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 -
- 2440字
- 2023-05-25 12:55:29
抗日戰爭的情況和教訓
問:據你的觀察,戰爭到現在已經產生了一些什么結果?
答:主要的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攻城、略地、奸淫、搶劫、焚燒和屠殺,把亡國危險最后地加在中國人身上。另一方面是中國大多數人從此得到了深刻的認識,知道非進一步團結和實現全民抗戰不能挽救危機。同時,也開始提醒了世界各和平國家認識抵抗日本威脅的必要。這些就是已經產生了的結果。
問:日本的目的你以為是什么?這些目的已經實現了多少?
答:日本的計劃,第一步是占領華北和上海,第二步是占領中國的其他區域。說到日寇實現其計劃的程度,由于中國的抗戰至今還限于單純的政府和軍隊的抗戰,日寇已在短期內取得了河北、察哈爾、綏遠[2]三省,山西亦在危急中。惟有實行民眾和政府一致的抗戰,才能挽救這個危局。
問:據你的意見,中國的抗戰也有它的成績沒有?如果說到教訓,則教訓在何處?
答:這個問題我愿意和你多談一談。首先來說,成績是有的,而且是偉大的。這表現在:(一)現在的抗日戰爭,是自有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以來所沒有的。它在地域上是真正全國的戰爭。這個戰爭的性質是革命的。(二)戰爭使全國分崩離析的局面變成了比較團結的局面。國共合作是這個團結的基礎。(三)喚起了國際輿論的同情。國際間過去鄙視中國不抵抗的,現在轉變為尊敬中國的抵抗了。(四)給了日寇以很大的消耗。聽說日寇資財的消耗是每天二千萬日元;人員的消耗尚無統計,但一定也是很大的。如果說過去日寇差不多不費一點氣力唾手而得東四省[3],現在就非經過血戰不能占領中國的土地了。日寇原欲在中國求償其大欲,但中國的長期抵抗,將使日本帝國主義本身走上崩潰的道路。從這一方面說,中國的抗戰不但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線中盡了它的偉大責任。抗日戰爭的革命性也表現在這一方面。(五)從戰爭取得了教訓。這是用土地和血肉換來的。
說到教訓,那也是很大的。幾個月的抗戰,暴露了中國的許多弱點。這首先表現在政治方面。這次參戰的地域雖然是全國性的,參戰的成分卻不是全國性的。廣大的人民群眾依然如過去一樣被政府限制著不許起來參戰,因此現在的戰爭還不是群眾性的戰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而不帶群眾性,是決然不能勝利的。有些人說:“現在的戰爭已經是全面性的戰爭。”這只說明了參戰地域的普遍。從參戰的成分說來則是片面的,因為抗戰還只是政府和軍隊的抗戰,不是人民的抗戰。幾個月來許多土地的喪失,許多軍隊的失利,主要的原因就在這里。所以,現在的抗戰雖然是革命的,但是它的革命性不完全,就是因為還不是群眾戰。這也同時是一個團結問題。中國各黨派間雖然較前團結,但是還遠遠地沒有達到必要的程度。政治犯大多數還沒有釋放,黨禁并沒有完全開放。至于政府和人民之間,軍隊和人民之間,軍官和士兵之間,關系依然十分惡劣,這里有的是隔離而不是團結。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戰爭的勝利是無從說起的。此外,軍事上的錯誤,也是喪軍失地的一個大原因。打的大半都是被動的仗,軍事術語叫做“單純防御”。這樣的打法是沒有可能勝利的。要勝利必須政治上軍事上都采取和現時大有區別的政策。這就是我們所得的教訓。
問:那末,政治上軍事上必需的條件是什么?
答:政治上說來,第一、須將現政府改造成為一個有人民代表參加的統一戰線的政府。這個政府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這個政府實行必要的革命政策。第二、允許人民以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武裝抗敵的自由,使戰爭帶著群眾性。第三、人民生活的改良是必要的,改良辦法包括廢除苛捐雜稅,減租減息,改良工人和下級官兵的待遇,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救濟災民難民等等。政府的財政應該放在合理負擔即有錢出錢的原則上。第四、外交政策的積極化。第五、文化教育政策的改革。第六、嚴厲地鎮壓漢奸。這個問題現在已到了極嚴重的程度。漢奸們橫行無忌:在戰區則援助敵人,在后方則肆行搗亂,并有裝出抗日面貌反稱愛國人民為漢奸而加以逮捕者。但是要真正鎮壓漢奸,只有人民起來和政府合作,才有可能。軍事上說來,亦須實行全盤的改革,主要地是戰略戰術上單純防御的方針,改變為積極攻擊敵人的方針;舊制度的軍隊,改變為新制度的軍隊;強迫動員的方法,改變為鼓動人民上前線的方法;不統一的指揮,改變為統一的指揮;脫離人民的無紀律狀態,改變為建設在自覺原則上的秋毫無犯的紀律;單單正規軍作戰的局面,改變為發展廣泛的人民游擊戰爭配合正規軍作戰的局面,等等。所有上述這些政治軍事條件,都在我們發布的十大綱領中提出來了。這些政策,都符合于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三大政策及其遺囑的精神。只有實行這些,戰爭才能勝利。
問:共產黨如何使這個綱領實行起來?
答:我們的工作,是以不疲倦的努力,解釋現在的形勢,聯合國民黨及其他一切愛國黨派,為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現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范圍還很狹小,必須把它擴大起來,這就是實行孫中山先生的“喚起民眾”的遺囑,動員社會的下層民眾加進這個統一戰線去。說到統一戰線的鞏固,就是要實行一個共同綱領,用這個綱領來約束各黨各派的行動。我們同意以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三大政策及其遺囑,作為各黨派各階層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但這個綱領至今沒有為各黨派所承認,首先國民黨還沒有承認發布這樣一個全部的綱領。國民黨現在已經部分地實行了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這表現在實行了對日抗戰。但是民權主義是沒有實行的,民生主義也沒有實行,這樣就使得現在的抗戰發生了嚴重的危機。現在戰爭如此緊急,應是國民黨全部實行三民主義的時候了,再不實行就要悔之無及了。共產黨的責任,在于大聲疾呼地向國民黨和全國人民作不疲倦的解釋和說服,務使真正革命的三民主義、三大政策及孫氏遺囑,全部地徹底地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起來,用以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2]察哈爾,原來是一個省,一九五二年撤銷,原轄地區劃歸河北、山西兩省。綏遠,原來也是一個省,一九五四年撤銷,原轄地區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3]見本書第一卷《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