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會計學(第2版)
  • 曾月明 劉長奎主編
  • 2770字
  • 2023-07-07 19:07:11

1.6 會計信息的公允性

公允性(integrity)包含如下含義:全面、完整、正確、規范、誠實和可信。會計信息必須具備這些特征,正是因為財務會計信息具有公允性特征,才得到投資者和債權人的信賴。以下兩點能夠強化會計信息的公允性:第一,遵循會計規范(即制度特征)。這些規范包括編制會計信息的標準、內部控制結構以及財務報表審計等。第二,專業會計人員的勝任能力、判斷能力和職業道德行為。這兩個要素合力確保會計信息使用者(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和其他人)相信這些信息公正地表達了它應該表達的內容。

1.6.1 遵循會計規范(制度特征)

向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傳遞的會計信息必須遵循信息編制者和使用者都能理解的標準,這些標準稱為會計規范。會計規范是國家機構或民間團體所制定的會計法規、準則和制度的總稱。在西方國家,會計規范一般表現為會計原則,或稱會計標準、會計準則。會計原則是會計規則和慣例的統稱,是指會計工作中采納或認可的規范,它們構成了會計實務的基礎。會計原則是指導會計工作的通用規則,而不是對各類會計主體發生的零星、紛繁復雜的經濟業務和會計事項應該如何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所作的具體規定。

自20世紀30年代美國率先制定會計原則以來,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語國家相繼制定了會計原則;1973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現已改組為IASB)成立,共發布了41項國際會計準則;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也陸續加入了制定會計準則的行列;之后,一些大陸法系國家(如德國、法國等)也相繼成立了會計準則制定機構,開始制定本國的會計原則。會計準則已成為適應市場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促進國際資本流動的一種最有效的會計規范形式。

會計準則的具體名稱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有所差異。如我國稱《企業會計準則》(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我國自1992年與國際會計接軌后開始正式使用會計準則名稱)或《企業會計制度》等,美國稱《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香港特別行政區稱《香港財務報告準則》(Hong Kong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制定的會計準則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等。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準則為確定財務報表中應包括哪些信息以及這些信息如何編制和列示提供了通用框架,既有確認、計量、記錄和披露的基本原則,也有職業會計師加工會計信息和披露報告時所使用的具體準則。

然而會計規范不同于物理法則:它們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等待人們去發現;相反,這些規范是專業人士根據人們所認為的財務報告的最重要目標而制定的。會計規范在許多方面類似于為一項有組織的運動(如足球或籃球)所制定的規則。會計規范和運動規則一樣擁有如下特征:①源自傳統、經驗和官方法規的組合。②需要權威性的支持和某些執行措施。③有時是強制的。④可能因現行規則中存在的不足而隨時間發生改變。⑤必須被該過程的所有參與者清晰理解和遵守。

1.6.2 勝任能力、判斷能力和職業道德

編制和披露會計信息并不是一項能完全由計算機甚至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完成的機械化工作。對所有公眾職業(包括醫學、法律和會計)而言,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要求能勝任的實務人員運用職業判斷并遵循嚴格的職業道德標準來解決問題。某一職業實務遇到的問題經常很復雜,而且有其特定的環境。在很多情況下,他人的利益直接受職業人員工作的影響。

為了說明勝任能力、職業判斷和道德行為在編制財務報表中的重要性,我們來看下面這些會計人員必須解決的復雜問題:①企業對持續很長時間的業務(如建造高速公路或飛機場的長期合同)應當在什么時點進行會計處理?②財務報表披露哪些信息才能使信息使用者認為比較充分?③公司面臨的財務問題能否使公司持續經營下去?這一信息應何時傳遞給財務報表使用者?④管理人員粉飾財務報表的做法在什么情況下越過了道德界限,使得財務報表實際上對投資者和債權人產生誤導?

當會計人員對這些復雜問題進行判斷時就存在出差錯的風險。判斷中的有些失誤是由財務信息編制者或使用該信息的決策者的粗心或經驗不足導致的;有些錯誤的發生是由于未來事項的不確定性,最終結果與編制信息時的預期不相同而導致的。

如果要公眾信任職業會計師的判斷,會計師首先必須表明他們具有勝任能力。會計職業界和各國政府都采取了措施向公眾確保注冊會計師(Certifed Public Accountant, CPA)具有技術勝任能力。注冊會計師,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在我國,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必須通過專業階段6科考試科目:《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戰略與風險管理》,以及綜合階段的《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考試通過者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統一頒發合格證書。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簡稱中注協)是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機構,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勝任能力,中注協于2007年10月11日發布了包含9章、62條細則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以下簡稱《勝任能力指南》(會協〔2007〕66號)],《勝任能力指南》從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價值觀、道德與態度、實務經歷、職業繼續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詳盡具體的要求。

會計的公允性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誠實并嚴格遵循職業道德,即做正當的事。對職業會計師而言,道德行為和勝任能力同樣重要。

許多職業組織或政府機構都制定了指導其成員活動的道德或職業行為規范。比如,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規定,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6個方面。中注協1997年1月1日頒發并實施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以下簡稱《基本準則》)指出職業道德是指注冊會計師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秳偃文芰χ改稀返诙艞l注冊會計師應當遵循的基本職業價值觀、道德與態度包括:①維護公眾利益,在審計、審閱和其他鑒證業務中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②通過終身學習,培養、保持和提高勝任能力,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③對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保密;④職業行為恰當,包括合理確定專業服務收費,不收取或不支付傭金,不從事與執行鑒證業務不相容的工作,保持與同行的良好工作關系,不對自身能力作廣告,以恰當的方式進行業務招攬和宣傳等。

職業會計師

假如你是某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員,正遇到一個棘手問題。你在客戶的賬簿記錄中發現了一些不規范的處理。你不能確定這些不當處理究竟是由公司員工的疏忽引起還是公司為掩蓋問題的故意行為。你向經理反映了這個問題,經理指示你應當忽略這件事。經理的回答是:“這種現象一直都有,我們完成這個合同的時間很緊,我們要關心的只是在月末之前完成工作目標。”你會怎么做呢?

會計信息的內部和外部使用者都認為信息的可靠性受會計人員勝任能力、職業判斷和道德標準的影響,雖然前面所討論的遵循會計規范是財務報告系統的重要部分,但是個人的勝任能力、職業判斷和道德標準將最終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和可靠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天全县| 合川市| 望都县| 阿合奇县| 涪陵区| 乌海市| 乌什县| 章丘市| 泽普县| 恩平市| 罗源县| 庐江县| 贡觉县| 连城县| 梁平县| 新竹市| 安福县| 攀枝花市| 巴林左旗| 汕头市| 佛教| 新余市| 观塘区| 昌宁县| 循化| 鲁山县| 拉孜县| 敖汉旗| 鄯善县| 兴仁县| 丹寨县| 丽江市| 沾益县| 河源市| 拜泉县| 法库县| 屯留县| 永宁县| 通州市|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