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深夜密謀
- 勵精圖治二十年,登基方知是西游
- 請加魔鬼辣
- 2078字
- 2023-06-07 09:00:00
深夜的通州城一片漆黑寧靜,唯有更夫在盡責的通報時辰。李二被隱藏在暗中的尉遲恭帶走,直接往一個方向離去。
沒多久,兩人便來到城外一處巨大的莊園內,只見莊園內的主院燈火通明,且有人在外等候,顯然是知曉今晚會有人到來。
隨著兩人的身影出現,等候在房門外的老者當即上前:“李世侄?”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身穿單薄衣服的清儁老者,連忙上前請安:“侄兒李世民,見過世伯?!?
老者正是前面楊玄感所說的與李氏有著姻親關系的通州王家家主王仲律。
王仲律確認眼前的年輕小子正是自己等待多時的李世民后,臉上泛起和藹的笑容,忙的說道:“來,世侄里邊來,外面風寒?!?
接著又看向李世民身邊的尉遲恭后又問道:“不知這位是?”
“這位是高丞相派來護衛我的,乃是漁陽郡公之后,尉遲恭?!?
王仲律聽聞后也是熱情無比的寒暄:“沒想到壯士竟是漁陽郡公之后,失敬失敬。”
尉遲恭沉默的點點頭,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現在沒有任何官職和爵位,所謂漁陽郡公之后也只是一個空名頭,現在這王仲律能對自己以禮相待完全是因為高丞相和李世民的緣故。
一通寒暄后三人終于來到房屋內,王仲律待李世民坐定之后便焦急的問道:“老夫已經得到丞相的消息,不知賢侄需要老夫如何配合?”
李世民閉目沉吟了一會兒:“既然龍椅上的那位想利用選秀出招,那我等便把火燒的旺一些,不知世伯是否能尋一些家中困苦卻又沒上選秀黃冊的適齡女子,最好是家中口頭上已經定下婚約的那種。”
“這倒是小事,但不知賢侄要這些女子作甚?”
李世民微微一笑,便把自己心中所想告知與王仲律。
王仲律聽聞后不由得撫須大笑:“哈哈哈,賢侄果然是妙計百出,放心,老夫定當將此事做好?!?
隨后幾人又商談了許久,直至快要天明,李世民才告罪離去:“世伯,小侄就先回去了,那楊玄感這些時日盯我盯得甚緊,若是回去晚了被他發現恐生事端?!?
“哼!弘農楊氏皆盡幸進之人,楊素如此,他兒子楊玄感也是如此,當仁不讓一說可是令人貽笑大方,當真是丟了他們祖宗的臉面,如此小人竊據高位,當真是天下百姓之苦啊!”
王仲律面露悲苦之色,仿佛自己真是憂國憂民之輩。
李世民按捺住心中的古怪,開口附和:“不錯,這也正是我等世家聯合一起的緣故啊,暴君佞臣,與夏桀商紂之朝何異?”
“正是正是……”
……
趁著天空還未破曉,李世民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小院中,看著四下寂靜的環境,終是松了口氣,隨后便繼續躺在床上,裝作一副宿醉未醒的模樣。
而在另一個院子中,楊玄感同樣是冷笑一聲,身邊出現宇文成都的身影:“宇文將軍,這李二今晚去了何處?”
宇文成都冷酷的答道:“城外通州王氏的一處莊園內,李二身邊跟著一個宗師境快要金丹的人物,我沒敢跟的太死,之后里邊發生了什么我就不清楚了。”
“無妨,”楊玄感冷冷一笑,“只要知曉他和誰勾結便行了?!?
說完又將小冊子取出:“深夜,李二陰祟潛入通州王氏宅邸,疑似與通州王氏商議謀逆之計,通州王氏,其罪可誅!”
宇文成都看著奮筆疾書的楊玄感不由的臉色抽抽,猶豫半天終究還是問了一下藏在心中的疑問:“哪個,楊大人,我沒出現在你的書冊中吧?”
楊玄感停下筆,看著宇文成都欲言又止的模樣,當即溫和的說道:“宇文將軍說笑了,你我皆是陛下信臣,哪有把你寫下的道理?”
宇文成都一想也是,自己宇文家雖說沒有像弘農楊氏那般和陛下綁的那么死,但依舊可以算得上是陛下鐵桿了,再怎么說這楊玄感也不能把自己坑了吧?
想到這,宇文成都便放心的回到了自己和那群禁衛的住所。
楊玄感看著宇文成都離去的背影,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另一本冊子翻開,只見冊子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宇文成都在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隨后翻到后面,默默的添上一段話。
“宇文成都心有猶疑,不夠光明坦蕩,似是心中有鬼……”
……
日過半晌,烈辣的陽光照射在這處院中。
當李世民從床榻中醒來,在侍女的服侍之下洗漱完畢之后出了院門便看到楊玄感早已坐在宅院的涼亭等候多時。
李世民尷尬的上前一笑:“早啊楊大人,實在是失禮了,昨夜宿醉,還望大人海涵。”
楊玄感哈哈一笑:“這算得了什么?其實我也不過是剛清醒沒多久,不過看賢弟這樣子,想來是昨晚沒睡安穩吧?”
“還好,還好……”
而后楊玄感也不在這個話題上多說什么,只是說道:“既然賢弟已經清醒,那我們便去府衙看看黃冊吧,盡快記錄下來,也好換下一處州府?!?
李世民自然是點頭答應,畢竟楊玄感才是正使,隨后兩人便徑直朝府衙走去。
兩人剛到府衙卻發現府衙門口已然圍滿了路人,只見一個老漢正拉著一具尸體呆呆的坐在府衙大門前,也不說話,另一位書生模樣的年輕男人卻已然敲響了鳴冤鼓。
鼓聲陣陣貫徹人耳,更是引發來往行人的好奇,畢竟看熱鬧又不要錢,哪個朝代都缺不了好奇的吃瓜群眾,一時間竟讓府衙門口寬闊的道路顯得水泄不通。
通州府今日值守的衙役無奈只能拿著殺威棒維持秩序,至于趕人?那大概率是不敢的,早在十年前楊廣便強力推行了鳴冤鼓制度,只要是有人敲響鳴冤鼓,那值守的官員無論如何都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審理。
不然便是失職,很容易便會被巡查御史匯報上去,從而丟官罷職。
過了很久,崔府君才悠悠的出現,看著眼前的場面,為官多年人老成精的他臉上泛起和善的笑容:“不知兩位有何冤屈?大可以說出來,本府君定為你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