些外在成績來勉強撐住“我還行”的。

史 而且他是軍人,其實有點像是拿命換來的。

杜 對,但是當他面對自己,他的臺詞就變了,他會覺得:其實我不太行,我是個黑人,而且我很老了。有一段臺詞非常有意思,他說:“也許因為我生得黑丑,缺少紳士們溫柔風雅的談吐,也許因為我年紀老了點兒——雖然還不算頂老——所以她才會背叛我……”我們會發現,他對自己竟然是不確定的,他對自己是不是有魅力,是不是值得一個女人愛,是不是可愛的,一點都不確信。

史 他所謂的自信也好,威風也好,可能只是建立在作戰,也就是他的職業發展上。

杜 還有外在的社會地位。

史 沒錯。但是這個部分和他在親密關系里的那種表現,和他的個人魅力,其實是沒有特別大的關系的?;蛘哒f,因為他沒辦法從打仗里面知道他對于女人多有魅力,所以當他很坦誠地評估自己的吸引力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真的不太確定。

杜 對?!拔摇边@個概念是很復雜的。我身上有很多個人的品質,這是內在的東西,我的性格,我是不是可愛、是不是有價值,這需要評估;我還有外在的社會身份、社會地位,這也需要評估。對一個人來說,這些評估其實都是需要的,如果我們只依賴于某一方,就會比較脆弱。比方說,我們覺得自己特別好,但是當外在對我的評價很低,我們就有個嫌疑叫自我感覺良好,對吧?反過來還有一種,外面的人說我好,但我并不認為自己很好,這也不行。我們在社會中看到很多年輕人,那么依賴別人夸,需要別人夸,今天有人夸我很開心,明天沒有人夸我了,我就很灰暗。這個時候,奧賽羅現象就出現了,沒有外在的東西認可你、夸你的時候,你就不知道自己是珍貴的。

史 這點很有趣。所以奧賽羅現象是指,人處在一個有點外強中干的狀態,看上去是自信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但實際上那份自信是比較單一面向的,它僅僅來源于某一個你恰好比較擅長的事。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從小自卑,當他/她發現自己某件事情做得比較好的時候,我其實蠻能理解這樣的一種走向。比如說,奧賽羅是個摩爾人,出身背景比較糟糕,可能是機緣巧合地發現自己打仗挺厲害。一旦你發現自己某個方面還有點厲害,當然就會非常全力地投入,因為不認可自己的感覺,實在太糟糕了,你肯定得找一個著力點讓自己的感覺稍微好一點。所以說,他從最初那個完全自卑的自己,走到今天這個外強中干的自己,這一步我覺得在生活中也是必然的,甚至是必要的,如果他不走這一步,好像就什么都沒有了。他走到這里,總比什么都沒有要稍微好一點。

杜 對。但是這不解決問題。它往往會帶來奧賽羅問題。我們把它放到現在的生活當中,就像一個成績很好的孩子,他/她就一定自信嗎?不一定。在應試教育當中,很多孩子就是這樣,成績很好,但就是不自信。他們對自己有很大的懷疑,那么唯一取得自信的地方是在哪里呢?就是那個好成績。我們會發現,因為他們沒有建立自我價值的自我認證,而把所有的認證都寄托在成績上,完全靠成績來印證自己的價值,那會怎樣?他們就只能變本加厲地繼續追求成績,像剛才秀雄老師說的,追求他們的“戰功”。那么我們會看到,很多人成績不好了,就整個崩潰了,外在的這個認證倒塌以后,自我幾乎就粉碎了,就是這個道理。

史 從個人的經歷來說,作為一個曾經也很自卑的小孩,我的路徑會有點不一樣。我發現一部分成績好的人可能就是要借助成績,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成績好,很多人會有的經歷可能就是沉迷游戲或者是某種東西,沉迷實際上也是因為你發現這件事情你還有點天賦,能做好。我記得我當初就是某一個游戲玩得特別好,然后特別想在這個游戲當中證明自己,甚至那個時候很多同學都不玩這個游戲,但我就很想拉著他們來玩,看看我有多好。你能很明顯地感覺到,那種動力在相當程度上其實來自你很想要證明自己,很想讓別人認可你。那種感覺在那個時候也許是你非常需要的,但是當你長大一些,尤其是成年之后,如果你還帶著這樣一種動機去做很多事情,可能就會變成奧賽羅這個樣子。

杜 對。因為這只能解決一個領域的問題,它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就像奧賽羅一樣,他在戰場上是完全自信的,但是在情愛領域就完蛋了。怎么就不行了呢?因為一個人的生活中是有無數的領域的。你成績很好,但生活中不只是追求成績;你業績很好,但生活中也不只是追求業績。你還有很多自我建設的領域,那些領域沒有建設的話,一旦某個領域出了問題,你是應對不了的。

史 這也指出了有關自卑的一個很有趣的假設:人本來應該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模塊,就像一個政府要分很多的部門一樣。但是會讓我們感到自卑的言論和聲音,往往是在對這個人下一個統合的、整體的評判,說你這個人就是不行。他們說的不行,其實只是指你在某一個方面不行,但你其他方面有的是好的,有的是還可以的。這種一刀切的評判,我覺得是特別能夠影響人的自卑跟自信的。

杜 嗯,其實是這樣。我們為什么說建立一個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的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秀雄老師剛才說的,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樣樣都好,對不對?一個自信的人,他/她的這個系統完全不同。如果一個人建立了非常牢固的自我價值的自我認證——我知道我是可以的,我知道我是有所長的,我知道我是很厲害的,或者說我覺得我不是一無是處的,那么我在另外一個領域出問題是沒關系的,因為我有一個領域是很強的,對于那些不好的,都可以跟自己和解。但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進行這一部分的建設,沒有對自我進行認證的話,只是說游戲打得好,是自己特牛的一個地方,換到踢足球上不行,他立刻就崩潰了。

史 其實就是說,健康的自信應該是多樣化的,不應該是單一的,就好像一幢大樓得有多個柱子,一個柱子塌了,其他的能撐住,而不是說一個柱子倒了整個樓就沒了。

杜 對,要知道自己有發光點,而且要認證那個發光點對自己的價值。因為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樣樣都卓越的,只能說我們都可以在擅長的領域發光,那么我就能夠接受自己在有些不擅長的領域不發光這個事實。我有發光的一面,能夠建立自信,這就可以了。

史 沒錯。放在現代生活當中,要做到這點其實也蠻有挑戰性的。學生時代大量的時間就是在學習,畢業之后大量的時間是在工作,雖然我們說自信應該是多樣化的,但是人的生活方式總體來說還是很難維系多樣化的??赡芤惨驗檫@樣,當我們在生活中擁有一些持續的愛好和特長,比如說跳舞、唱歌、畫畫,這些看上去比較文藝的或者是不那么有所謂功利價值的東西,父母就會說搞這玩意兒有什么用,但是實際上,從今天這個角度來說,做這些事情是很有用的,它能夠幫助你維持一個更多元的自我評價:我不是只有職場這一面,我不是只有學習成績這一面,我是一個還比較立體的人。

杜 是這樣。還有一個教訓就是,不要過于依賴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定要建立一個概念:我覺得自己有欠缺,但我可以諒解自己,我也擅長發現自己的好處。奧賽羅最悲劇的地方是在哪里呢?他沒有能力發現自己的好,因為他對自己的所有認證就是大家都認為他打仗很不錯,這就是他唯一的好,而自己身上其他的好他居然都不知道,他不認為自己有魅力。比如說,他很正直,其實做人很正直不是一種魅力嗎?或者說,他很威猛,很有力量感,這也是一個優點。因為自己年齡比苔絲狄蒙娜大很多,他一直耿耿于懷,他就不懂得自己老了會更有魅力,或許還會更沉穩、更有智慧。他只會說:跟年輕人一比,我是衰老的,是不值得愛的。其實很多在別人眼中按照外在標準看來是弱點的東西,有可能在你身上都是優點。

史 這立刻讓我想到,現在很多女孩說“每天都覺得自己老了”什么的,但實際上更成熟的女性是可以非常有魅力的,因為她的沉穩、智慧和胸懷。但好像奧賽羅跟現實中的很多人一樣,看不見這種可能性。英文里有個詞,“tunnel vision”,就是說你的視野像個隧道一樣,你只能看到這個它通往的方向,就像“管中窺豹”那種感覺,在這之外你什么都看不見,這其實非常可惜。

不要把自己困在與“否定性環境”敵對的狀態中

杜 對。那么我們可以討論下那根管子是什么。其實在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些外在的標準。比如對奧賽羅來說,當時外在的標準就是白人、年輕,又會打仗,這才是完美的。由此他自認為有欠缺,他是黑人,他不年輕了,不能夠達到這個外在的標準。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這是很膚淺的,為什么年輕瀟灑又有戰功才是最好的?雖然老了,但又沉穩,又有閱歷,又有戰功,這樣子是更好的,但他就建立不起來,所以一直在糾結:我老了,我膚色黑,我長得丑。

史 從我的專業角度,這一切其實都會聯系到家庭、父母什么的,我不知道這部作品里面有沒有講到,比如他的成長經歷,尤其他的父母、家庭關系,這部分有任何背景信息嗎?

杜 背景信息有,但是很側面。我覺得奧賽羅如果有家庭,也是非常糟糕的家庭,因為那個年代的黑人地位是很低的,摩爾人本身也是受歧視的。另外,他又很貧窮。書里面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他指責上天說:你為什么對我這么不公正?你“把我浸沒在貧困的泥沼里,剝奪我的一切自由和希望”。他說這個話肯定是對過去的回憶,因為他現在已經不貧困了。他指的是讓他在貧困里長大,一直忍受這種低賤的地位,還有“在這尖酸刻薄的世上”,他一直忍受這個世界對他的冷眼,沒有被世界善待過,經歷了太多的世態炎涼??梢韵胂?,在當時的背景下,一個黑人孩子,還是個窮孩子,他的成長之路能是溫暖的嗎?一定是在尖酸刻薄的環境里面,被人“戟指笑罵”,也就是在被人針對、嘲笑、辱罵的環境中長大的。他說:我容忍了這一切,才長到了今天,但是你又把我最后的快樂給奪走。他最后的快樂就是愛情,也失去了。這一段話中,信息量其實是很大的。

史 對。這確實很難,比如說你出身貧寒,社會階層很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有很愛你或者很有智慧的父母去支持你,讓你知道不要被這種表象的貧窮和局限給蒙蔽,你其實有很多出色、閃光的地方,那對你來說算是很幸運的,或者說是有希望的。但是難就難在,在那樣一個環境里,可能他的父母、家人自身也很痛苦,也很痛恨這種命運,痛恨這個世界,當他們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或是認為自己很悲慘,那他們在看待自己孩子的時候,也很難帶著更寬的胸懷去定義,很難看到除了貧窮以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由此我會聯想到,在心理咨詢當中遇到過很多自我評價很低的朋友,跟他們聊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普遍的共性:他們也是非常評判的,也有那個“管子”,他們看人、看自己、看自己的孩子,也會用一件事來完全地評判跟歸納整個人。這樣一種管中窺豹的視角,好像會一代一代傳遞。當我聽到奧賽羅是這樣的人,我猜測,如果時光倒流,也許我們會發現,在他小時候,可能他的父母對他也是類似的,給他灌輸這樣一個觀念:你是個窮小孩,除了有一天做人上人之外,你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你這輩子唯一的意義和價值就在這個地方體現了。剛好環境又會讓他強化這種想法,那么他成長起來之后,就很難跳出這個管子去看其他的可能性,最后他的自信的大廈就只有一根柱子,就是從小到大一直存在的這么一根單一的柱子。

杜 對。奧賽羅很可能是個孤兒。那么誰扮演了給他否定性成長環境的角色呢?我覺得是整個社會環境。可能現在有些父母扮演了這個角色,對一個孤兒來說,是社會環境扮演了這個角色,但總之,奧賽羅成長為這樣一個不自信的人,一定是有原因的。無論他身邊有沒有父母,或者有什么人對他影響比較大,這個影響都是以否定為主的,是很傷害性的。

史 這就說到父母的重要性,小孩子最初去認識世界的時候,父母實際上是一個窗口,他們要通過父母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樣貌。雖然奧賽羅是黑人,聽上去好像跟我們中國人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那種主觀的體驗實際上是很相似的。當你認為這個世界存在著一種完全不可改變的劣勢,或者一種壓迫的時候,當你已經以這樣一個視角去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一切就完蛋了,沒什么好說的了。

杜 對。雖然這是個中世紀的故事,但今天有的孩子成長的環境跟奧賽羅可能沒有本質的區別,這就很可怕。

史 有些父母真的會讓孩子感覺和奧賽羅一樣,所以我聽到覺得很有共鳴,雖然我沒有體驗過種族沖突,但是那種無力感、那種習得性無助的感覺,其實是非常似曾相識的。

杜 什么叫悲劇性的成長?在一個否定的環境當中,很多時候聽上去父母在夸孩子,但這種夸獎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變形的否定,因為只給你一條人生的路徑,你只有做到這個才是好的,其他都不叫好。你游泳好不算好,跳高好也不算好,很善于跟小朋友打交道也不算好,只有拿個100分回來才算好,這也是否定性的環境。

史 而這種否定最終給人帶來的最大的負擔,可能所有人都看不出來,只有你心里面是最清楚的:如果我剛好沒有這些,那我還算個啥?所以,伊阿古的存在在心理上的意義是非常強的,他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象征性的角色,他真正象征的倒不一定是外人,因為一個外人那么善于捕捉你的心理是很難的。之前說他是高段位的小人,實際上他真正表達的意思是:你是最了解你自己的,這個懷疑的聲音一定是你內心深處才會有的。伊阿古可能是代表了奧賽羅內心的那種懷疑:如果我不是一個將軍,如果我依然是一個很普通的、沒什么成就的摩爾人,我還能擁有現在這一切嗎?顯然是什么都不可能有的。即便今天我有了這些,也無論如何都沒法擺脫那種懷疑,我知道自己擁有這一切是因為打仗好,但是打仗好不好可能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在,或者是由很多外在的因素決定的,好像跟我這個人沒有什么必然關系。這樣去看的話,他那種不安全感就非常非常容易理解。

杜 他沒有轉化成:我真的認為自己很好,而且我能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好。什么叫成長?我們成長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你要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去完善它;但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工作——你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好。很多年輕人就像奧賽羅一樣,這件工作一點兒都沒做過,從來沒有去發現過自己的好,只知道自己哪里不好,而且對此耿耿于懷。

史 我覺得很遺憾的就是,奧賽羅似乎被困在了過去的階段。我指的是,世界和你是敵對的,你在想辦法戰勝它,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你因為很善戰,就會擁有更多的自信、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能力,這時你就可以發現,你和世界的關系除了敵對以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但是奧賽羅好像始終停留在過去那個要證明自己的階段。要證明自己,在我看來就是很敵對的一種狀態:別人不信我,我要去證明我自己。但是我們和世界的相處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對奧賽羅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他其實擁有這樣一個平臺,或是一種人生機遇,但他像是停止成長了,沒有進行更多的拓展思考,還是用過去打仗的那種思維去處理問題,結果就是被自己的這種情緒、這種攻擊性給主導了。

擺脫自卑,就是要向“我不夠好”的感覺來一次“起義”

杜 說得太好了!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原生家庭的重要性,還有童年和少年階段的重要性。童年和少年階段是人的可塑期,如果你是在一個否定性的環境里面成長的,在你還比較弱小的時候,外在的這些信息傳達給你的是不利的影響,讓你一直在印證自己不夠好。為什么我們說應試教育后患很大?很多人就算考了100分,也有比他/她考得更好的,比如有人可能拿了三個100分,所以每個人都處在自我懷疑中。如果少年時期,你的原生家庭一直跟你說“你還不夠好”,你就認定自己是不好的,這很可怕,“我就是不好的”這種概念已經出現了。當我已經確定自己“不好”以后,我到社會上取得什么成績,就像秀雄老師說的,那都不是用來印證我好的,而是試圖跟我已經確定的“我不好”的概念去抗衡,這就很糟糕。

史 而且我在想,“我不夠好”這個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為有些人給你灌輸過,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種感覺的一部分或許也是真實的。我的意思是,我們作為小孩子的時候,確實要面對生存和生長的壓力,因為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小孩,確實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是有差距的,所以得給孩子一定的壓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還要學習、成長。這種“我不夠好”的感覺,不完全是壞事,其實也是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差距,從而有動力去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這就很微妙,怎么樣能夠讓一個小孩子既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又不至于因此而對自己產生完全的否定?

杜 對于兒童教育學家來說,怎樣把這個概念普及給家長們,就是個難點。教育孩子的時候,中國的很多家長都會犯一個基本錯誤:因為你學習不好,我就把你整個否定掉?;蛘哒f在學習當中,你語文不好,或者你數學不好,我就說你學習不好。其實不是不好,而是這方面可能不太擅長。你要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孩子——你只是這方面不太擅長,那么你有兩個解決方案:第一是把不擅長的盡量做好,第二是把擅長的發揮出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是不停地用這種方式去說,他們就會知道哪些領域是自己不擅長的,哪些領域是自己擅長的。這樣成長的孩子是健康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樣樣都擅長的。但我們的家長恰好不是這么做的,我們的工作做得沒有那么細致,都太粗糙了。

史 這是一種很線性的思維,認為孩子的動力和家長施加給他們的壓力是線性的關系:我給你的壓力越多,我把你罵得越狠,你的動力就越大。但其實不是,壓力是要適度的,而且是需要做區分的,在某些方面要有壓力,在某些問題上是要鼓勵的。這么說來,奧賽羅也好,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也好,如果是自卑的話,我能否說還是外界的責任更多一些?

杜 因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建設自我。早期所謂的建設自我,先是知道我自己是誰。當我們處在最初起步階段的時候,你看,我們接受的是什么樣的信息:你是一個沒有別人家孩子好的孩子,你是一個學習不夠好的孩子……你已經很努力了,他們也說你不行,你不好。那么這個孩子要用一生去抵抗這種自我認知,而且童年時代、少年時代確立的東西,后面很難推翻。我經常說,咱們怎么樣來擺脫自卑,很多時候要來一次“起義”。你要搜羅一下自己是怎么樣形成“我不夠好”的概念的,很多可能來自你的老師、家長,你要對他們進行一次大的“起義”,宣布“你們都錯了”:我可能學習還不夠好,但我要向你們宣布,我是好的。

史 你說的這種“起義”,很重要的一個出發點就是,如果你感到自卑的話,不要自責。自卑的人是很容易自責的。但是從我們今天討論的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從小是在自卑當中長大的,其實可能是你的父母沒有做好,這真的是客觀上的一個問題。如果有那種耐心的且非常專注、非常細致地去了解你、照顧你、觀察你、支持你、培養你的父母,你是不太可能變成自卑的人的,奧賽羅也是這樣。這個因果關系是很清楚的。今天更年輕一代的父母,比如說我一個親戚,我跟他家小孩子說話就覺得,這孩子好聰明、好自信,再反過來問他們是怎么培養他的,就發現,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假如孩子沒考好,就坐下來一起分析怎么回事,他的困難在哪,哪些方面的學習方法可能有問題,跟老師的關系怎么樣,跟同學之間的關系會不會有影響……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很耐心地指導孩子,幫他分析問題。在這樣的氛圍之下長大的小孩是不可能自卑的。

杜 對。我只是告訴你你在哪些方面有問題,但你很優秀。這個概念一定要給他們,不能因為某方面出問題而整個否定掉。

史 沒錯。今天我們因自卑而自責,就相當于別人犯了罪,你卻覺得那是你的錯一樣,但那根本就不是你的問題。你無非就是一個失敗的家庭或學校教育的產物,實際上你不止被這一件事情定義,就好像奧賽羅不止被他的膚色定義一樣。

杜 但是沒有人幫助奧賽羅建立這種“起義”的概念,他一生都背著膚色和出身這個包袱。

史 我想,他的“起義”也許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于伊阿古的反抗,他面對伊阿古那種非常雞賊的暗示,好像一點抵抗力都沒有,這個人說什么他就信什么。這很像今天我們對父母的態度,父母說什么你就信什么,有可能他們說的根本就是錯的,但是你就像完全沒有自己的判斷一樣。

杜 秀雄老師剛才說得非常好的一點,就是完全可以把伊阿古看成我們內心的另外一個自我,也就是心魔。面對這個心魔的時候,你沒有抵抗力,會跟著它的節奏走。你看伊阿古把節奏帶得多好,他先把奧賽羅的猜疑引起來。自卑的人有個特點,會自我懷疑,那就會很輕易地被帶節奏,別人稍微提示一下,說這里可能有另外一件事情證明你處于劣勢,你就覺得對,一定有。接著甚至怎么樣?開始放飛想象了!奧賽羅越想越覺得苔絲狄蒙娜種種地方都不對。等到伊阿古拋出證據的時候,那個證據的瑕疵其實是很多的,他只是在卡西奧家看到了一條手絹,但這個時候證據對奧賽羅已經不起作用了,因為他的腦補已經夠多了。莎士比亞很有意思,甚至還給他提供了一個人證,埃米莉亞站在他面前說:你不要瞎想,苔絲狄蒙娜每天跟我在一起,我從來沒有看到她怎么樣。但他已經完全不能相信了,他的腦補只能順著那個被帶起來的節奏往前走,別的一切他都不接納。這就叫心魔。

史 你剛才說帶節奏,可能很多家庭里面的父母就是這樣,因為父母很了解你,所以說起話來真的是很能帶節奏的。

杜 你不懂得向他們“起義”的話,就會一輩子被帶節奏,包括外在的價值標準,也一直在帶你的節奏?!澳惚仨氃鯓硬攀呛玫模攀莾炐愕?。”“你必須怎樣才是成功的?!薄绻凰鼈儙е澴嘧撸氵@一輩子都生活不好。

史 因為父母還是比較了解你的,畢竟他們從小把你帶大,很知道你的痛點在哪兒,有時候一兩句話就能把你戳中。我有一些來訪者,聽他們講,有的爸媽是比較打壓型的那種人,真的很厲害,一句話你立馬就能服,甚至有時候你自己都意識不到,就像咒語一樣,說了之后立馬就魔怔了,節奏就被帶走了,像是一種習慣性的服從。

梳理自卑根源,與原生自我切割,才能戰勝現實和內心中的伊阿古

杜 這是很可怕的!所以《奧賽羅》不是一個很古老的、對我們沒有意義的中世紀悲劇。我上課的時候對同學們說:你們覺得自己跟奧賽羅的距離有多遠?他們都覺得渾身發涼,覺得自己心里面都有一個奧賽羅。而且我說:你們找找看,內心是不是有伊阿古這么一個心魔。其實那就是你的弱點,你內心的魔鬼,你不能被它帶節奏,必須把它粉碎掉,否則,一步一步,悲劇就出現了。奧賽羅把苔絲狄蒙娜殺死以后,回頭看也覺得很荒誕。整個事件當中的漏洞太多了,他根本沒有找到任何一份妻子出軌的證據,就這樣把她掐死了。其實就是伊阿古把他的猜疑,把他的想象力給調動起來了。為什么他就能夠被調動起來呢?我經常說,如果天下的男人來排排隊,有多少人能夠被這個節奏給帶起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被帶起來的人一定有個共同的特點:內心有這么一個心魔——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愛,所以人家背叛我很正常。

史 這種感覺一旦上頭了,什么都擋不住。

杜 他明明那么優秀,就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女人會選擇自己,這就是自卑的人。自卑的人得到一樣很美好的東西時,依然不能解決自己的安全感。所以苔絲狄蒙娜拯救不了他,給他一份那么忠誠的愛情,卻解決不了奧賽羅內心的不安全感。為什么呀?他自我認證沒通過,只會覺得更加不安全,每天捧著這份珍寶,隨時隨地覺得它并不屬于自己,多悲劇??!

史 所以我們也說,談戀愛、結婚什么的,不要期望通過找一個特別好的伴侶來化解你的不安全感。你找到的伴侶越好,反而會讓你越不安。

杜 我們會發現很多女版的奧賽羅,她們雖然沒有把自己的老公掐死,但每天給他打電話,10分鐘、20分鐘報告一下行程,那個時候她就是奧賽羅,因為她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她不相信老公對自己的愛會是堅定的。

史 沒錯,最終你可能沒有殺死這個人,但把你的婚姻給殺死了。

杜 奧賽羅就是這樣,因為這是戲劇,有比較極端的安排,但其實奧賽羅這種行為、這種無限的想象很常見。我們有多少“奧賽羅”,因為給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發了一條短信,對方半個小時沒回信,他/她的想象就釋放出來了,覺得對方一定在哪里跟另外一個人在一起……那是因為對自己不確信。這是雙向的傷害。

史 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這個故事當中來看,你覺得我們能做些什么去反抗伊阿古嗎?我們怎么能夠避免他的挑動?

杜 我覺得這是很難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有一個原生的“我”。就像剛才講到的,假如你有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跟原生的“我”做一次大的切割。你要做一個雙向的梳理:首先,要梳理一下自己的內心,一定要直面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卑的點是什么。秀雄老師說自己是個自卑的小孩,其實我也是個自卑的小孩,很長時間都深受自卑之苦,所以我讀《奧賽羅》,一讀就懂了。我年輕的時候跟別人戀愛一直都沒有安全感,跟異性交往的時候,眼光又比較高,要找一個大家都覺得比較好的。跟那樣的人談戀愛的時候,你一刻都不得安寧,你就覺得這個人根本不會永遠跟你在一起的,隨時隨地會拋棄你。這時就會有兩種表現:有的人很強勢,拼命地控制對方;但我又是很弱勢的那一種,就變得很卑微,拼命對人家好,但是,這并不是一個健康的戀愛的方式。我年輕的時候跟戀人相處,包括跟朋友相處,我的朋友有時候看我都不忍心,說你不要這樣子,你就是個爛好人,你沒必要對每個人都好。但是我就覺得應該對每個人都好,我只要跟別人交往,就會把自己放得非常卑微,面對一些根本不值得尊敬的人,也會很卑微。后來我覺得這不對,這就是那個原生的“我”在作祟。在我的家庭里面,父母其實很愛我,但是因為我上面有兩個哥哥,我們北方的環境普遍是重男輕女的,雖然父母愛我,哥哥也愛我,但是有重要的事情時,我就會是被遺忘的那一個。遇到一些需要做選擇的時候,父母一定會選擇哥哥們而不選擇我,所以小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然后我年齡又最小,也打不過哥哥們,發言權也沒他們多,發現父母更器重他們,就會非常自卑。

史 那種感覺可能跟奧賽羅很像。

杜 對。這種原生的“我”就認為,我得到的每一份愛都需要去祈求。

史 你對所有人都很好,把自己放得很低,我能否說那其實有點像奧賽羅很擅長打仗一樣,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途徑讓自己覺得自己還是有價值的?

杜 所以我就會拼命地學習。但是我后來想,我為什么要刻苦地學習,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學習的樂趣,其實就是原生的“我”逼著自己要拿出一個東西來抗衡我的卑微感,但這是不健康的。這和一個自信的小孩去爭取那些東西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完全不同。后者是很有樂趣的,而且他們的自信會越來越強,而我是要用自己的優秀成績來證明我不是不好的小孩。但我在證明的過程當中不是一直勝利的,經常會翻車,經常會考砸,每次考砸都是一次天塌地陷的災難。但是一個自信的小孩,同樣是學習,成績差的時候、跌落的時候,就沒有這么大的傷害。好像奧賽羅,就算他的妻子真的出軌,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表現也不一樣。自信的人可能會說:你要真出軌,那咱們不合適,你走吧,我重新找一個。但奧賽羅一定要把她掐死。他為什么不能夠諒解苔絲狄蒙娜?就算她真的愛上卡西奧,難道她沒有這個權利嗎?為什么奧賽羅非要殺死她?因為苔絲狄蒙娜出軌這件事把他徹底毀滅了。

史 就像是一個真正的證據,證明他就是不行的,他沒法面對這一點。

杜 對。這就是剛才我們說的,自信的小孩一次考了不及格,只是一個小插曲;但自卑的小孩一次考不及格,就是毀滅世界的末日。

史 剛才我們還說到親密關系,從男性的視角來看,我的經歷其實是另外一條路徑。一開始也是自卑,可能很多男生從小到大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希望跟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交往,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杜 女孩子也一樣,大多數時候也喜歡找帥的。

史 現在很多成年男性喜歡所謂的“網紅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審美?從自卑的角度就可以明白,他們在欣賞那樣一種特定外形的女性時,不是因為有真正意義上的愛情的感覺,而是因為在他們眼中,那樣的女性是一種證明,那種形象是他們認為大家都喜歡的,某種意義上就像當年的班花一樣,是所有人矚目的形象,所以他們追求那樣的形象。但問題是,就算有一天你真能跟那樣的人在一起,你還是體會不到愛的感覺,因為愛的感覺和證明自己是兩回事。而這樣比恰恰會讓你覺得:為什么我心里是不滿足、不安全的?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這就像一個惡性循環。我自己的經驗當中,在我比較年輕的時候,真的是會一次又一次陷入這樣的狀況,我跟一個我認為很理想的人在一塊兒,之后發現自己并不開心,也并沒有覺得自己更自信,我甚至都不覺得這個證明是有效的。我會發現,它是完全空洞的、毫無意義的一個過程。

杜 這就是不健康的原生自我對我們的傷害,它會讓我們犯很多錯。

史 所以我也在想,我們怎么去面對自己心里面的那個伊阿古?有一點可能很重要,比如我是奧賽羅,這個家伙過來跟我說這些,可能我會想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么要做這一切?你的意圖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在作品里奧賽羅有沒有質疑過,或者至少是反思過伊阿古的意圖是什么。

杜 沒有,他認為伊阿古對自己是好的,他是個好朋友。

史 奧賽羅好像只是聽到伊阿古話的表面,但不太考慮這些話背后的意圖是什么。如果是我們古代的軍事家,可能就會想得深入一點,但是奧賽羅就沒有。由此我聯想到,有很多來訪者我都會鼓勵他們這么做:下一次父母打壓你的時候,你想想這么做對他們有什么好處,他們從這里面得到了什么。按道理來說,父母打壓自己的小孩是對他們沒有好處的,反而會讓小孩不開心,但他們一直這么做,那意味著當中一定有一些目的在。所以伊阿古也好,我們自己心里面的質疑也好,當這個聲音出來的時候,第一反應不該是去想他說得對還是不對,而是他為什么要說這些,他說這些達到了什么目的。假設我們是奧賽羅,就要去想伊阿古到底是要干嗎?結合你對奧賽羅的了解,你覺得他可能會得出什么結論?

杜 這恰好是奧賽羅最難做到的。為什么我們說一定要認識自卑這個問題?我覺得大部分人成長起來都是自卑的,不要認為自卑是弱點,這是宿命,我們要跟這個宿命做斗爭。自卑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有這樣一個特點:非常擅長發現自己的壞處,但是發現自己的好處很難,反過來,發現別人的好處又很容易,不太容易把別人想得很壞。所以我們會發現,自卑的人、對自己評價比較低的人,往往在面對世界、面對他人的時候,有一種天然的怯懦,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弱的位置上,不敢去追問這個世界,也不敢去想他人怎么樣。然而,伊阿古這種人就完全不同,他很強勢,非常邪惡,反而對所有人的弱點都很了解,而且他對人的猜測全是惡意的,他就能夠去追問別人的動機是怎么樣的。而自卑的人往往表現得相對善良,沒有攻擊性。

史 你說的那個怯懦,有的時候會被理解甚至被包裝成一種善良,但好像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良。它其實是一種選擇性忽視之后的善良,只看到好的東西,就覺得這一切是善良的,那樣的善良風險是非常大的。

杜 如果我是自卑的,我表現出來的善良很多時候是因為我膽怯,我覺得這個世界是我不能對抗的,他人都比我好。我怎么辦?只能先矮半截,然后用這個方式達到一種自我的防衛。但這種自我保護其實是很讓人心酸的,人家怎么樣對我我都特別寬容。什么叫爛好人?就是對別人無原則地寬容。當你寬容地對待別人的時候,別人一定認為你是善良的,但這種善良真的是代價挺大的。

史 對。我覺得很真實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很多伊阿古這樣的人,而這樣的人看到一個矮半截的人,是非常容易識別出來的。從這個角度想象一下,如果我是伊阿古,我看到奧賽羅這個人,只要跟他有一次對話,稍微說一點什么,他眼神當中流露出疑惑和自我懷疑了,我立馬就知道這個人原來這么容易動搖,我稍微帶一帶節奏,他一下子就亂了。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他剛好又是我的上級,是掌握著我的命運或者前途的人,那我肯定要告訴他那些話。這種邪惡的人是存在的,而且他們非常善于識別,如果你通過矮半截的方式去保護自己,我覺得更多是主觀上在保護你自己,實際上是讓自己更容易受傷害。

杜 你不解決自卑這個問題,就站不起來呀!你一定要找到根源是什么!我剛才就舉了我自己的例子,我得跟原生自我“起義”,一直追根溯源,找到是如何形成這樣一個自我的,最后發現,無非就是成長的環境當中父母對我是忽視的,因此我形成了這樣一個概念,其實他們只是有一個傳統的觀念——女孩不重要。要這樣來想:我不是不夠好,只是小時候接受的信息有限,把父母的信息接受過來以后感受到這種壓力,我現在可以把它破解掉。

史 這個過程確實也不是那么輕松,因為這就涉及,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質疑父母對待你的意圖。我們小時候還是會理想化自己的父母的,很多小孩都會說:雖然他們對我不好,但他們還是愛我的。如果你真的要去“革命”,要去追根溯源,你可能會得出一個讓自己很不舒服的結論:他們可能沒有那么愛你,甚至可能不愛你。對于很多人來說,要承認這點是非常非常痛苦的。這也是我在咨詢的經歷中,包括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中,最解放我同時也讓我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父母可能沒有你想的那么愛你。這么想會很難受,但同時你也會意識到,正是因為他們沒有那么愛你,所以他們對你做的一些事才說得通,你才知道,那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一些不安全感、婚姻的問題或是人生的失意等等,原來爸爸媽媽也是普通人,也有很多的自私、懦弱,甚至是猥瑣的意圖。更進一步,你再去追問他們的經歷是什么樣的,一代一代往上追,你可能會發現,父母也不一定是惡意的。比如說伊阿古這個角色,他是這樣一個人,我就好奇他的成長經歷是什么,應該也不會特別開心、特別幸福。一代一代、一個人一個人、一層一層地往前追溯,到后來你會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在用他們認為對的方式去得到想要的東西,但實際上就像莎士比亞所寫的,到最后大家都是悲劇。

杜 對。所以我們要進行梳理,覺得自己內心很自卑,就要去直面它,分析它。等到要“起義”時,你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路程,需要梳理的東西太多了,從家庭到年輕時談的那些戀愛、交的那些朋友,你都要梳理一遍,因為這些經歷原來都在向你輸送一個信息——你不夠好,你不值得被愛,你要把它們全部推翻,來一次大的起義,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在做這個自我推倒、重建的過程中,寫了十幾本日記。比如說,自卑的人很容易受傷害,每當我內心很痛的時候,我就會分析,為什么人家無意的一句話我就傷心了。很多時候我對自己的觀照是那么灰暗,這個灰暗來自哪里?后來我就發現,這一路都是錯誤的認知,都是被帶著節奏過來的,有的人是故意帶節奏,但大部分都是無意的,在我這里卻會變成一個明確的信息——我不夠好。比如說,失戀是人生當中最正常的,有的人失戀可能會說“算了,不合適”,就走開了,但很多人在面對失戀的時候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不好,所以人家拋棄我”。你得把這些結論一個一個都推翻,這是個很浩大的工程。

史 我覺得杜老師你能這么做,其實是對自己非常坦誠的,而坦誠是非常非常需要勇氣的。你敢去看這些,但奧賽羅他為了不看這些,寧可把自己的老婆殺掉。

杜 對。如果不能重構一個明朗的,或者說一個確定的自我,你的痛苦是綿延不絕的。如果你后來成家了,這又會影響到你怎么對待自己的家人,怎么對待下一代,它是一個無限蔓延的災難,還會產生很多的次生災難,包括你的孩子又會成為你的犧牲品。必須搞一次“起義”,把自己的這個病根給挖掉,那么當我再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我就是一個比較清醒的家長,不能讓我的孩子再重復我這樣的悲劇。這就是我們必須做的一件事情。

史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很諷刺,奧賽羅看上去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將軍,但他心里有特別脆弱甚至可能是懦弱的一面,他真正怕的不是他的敵人,也不是刀劍跟生死,他怕的是自己的心魔。

杜 對。他內心有一個很薄弱或者說是黯淡無光的小區域,他平常用那些外在的榮耀、那些戰功把它藏起來了,但是這個小角落,只要人家輕輕一撩撥,都不用去動,它自己就無限地放大了。然后它會把你所有的外在建構、自我認知全推翻掉,直接回到原點——我就是一個下賤的人。

史 我想這也是莎士比亞非常有才華的表現,他的人物設定很有意思,一個將軍在人們的想象中應該是很勇敢的人才對,如果他設定的是一個商人或是學者之類的,可能沖突性還沒那么強,但正是一個典型意義上我們認為不怕死的勇士,竟然也有這么不敢直面真相的一面。通過今天的解析再回來看這個故事,它悲劇性的渲染功力實在太強了!

杜 這本書為什么是了不起的經典?就是因為到今天我們還是能夠看到生活當中有這樣的現象,也就是原生自我的問題。假如咱們不幸地攜帶了一個不健康的原生自我,就像是《奧賽羅》所表現的,那么不管我們在人生中建構出多少輝煌的外在功業,它都是一顆炸彈。這個炸彈一直存在,你不解決它,就不知道它會在哪個點爆破,有時候爆破掉你的家庭,有時候爆破掉你的愛情,有時候爆破掉你的友情,也有可能爆破掉你的事業。這個原生自我你如果不了解,不把這個雷挖掉,它永遠都是隱患。

史 是的。如果奧賽羅有這種勇氣、意識跟能力去戰勝伊阿古,或者學會去質疑他,不管是現實的伊阿古,還是他心里面的那個伊阿古,第一,他就不會做所有這些錯誤的選擇,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他就能夠幫助其他人去戰勝生活中或者他們自己心里的那些伊阿古,而當他能夠為別人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他人對他的那種認可跟欣賞就是非常真實的。世界上有很多的伊阿古,每個人都面臨著他們的威脅,倘若你是一個懂得如何去戰勝伊阿古的人,你的價值可能會更加被確認。它不是一個單純成就性的東西,而是你真正解決了人的生活存在的一種底層挑戰:怎么戰勝那種自我懷疑、那種自卑,和那種對自己挑剔、否定的部分。這么想想看,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想要變得自信,真的不只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事,它背后的意義,對于個人也好,對于身邊的人也好,甚至對于整個世界,都是非常深刻的!

杜 是的,太重要了!

史 好的,這就是本期的內容,非常感謝杜老師的分享!

杜 也感謝秀雄老師!

史 感謝各位!Bye-bye!

杜 Bye-by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黄平县| 松阳县| 二手房| 土默特左旗| 五原县| 友谊县| 肥城市| 井冈山市| 嵊泗县| 夏邑县| 盐山县| 汾西县| 乳源| 巴林右旗| 巴林左旗| 昌黎县| 民权县| 临海市| 连南| 芦山县| 南靖县| 新民市| 甘德县| 嘉祥县| 玉田县| 长武县| 蒙城县| 屯留县| 天全县| 德清县| 德昌县| 苏尼特右旗| 余江县| 西贡区| 新河县| 东阿县| 荃湾区| 突泉县| 罗源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