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新生代頭號新星!
- 美利堅頂流
- 吉吉堡
- 2373字
- 2023-06-25 08:00:00
比爾離開了。
布蘭登看著他的背影:“比爾會答應嗎?”
李普西小熊攤手:“你應該問,換成你,你會答應嗎?”
布蘭登想也不想的說道:“漲薪、公司更有前途、董事長更有能力,最重要的是,這位董事長還看重自己,換我我肯定會答應啊?!?
“哇哦?!崩钇瘴黧@訝的看了布蘭登一眼:“你有進步啊?!?
布蘭登謙虛一笑:“跟您學習的。”
說說笑笑間,戛納走向尾聲。
有關李普西和《大象》的報道也開始傳播歐美。
大部分都是一本正經的報道電影。
少部分卻另辟途徑,刊登了有關李普西其他方面的成就。
情詩、歌手、老板......
李普西精力太過旺盛,接受了太多采訪,每次采訪表現都極佳,極高的曝光量在此刻形成了連鎖反應,吸引來了歐洲無數從未關注過他的路人讀者。
LSP公司也和歐洲發行商談好合作,新書《致命魔術》和首張專輯《Un Dia Normal》都已經發售一段時間。
質量極高的作品,天才的經歷,讓看了報道的讀者驚嘆,李普西在歐洲的影響力以指數級的速度不斷放大。
新書銷量登上各國前十,專輯銷量更是直接空降諸多歐洲國家排行榜的榜首,以火箭升天般的勢頭沖向百萬級,光是這兩塊就又是幾百萬美刀的收入,拉長幾年的長期盈利預計甚至能破千萬。
一些無節操小報見狀還刊登了李普西的帥照,其中有不少組都是從《殺手悲歌》里扒下來的。
澎湃的雄性荷爾蒙一在法蘭西發售就大賣特賣,引起了不少法蘭西女人的哄搶,堪稱閨中怨婦的最佳使用素材,每每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來細細品味欣賞。
《大象》也趁機上映。
經過李普西優化,修改了原片開頭枯燥的問題,又是歐洲最喜聞樂見的美利堅社會現象,很是吸引歐洲觀眾們吃瓜。
整個歐洲地區的首周票房就突破了200萬美刀,預計有希望能達到千萬級別。
相較之下,美利堅就有些慘淡。
經過了米拉麥克斯的大力宣發,再加上李普西的影響力,《大象》北美首周在6家影院點映,票房15萬美刀,比原片歷史要多50%,平均單館票房2.5萬美刀,成績還算優秀。
沒等哈維.韋恩斯坦欣喜若狂的擴大放映規模,新一周的票房數據給了他當頭一棒。
第二周,6家影院,票房8萬美刀,單館上座率直線下降!
買票的更多是拉美白人。
一看李普西沒演,這消息傳播出去,拉美姑娘們就不買賬了,覺得還不如把錢省下來買一張李普西海報日用夜用呢。
米拉麥克斯大筆大筆的美刀都投在宣發上,結果現在眼瞅著大概率短時間沒辦法回本.......
米拉麥克斯的虧損也不大,頂多就是把年初在《殺手悲歌》上的盈利給吐出來。
相當于1989年的上半年白干,六個月的苦心經營泡湯。
按理說這是電影圈的常態,沒有哪個老板能夠穩賺不虧。
可問題是,合作伙伴的LSP公司在歐洲賺了500萬......
這500萬是一次性買斷,不需要和院線扯皮,也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做宣發,輕輕松松立馬到賬。
看著李普西大賺特賺,再看著自己的虧損賬單。
“媽惹法克!”
哈維.韋恩斯坦怒罵一句,血壓飆升,住進院了......
唔哩~唔哩~唔哩~
機場,一輛救護車飛快的拉著激動昏迷的粉絲離開。
有人看見這一幕驚訝:“怎么回事?來了什么大明星?”
“yeah。”
“是mj嗎?”
“是lsp。”
“那個大詩人?詩人也這么受歡迎?”
“沒看新聞?他可不只是詩人,前不久還在法蘭西的戛納電影節,打破了最年輕的記錄,拿到了最重要的金棕櫚獎和最佳導演獎,自己創作演唱的專輯在歐洲銷量都突破百萬!”
“oh~god!”
北美雖說嘴上不輸人,骨子里一直對老歐洲的東西向往。
李普西以18歲的年齡,捧得了戛納的兩大重要獎項,北美媒體直接沸騰了!
除了娛樂版塊大書特書,還登上了社會板塊,似乎李普西已經成了國際大導演一樣。
大導演這點要打上問號。
但好萊塢/唱片/暢銷書等領域的新生代頭號新星,這點是得到了圈內圈外絕大部分人的認可。
北美一輪輪輿論的狂轟濫炸,李普西的流量直線上升。
所以當李普西帶著獎杯回國,從通道口走出來看見的就是無數粉絲高喊著他的名字。
“李普西!”
“啊啊!李普西!我愛你!”
自發接機的影迷、歌迷、詩迷、顏迷太多,里面大部分都是女孩。
她們激動尖叫,大膽示愛。
李普西不是第一次被粉絲示愛,但被這么多粉絲接機還是第一次。
怎么說呢......感覺挺不錯的。
整個人仿佛毛孔都通透,舒暢的像是新年換上了冰箱冷藏過的新內褲一樣。
李普西骨子里的裝逼細胞200%激活,回以飛吻:“姑娘們,我也愛你們!”
又拿出了兩座戛納獎杯,高高地舉了起來。
加州的明媚陽光下,金燦燦的獎杯閃著耀眼的光。
在場的無數媒體記者不約而同的舉起相機,飛快地按著快門記錄下了這一刻。
擺了幾個pose,眼見粉絲們越來越激動,李普西換上了麥克風開始控場。
在MAGA刷出來的經驗發揮作用。
老司機李普西沒一會就拿捏住了稚嫩的女粉絲們,讓她們尖叫就尖叫,讓她們換動作就換動作。
李普西嗨了起來。
要不是怕影響機場經營,李普西能和粉絲們玩上一個通宵!
離開機場,李普西暫時不敢回別墅。
雖說安排的很好,但畢竟家里一大兩小的年齡.......現在熱度太高,等風頭過去了再說。
回到公司,李普西接到南加大的邀請函,希望他去學校做個講座。
即便是南加大,戛納最佳導演得主也有些份量。
更何況李普西這個校友還有自己的公司,跟布魯斯教授承諾的短片投資基金已經在對接工作,影響力已經超出了導演這個層級。
李普西欣然答應。
此外還有許多媒體的采訪。
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的,李普西其他采訪都接下。
李普西這種社交牛逼癥,采訪都是用來刷分的。
要不是《人鬼情未了》劇組還等著他這個制片人/導演/編劇/男主角,李普西都想要在洛杉磯多待一段時間。
不斷的曝光之下,即便《大象》在北美的票房似乎失敗,也絲毫沒有影響李普西的金身。
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種片子就是用來沖獎,戛納的兩座獎杯已經證明成功。
商業上也沒失敗,歐洲票房火熱,李普西的LSP公司已經收回了投資還凈賺幾百萬美刀。
《大象》整個項目周期才多久啊?
B級片的時間投入,商業片的投資回報。
無數三線電影公司都羨慕的流口水。
北美票房失敗唯一的影響,大概就是倒霉催的米拉麥克斯。
哈維.韋恩斯坦都成了業界笑話,成了李普西的墊腳石。
就在圈內的風言風語開始擴散之時,LSP公司開始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