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腳往山上走,有一條青石鋪就的石板路。
路上不見雜草,顯然是常常有人從此路經(jīng)過。
石板路不寬,和官道自然是無法相比,但也足以五人并行。
得益于此,方源才能帶著雪龍馬踱步前行。
越往上,山間充盈的那股桃花香便愈是濃郁。
偶爾還能在路邊看到一兩株零落的桃樹,其上花朵點(diǎn)點(diǎn),映照晚霞,絢麗非常。
再次前行片刻,但見不遠(yuǎn)處,一身穿大褂的清秀少年正揮舞著一把鋤頭,給一株桃樹松土。
聽到身后的馬蹄聲,少年擦了擦頭上的汗珠,直起身,朝著方源這邊看來。
“這位居士,本觀今日已閉觀,若要進(jìn)香,還請明日再來。”
少年人拱了拱手,說道。
“小先生,在下并非要進(jìn)香。”
方源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在下方源,從懷郡長壽縣而來,途徑此處,聽聞何平真人素有賢名,因此特來拜訪。”
他同樣拱拱手,說明了來意。
聞言,少年仔仔細(xì)細(xì)地打量了方源一番,見其氣質(zhì)非凡,右肩還站著一只目光靈動的五彩小雀,心中頓時有了計(jì)較。
“方居士,是修道之人吧?”
他忽而問道。
“蹉跎過些許年歲。”
方源點(diǎn)點(diǎn)頭。
“如此,還請隨我前來。”
言罷,少年當(dāng)即將鋤頭扛在肩上,隨后左手一引,在前面帶路。
一路上,桃花開得愈發(fā)密集,同時還出現(xiàn)了許多條岔路,直通向桃花林中。
方源自忖,若是無人帶領(lǐng),恐怕他真的迷路,然后上演一出“誤入桃花源”的戲碼。
“方居士,前面就是桃花觀了。”
走了約一刻鐘,又翻過一個小小的土坡,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眼望不到盡頭的桃花林。
其內(nèi)的桃樹密密麻麻,錯落有致。
雖是盛夏,但每一株桃樹上都掛滿了桃花,各姿各態(tài),形狀不一。
一股濃郁芬芳的花香撲面而來,吸上一口便令人心曠神怡。
而在桃花林的中央,一座占地不小的道觀正安靜矗立。
可能是天色已晚,道觀大門緊閉,外面也看不到幾個人影。
“方居士,請。”
少年再次在前方帶路,領(lǐng)著方源穿梭在一株株桃樹之中。
偶有微風(fēng)拂來,片片桃花在眼前翻飛不停,宛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
“此地,真是風(fēng)景秀美啊。”
方源忍不住感慨一聲。
“這十里桃花林,每天都會吸引不少的游人前來。”
“若是方居士來得早一點(diǎn),便能看到大才子們賦詩作對的景象。”
少年的語氣中透著一股自豪。
“此等美景,詩興大發(fā)也屬當(dāng)然。”
方源點(diǎn)點(diǎn)頭,表示贊同。
從路口到道觀的距離并不長,兩人一鳥走了約莫半刻鐘,便來到了道觀門前。
這道觀大門高約一丈,通體朱紅色,上面畫著一幅陰陽太極圖。
門頭的牌匾上書“桃花觀”三個大字,字體飄逸,見之如花瓣翻飛。
“方居士,請?jiān)诖丝躺缘龋疫M(jìn)去稟告一下師父。”
少年告罪一聲。
“麻煩了,就說盧林好友前來拜訪。”
方源拱拱手。
便見少年推開大門,走入觀中,隨即將其關(guān)上。
透過門中縫隙,方源隱約看到正中庭院放著一個巨大的丹爐,有屢屢熏香自其中升騰。
“花衣,你覺得此地如何?”
待少年離開后,方源忽而問道。
“哦!很香!很漂亮!”
花衣一邊在樹間蹦蹦跳跳,一邊回答道。
“但是,樹一直開花的話,就沒有桃子吃了,這樣不好。”
她搖了搖頭,語氣有些失望。
“哈哈哈!”
聞言,方源不由得莞爾一笑:
“之前倒是沒發(fā)現(xiàn),花衣原來是只小饞鳥。”
“不是!花衣才不是呢!”
小彩雀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哈哈哈……”
……
桃花觀沒有讓方源等太久。
沒一會兒,那少年便再次走了出來,手臂一伸邀請道:
“方居士請隨我來。”
說完,當(dāng)即向觀里走去。
方源見狀,也是抬腳跟上。
二人一鳥穿過前庭,又走過一座花園,路過幾條走廊,最后在一處書房前停了下來。
“方居士,師父在里面等您,請進(jìn)。”
聞言,方源先是點(diǎn)了點(diǎn)頭,這才推開門走了進(jìn)去。
門一推開,就是一股濃郁的花香。
明明在外面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那無處不在的香氣,但一進(jìn)房間,那香氣還是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而屋中間,則站著一名身穿粉色長袍,上繡桃花圖案的男子。此刻正背對方源,仰著頭看向墻壁上的一幅畫。
“方道友,有失遠(yuǎn)迎。”
“我是這桃花觀的觀主,何平。”
聽到身后的動靜,男子轉(zhuǎn)過身,抱了抱拳,先是打量了一下方源,隨后目光著重在花衣身上多看了兩眼。
“在下方源,長壽縣老龜觀第三代弟子。”
“今日途徑貴觀,想要借宿一晚。”
另一邊,方源也在觀察。
眼前這人,面容年輕,看起來不過三十來歲。一雙桃花眼,不顯妖媚,反而十分俊秀,微笑時渾身散發(fā)著一股溫和的氣息。
“長壽縣?”
聞言,粉袍男子的眼睛微微睜大。
“那離此地可不近啊,想必方道友走到這里花了不短的時間吧?”
“中途曾在龍王縣停留,到現(xiàn)在已一月有余了。”
方源點(diǎn)點(diǎn)頭。
“距離如此之遠(yuǎn),方道友是如何與盧老先生相識的呢?”
何平再次問道。
“說起來,這都全靠花衣。”
方源看向肩側(cè)的五彩小雀。
“若不是她去找盧老先生要了些枇杷吃,我恐怕也很難知道山中竟有一棵生長了千年的枇杷樹。”
“枇杷?”
何平先是一愣,隨后神情中竟流露出一絲羨慕:
“方兄能吃到枇杷靈果,算是極有口福了。”
他的雙目露出一絲追憶之色。
“那靈果滋味極美,乃果中極品。只可惜產(chǎn)量太過稀少,這些年,我也只吃過兩顆罷了……”
說到這里,他不由得舔了舔嘴唇。
“兩顆?”
聽到此話,方源不由得露出一絲古怪之色。
若是讓這位何觀主知道,他面前這只小雀兒今日吃靈果吃到撐,不知他是何感想?
“對了,方道友此行,意欲何往啊?”
何平忽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