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說寫的不止是一段經歷,也是一種人生際遇,筆下的人物也會慢慢浮現,讓人看到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人。書中的人物何嘗不是一種現實的人生!
時間轉瞬即逝,眨眼就到了6月多。(前面說到過,小林在6月5號的樣子,換了一間房,房屋在后龍287號4樓第一間,向陽,夏天確實挺熱的,房間沒有廁所,每層樓的末尾有公共廁所)小林在6月3的號的時候,去面試了一家鋼鐵銷售公司。
公司距離小林住的地方不是很遠大概4公里的樣子。面試官是一位長得較為成熟的小姐姐。詢問了一些問題之后,讓小林回去等消息,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下午就有答復,星期一就可以來上班。
因為老板不在,所以要等老板回來確認。工資待遇還行,是無責底薪4k加上200全勤,早九晚六。
小林面試完回到住的地方,躺在床上等待消息,時間過了答復節點,還是沒有消息,小林便知道這次面試沒有結果,躺在床上小憩,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畫面,就是去一趟泰山,
真是大腦控制行為。果斷查看路線下單買了爬泰山得票。
一看行程,嘿,還挺近,從后龍小區出發,走到附近的公交站,公交有個城際公交,可以直接從濟南大學站到泰安的泰山學院那邊。之后在坐公交到桃花峪,亦或紅門等地。城際公交價格是按路程收費到達泰安是15塊,掃碼付款,然后給一張卡,到站一半的時候,再把卡給收走。
到達桃花峪時,車上剩余的人都下車,車站附近有兩個餐館,雖然是在山腳下,但賣的食物也不便宜。一瓶普通的1元普利斯礦泉水賣2塊。小林買了一瓶,接著聽到附近有人說,從這里到爬山點還有好幾公里,不如坐大巴車,票價是30還是45小林記得不太清楚。
緩步向山上爬去,山路越來越高,越來越遠,山邊的景色優美,時常變化,一部分是小橋流水,再向前走些,看到的是巨大山石上,流水落下,高低錯落,形成層次分明的落差感,一級一級的向下流去。流至不遠處水流停歇下來。變為細細的小水,然后消失于后方的小溝道。小溝道(河道)當然是自然形成的石道圍起來的。越往上走越能感受到耳邊的風聲,鳥與蟲兒的鳴叫與流水的窸窣聲相合,一種自然而然的美好涌現在眼前,刻在腦海。
走到三分之一處遇到一位身著綠色絲袍身材豐腴的阿姨,看起來挺年輕,帶著兒子兒媳孫子一起來爬泰山,她兒子看起來有25歲左右,小孫子5歲多的樣子。
小林剛看到這位阿姨的時候,心中就有一種感覺,兩人會產生一些交際。
爬泰山,從桃花峪開始走,確實要走很久,小林暗想著早知道,買個上山的車票。走到大半位置處(泰山赤鱗魚檢測保護處),便覺得饑餓難耐,剛好看到里面的環衛阿姨,阿姨詢問小林:“小伙需要水不,”小林說:“不需要,有別的嘛?”阿姨說:“有泡面,”小林跟上詢問:“多少錢?”當然其中也鬧了不少笑話,小林一開口:“你說啥?”,阿姨說:“”桶裝還是袋裝的?”小林又說:“你說啥,我聽不懂!”然后說了幾遍后,小林明白。
小林點了份桶裝面八塊,加根兩塊錢的腸。共計十元。
不過慶幸的是,這里桶泡面,開水是免費的。小林問道:“你這在這開店,房租都掙不回來吧?”阿姨說:“那是肯定的,不過我是環衛工人,自己背點東西上來賣的!”
小林聽罷笑了笑說,那還行,末尾說了句:“謝謝。”
小林端著泡面出來,看到綠色絲袍阿姨,坐在涼亭中!環衛阿姨問她:“有水賣,要買嗎?”
綠衣阿姨猶豫了一下,走過來,詢問到:“還有泡面嗎?”
環衛阿姨說,沒了,最后一桶,買完了,水還有一瓶,還有些三塊錢的干脆面,小零食要嘛?
綠衣阿姨說:“要。于是拿了幾包干脆面以及最后一瓶水。”
她的兒子,兒媳帶著孫子向她走來,而她剛好與小林同坐一個石桌。
后面她開口問道:“小伙你這泡面多少錢一桶?”小林說:“八塊”,她說:“那還行,XZ桶裝泡面十塊,家開水泡面還有五塊!相比XZ景區這里還挺劃算!”
小林笑了笑沒有說話。
綠衣阿姨朝環衛阿姨要了些熱水,因為孫子太渴了,又沒水喝。
環衛阿姨很熱情的幫她們倒了一瓶,為什么是一瓶,因為她們只有一個空瓶子。
綠衣阿姨說:“山東人民真熱情,好客山東!”原來她手中的那種薄薄的煎餅,也是一位好心的山東人給她的!
小林吃完泡面,繼續趕路。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簡單,人的一輩子有很多的一面之緣,遇到了然后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