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總,我將電影部的發展,分成三步走。”
許成此刻,已經徹底的,將自己轉變成為了電影部的負責人,說起了整個電影部的發展。
“首先,我會盡快的招人,將電影部完整起來。
我認識幾個做電影評估的人才,之前和他們溝通過,有這樣的意向,下去后,我會再跟進溝通,將他們挖過來。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能將其他公司電影部的人,也挖點過來。
這樣,我們電影部,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走上正軌。”
“第二步,精準定位電影,實行精準投資。
我們公司的電影部,畢竟起步較晚,相比于其他公司,優勢不是很大,所以,要將錢用在刀刃上。
我們放棄廣撒網的方式,選擇精準投資。
投資,只投精品。
要讓人有一種印象,瀚海出品,必是精品的感覺!
徹底打響我們瀚海娛樂的名頭,之后,可以開拓市場,逐漸涉及電視劇行業。”
“最后,是第三步,那就是,讓電影部,能夠自給自足。
也就是,自己挖導演,出劇本,自己投資,自己發行電影。
電影市場的蛋糕,我們不僅只是吃投資這一塊,以后,我們還要吃前期這一塊。
我們拍電影,捧自己公司的藝人,藝人紅了反哺公司。
實現自給自足,壟斷電影市場!”
許成意氣風發,說著自己的構想與藍圖。
但凡許長安不是一個有系統的人,此刻說不定,就已經被許成說動了。
許長安看著許成,算是明白了以前聽的一句話:
一個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能力,還要有給老板畫大餅的能力。
現在的許成,就是給了他一個大餅,相當大的大餅,
電影部滿打滿算,加上許成和張遠,一共兩個人,都已經想到要壟斷電影市場了。
嘖嘖,這大餅,真是,又大又圓!
不過,許長安并不打算拒絕。
有個這么積極的員工,挺好的。
畢竟,許長安還要他幫忙篩選,哪些能虧錢的。
所以,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應該給予鼓勵。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
得到許長安的肯定,許成越加的來了勁。
他在運營部,憋屈太久了。
那個杜遠,什么本事都沒有,就喜歡瞎比比,彰顯他的存在感。
每次自己有什么好的建議,他都要反駁一下。
現在,他終于有了施展拳腳的機會。
而且,許長安不像杜遠,許長安會贊同他,許成覺得,自己找到了價值。
他要讓自己展現出更多的能力,讓許長安離不開自己!
“許總,目前來說,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同步發展。
雖然電影部目前人很少,但招人需要時間,而眼前,有著眾多良好的投資機會,我們不能失去。
有道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同步進行,二者得兼!”
“經過我們多方面的分析和論證,《英雄》《無極》《1942》三部電影,都是大導演傾力打造,同時有著巨星加盟。
都是非常好的項目。
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下,我著重的對比了這三部電影,同時,還找人了解了拍攝的情況。
我更推薦《1942》,該片改編自劉震云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
以1942年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
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
另一條是政府軍官,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
涉及災難、歷史、劇情、戰爭的電影。
無論是劇本來源,導演經歷,演員陣容,投資底氣,都是空前的豪華與龐大。
這是一艘航行的電影巨輪,現在,是我們上車最好的機會!”
許成想要進入電影部,就立刻做出一份成績。
而《1942》,他的確是看好。
這部電影,從各方面了解的信息,都是一個字:好!
甚至有人給出,這部電影,將會成為一個奇跡的評價。
若是,他能讓許長安投資這部電影,將給許成的履歷上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樣,他也能在電影部部長的位置上,坐的更有底氣!
許長安聽著許成更完整的分析,覺得這家伙,準備的真是夠充分的。
給的資料上說了一部分,但沒有寫完整。
自己再說一部分,一層疊一層,層層遞進。
厲害。
不過可惜,他不感興趣。
許長安只對后面,虧錢的感興趣。
《僵尸先生》他已經投資了,現在,他想多聽聽許成對于《瘋狂的石頭》的看法。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那你再說說,你最后這部《瘋狂的石頭》吧。”
許成聞言一怔,他還以為,自己這么說完,許長安直接就讓他安排,去投資《1942》呢。
沒想到,許長安卻讓她說說《瘋狂的石頭》。
這個倒數第一名,有什么好說的?
他深深的看了許長安一眼,難道,他是在考驗我?
果然,不愧是大家族出來的人,哪怕看著年輕,但是自身的定力還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若是自己,聽說了《1942》這么好的機會,早就恨不得立刻傾家蕩產沖進去了。
許長安居然還能這么平靜,反而要聽聽自己對不看好的電影的評價。
許成深吸一口氣,這點考驗,攔不住我的。
只是,評價《瘋狂的石頭》的目的是什么?
許成一瞬間心思百轉,很快眼睛一亮。
看東西不能只看見好。
還要看見他的不好,這樣才能吸取教訓。
“許總,我將《瘋狂的石頭》和《1942》從三個方面做個對比,或許您能更清晰明了的看見差距。”
“第一個方面,人:
《瘋狂的石頭》導演寧浩,是個新人導演,剛畢業,只在學校拍過一些小短片,小打小鬧,沒有真正的執導大片的經歷。
和《1942》的馮剛導演比起來,天差地別。
《瘋狂的石頭》的演員,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當初傳過劉天王要客串一個角色,但最后都沒有去,據說,選的角色,還是誰丑誰去。
與《1942》大牌云集比起來,更是無可比較。”
“第二個方面,劇本:
《瘋狂的石頭》劇本,是導演寧浩自己寫的,他自己都才剛畢業,沒有人生閱歷,能寫出什么好劇本?
《1942》的劇本,是改編自著名作家劉震云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先天就領先一籌。”
“第三個方面,資金:
《瘋狂的石頭》,要的總投資,預計也就三百萬,這樣的成本,能拍出什么好劇?能有多少的回報?
和《1942》比起來,連領頭都沒有。
各個方面比起來,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才會導致眾多公司,都不愿意投資《瘋狂的石頭》。”
許成分析完畢,之后,又說了一句。
“許總,現在是投資的風口,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許長安聽到這個對比,也安心了。
這個《瘋狂的石頭》全方位被碾壓,看來是虧定了!
“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那我們投資《瘋狂的石頭》!”
“好,那我立刻去聯系《1942》的......”
許成話說到一半,僵硬住了。“許....許總,您是不是說錯了?”
“沒錯啊?你不是說了,這是個風口嗎?
都沒有人投資《瘋狂的石頭》,那我們去投資《瘋狂的石頭》。”
許長安笑呵呵的說著,明知故問。
完了還補充了一句“你告訴寧浩,三百萬我全資,不夠我們可以追加,不許別人參與!
這個風口,我們全要了!”
許成徹底愣住了,這故事的發展,好像什么地方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