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海底兩萬里
  • (法)凡爾納
  • 3字
  • 2023-06-20 18:38:45

第一部

第一章 傳說中的海怪

對于生活在1866年的人們來說,一定都記得那件發生在海上的,離奇得難以解釋的怪事。當時,各種各樣的傳聞在沿海居民中間蔓延著,我們沒有必要去一一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整件事情受到了歐美進出口商人、船主和各國海軍官員的關注。

事情源于一只巨大的海怪,它酷似鯨魚,但又不同于鯨魚,體積比鯨魚大很多,行動比鯨魚又快得多。一些航海日志是這樣記錄這只海怪的:這個龐然大物很長,形狀跟紡錘相似,有時會發出磷光。即使是居維葉1、拉塞佩德2、杜莫雷爾3、卡特勒法熱4這樣的生物學家,也說不出這是一種什么生物。正是這個無法確定種類的怪物,在充滿好奇心的人們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最先發現這個怪物的,是加爾各答市布納希汽船公司的“加瓦納?喜金孫”號。1866年7月20日,巴克船長駕駛著“加瓦納?喜金孫”號行駛在澳大利亞海岸東五英里的海域,突然,他發現了一座“暗礁”,就在他要測定“暗礁”的位置時,竟然發現這座暗礁噴出了15米高的水柱。

事情過去了三天,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在太平洋上遇到了同樣的事情。也就是說,海怪從澳大利亞海岸游到了太平洋海岸只用了三天。

1866年8月4日,國營輪船公司的“海爾維地亞”號和皇家郵船公司的“山農”號,在距離上面說的海域兩千里的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大西洋海面上相遇了,他們同樣看到了那個大怪物。如果以兩條船為參照物,那只怪物比二者的總長還要長,足足有106米。要知道,那些經常出沒在阿留申群島的大個鯨魚也不過五六十米。

關于海怪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連“貝雷爾”號、茵曼輪船公司的“約迪納”號、法國二級軍艦“諾曼底”號、“克利德爵士”號也聲稱遇到了同樣的事情。關于海怪的傳說越來越離譜,一些浮躁國家的居民以此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唯一不同的是英國、美國和德國,它們是以科學的精神來對待此事。

信息的傳播速度超乎了人的想象,在很短的時間內,連普通人家都知道了海怪的事情??Х瑞^里、舞臺上、報刊上,到處充斥著關于海怪的奇聞。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描述得更為離譜,他們認定海怪的觸須可以纏住一只載重五百噸的船,并把它拖到海底下去。為了讓自己的觀點更加可信,他們甚至搬出了亞里士多德、普林尼。更有的人用龐特匹丹的挪威童話、保羅?艾吉德的記述,以及哈林頓的報告來佐證自己是正確的。哈林頓說自己在1857年的時候在“伽斯提羅”號上看見過一種只在“立憲”號到過的海域才能看見的巨蛇。

這樣的社會環境造就了一批相信者和懷疑者,他們在學術團體和科學報刊上無休止地爭論著??簥^的人們熱衷于海怪的問題,這種氛圍甚至席卷了文壇,一些新聞記者和文人也加入論戰。當然,這種爭執不僅僅局限于筆戰,一些態度傲慢的家伙甚至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哪怕只是留了兩三滴血。

爭論持續了6個月,始終分不出勝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這場論戰中,巴西地理學院、柏林皇家科學院、不列顛學術聯合會或華盛頓斯密孫學院發表的權威論文,被當時流行的小報批評得一無是處,乃至《印度群島報》、摩亞諾神父的《宇宙》雜志、皮德曼的《消息報》刊登的內容和法國及其他各國大報刊的科學新聞都不能幸免。林奈5的“大自然不制造蠢東西”的言論被引用的頻率非常高,這些“有才”的作家故意曲解他的意思,作為自己言論的佐證。他們假惺惺地懇求大家信奉大自然,不要去相信大怪魚、大海蛇、“莫比·狄克”等等人們瘋狂臆造出來的怪物的存在。

終于,結束論戰的人物出現了,一個以尖刻的諷刺著稱的頗受大家歡迎的編輯先生發表了一篇包括唯物主義基本范疇和基本原理的文章,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消滅了那個怪物。他成了另外一個希波呂忒6,在一片和諧的氛圍中消滅了那個怪物。人們美其名曰——機智戰勝了科學。

就這樣,所有的傳言都淹沒在1867年的年初,人們都相信,傳言不會復活了。但人們的結論似乎下得太早了,一系列新的事件再次出現。一個會移動的,行蹤詭異的小島、巖石或者說是暗礁取代了怪物,成為人們熱議的新話題。這與那些科學問題不同,這是實實在在會給人們帶來災難的,因此,事情開始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1867年8月5日,在一個任何地圖都沒有標注的地方突然冒出了一座巖石,而蒙特利奧航海公司的“摩拉維安”號恰好撞上了它。當時,“摩拉維安”號剛好在夜間駛到北緯27度30分、西經72度15分,在風力的助航和400匹馬力發動機的推動下,船的平均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3海里。幸好船身的質地比較堅固,才使船上236名加拿大乘客幸免于難。

據親歷者描述,事故發生在早晨5點左右天剛破曉的時候。船上值班的海員們立即跑到船的后部,十分細心地觀察著海面。除了一個600多米寬的大漩渦以外,海面上沒有任何聲息。按照習慣,他們仔細地將事故發生的地點記錄下來。然而,船究竟是撞上了暗礁還是撞上了一艘沉沒的船,誰都無法給出答案。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到達目的地后,船員們全面檢查了船底,才發現船的龍骨斷裂了。

如果不是三星期后再次發生了同樣的事,也許這件事就已經被人們淡忘了。1867年8月26日,在北緯27度30分、西經72度15分的地方再次發生了撞船事件,而且出事的是一艘非常有影響力的船。

從只有一艘400馬力、載重1162噸的明輪木船的公司,到擁有4艘650匹馬力、載重1820噸的船,最后發展到擁有12艘船(8艘明輪、4艘暗輪)的船舶公司,格那爾這一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840年,他就開辟了從利物浦到哈利法克斯7的航線。到1867年,公司已經成為擁有“阿拉伯”號、“波斯”號、“中國”號、“司格圖亞”號、“爪哇”號、“俄羅斯”號等多種品牌船舶的知名企業。

對當時的海運業來說,格那爾的地位是無人可比的。據著名實證主義者斯賓塞記載,格那爾公司的船在大西洋上航行了2000次,每一次都準時到達目的地,從不延遲,不會遺失一封信、落下一個乘客。可以說,這家船舶公司的規范管理讓它獲得了豐厚的收益,盡管法國的海運公司也曾試過跟它搶生意,但總是以失敗告終,因為人們信賴格那爾公司,愿意搭乘它的船。對于所有的乘客而言,選擇格那爾公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因此,格那爾公司出現事故,在人們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司格圖亞”號。1867年4月13日,在順風順水的海面上,“司格圖亞”號以每小時13海里半的速度行駛在西經15度12分、北緯45度37分的海面上。當時它的水下深度是6.7米,排水量是6685立方米。

撞擊發生在下午4點16分,“司格圖亞”號船尾、左舷機輪后面一點的地方發生了輕微的撞擊。由于船上的乘客正在大廳中吃點心,大家并沒有注意到輕微的撞擊,后來,管船艙的海員跑到甲板上大喊“船要沉了!”,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起初,旅客們十分驚慌,在船長安德生的安撫下,人們才漸漸平靜下來。安德生向大家保證,“司格圖亞”號一定能保證大家的安全,因為“司格圖亞”號的防水板有七大間,一兩個小漏洞不會影響船的正常行駛。

經過檢測,安德生船長確定第五間防水板被海水浸入了,而且漏洞相當大。幸運的是這里沒有蒸汽爐,不會導致爐火熄滅。

潛水員奉安德生船長的命令下水檢查船身的損壞情況,他們發現,船底有一個長兩米的大洞,根本無法堵住,船只能繼續航行。當時,“司格圖亞”號距離克利亞峽還有300海里。這300海里足足行駛了三天,利物浦的人們無不為之捏了把汗。

上岸后,工程師們將“司格圖亞”號架了起來,他們親眼見證了船身吃水線下兩米半的地方,被劃出了一個整齊的等邊三角形的缺口。從缺口的形狀來看,破壞船身的利器一定不是鋼鐵質地的,因為鋼鐵質地的利器在劃破船身后很難轉身后退。

輿論再次將這次事件推上了風口浪尖。轉眼間,這個怪物就背負了很多原因不明的航海事故,它成了罪大惡極的代名詞。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航海事故的發生數為3000起左右,查不出原因的有200起,毫無疑問,人們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這個怪物身上。

不管這樣的揣測科不科學,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五大洲的海上交通陷入了緊急時刻,人們迫不及待地要消滅這個可怕的海怪。

1法國動物學家,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的奠基人。

2法國博物學家,最早描述了大西洋藍槍魚。

3法國動物學家。

4法國博物學家。

5瑞典博物學家,動植物雙名命名法的創立者。

6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傳說是亞馬孫部落的女王,她好戰英勇,是戰神阿瑞斯的女兒。

7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省會和最大城市,大西洋沿岸諸省中最大港口城市,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自然深水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米脂县| 宁强县| 遂昌县| 大姚县| 玉门市| 泽普县| 富平县| 神农架林区| 凌源市| 湘乡市| 绥滨县| 乐东| 崇文区| 桃园县| 合阳县| 宁都县| 彰武县| 体育| 内江市| 芦溪县| 黑山县| 库伦旗| 密山市| 云阳县| 邯郸县| 潍坊市| 永和县| 泸溪县| 宝清县| 孝昌县| 阿巴嘎旗| 凯里市| 维西| 嘉定区| 巴塘县| 成都市| 甘洛县| 互助| 安义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