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向自閉孩子的游戲訓練指導書
- 白婧霖編著
- 1552字
- 2023-07-07 18:28:07
抑郁是孩子快樂的最大殺手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快樂、健康地成長,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然而,一些父母發現,孩子有時會莫名其妙地悲傷,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此時,大部分父母可能認為孩子只是情緒差而已,殊不知,你的孩子有可能正在被抑郁癥侵蝕。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抑郁心態已經成為了兒童健康成長的重大障礙之一。
有研究統計出,大約有16%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抑郁癥。不過未成年人身上的抑郁癥,與成年人的表現又是不同的。那么,兒童抑郁癥的表現有哪些?下面是相關專家做出的詳細解答。
情緒表現:目光低垂、敏感、膽怯、孤獨感強、喜歡哭鬧、注意力渙散、易激怒、易受驚嚇,常伴有自責自罪感,認為自己笨拙、愚蠢,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唉聲嘆氣,對周圍的人和事不感興趣、退縮、抑制,沒有愉快感等。
行為表現:喜歡獨處、不愿意社交和去學校、好動、好攻擊別人、故意回避熟人、不服從管教、沖動、逃學、表達能力差、成績差、記憶力下降、離家出走,甚至有厭世和自殘、自殺行為等。
軀體表現:睡眠障礙、食欲低下、體重減輕、疲乏無力、胸悶心悸、頭痛胃痛、惡心、嘔吐、腹瀉等。
生活中,一些孩子也可能出現其他癥狀,但無論任何形式,有抑郁癥癥狀的孩子都會感到孤獨、恐懼和不快樂。抑郁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對,他只知道自己的感覺糟透了,不像以前的自己。當他感覺越來越糟的時候,他會感到自己越來越沒有力量,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好像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在控制自己。
可見,抑郁這種消極心態對孩子成長會有多么嚴重的影響,家長幫助孩子趕走抑郁刻不容緩,這才能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快樂。那么,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1.讓孩子愛好廣泛
開朗樂觀的孩子心中的快樂源自各個方面,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他就很難保持長久快樂,試想,一個只愛看電視的孩子如果當晚沒有合適的電視節目看,那么他就會郁郁寡歡,但如果他還能熱衷體育活動,或飼養小動物,或參加演劇,那么他的生活將變得更為豐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為快樂。
2.引導孩子擺脫困境
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并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尋找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參加運動、游戲、聊天等。
3.讓孩子擁有自信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開朗樂觀。這就從反面證實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對一個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滿自卑的孩子,父母務必多多發現其長處,并審時度勢地多表揚和鼓勵他,來自父母和親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4.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
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如,允許2歲的孩子選擇午餐吃什么,允許3歲的孩子選擇上街時穿什么衣服,允許4歲的孩子選擇假日去什么地方玩,允許5歲的孩子自己決定要什么玩具,允許6歲的孩子選擇看什么電視節目……只有從小就享有選擇“自由”的孩子,才會感到快樂。
5.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為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而孤獨痛苦。性格內向、抑郁的孩子更應多交一些性格開朗、樂觀的同齡朋友。
6.教會孩子與他人融洽相處
與他人融洽相處有助于培養快樂的性格,因為與他人融洽相處者心中較為光明。父母可以帶領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此外,父母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熱情待客、真誠待人,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所以,當孩子出現一些抑郁癥狀時,家長應加以重視,多鼓勵孩子,發現并表揚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可為孩子選擇有趣、價值觀積極的影視節目或圖畫書,建立輕松愉悅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記錄自己的優點,記錄一些愉快的事情,并每天拿出來看一看,建立自信和良好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