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戛納大贏家
- 美利堅頂流
- 吉吉堡
- 2203字
- 2023-06-22 08:00:00
眾所周知,奧斯卡評委有數千人。
看似公平,但成員混雜,各種公關手段、人情分,大大加深了評獎的不透明度。
戛納電影節走的是精英化評獎模式,這會比奧斯卡好嗎?不見得。
幾個評委能決定一切獎項,這種評獎模式很有可能出現獨裁的現象。
就如同第44屆戛納電影節,代表作《鋼琴師》的羅曼·波蘭斯基領銜評委團。
原本拉斯·馮·提爾的《歐羅巴》有巨大優勢。
但當看見科恩兄弟的《巴頓.芬克》羅曼·波蘭斯基頓時有了明顯傾向。
公關的人就說了,波總啊,你看這個片子各種向你致敬,你們又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
波總一聽覺得說得對啊,直接化身霸道總裁。
《巴頓.芬克》先是拿了影帝跟最佳導演,緊接著又拿了金棕櫚。
在慣例分豬肉的戛納,科恩兄弟一部片拿了三座獎。
足見評委團出現一個獨裁一把手會變成什么樣子。
比爾說道:“維姆·文德斯不是這么強勢的人。”
“但他在歐洲的聲望很高,只要他表現出明顯傾向,成功率就能90%。”
公關,全稱公共關系,這是一個非標準化學科。
說白話就是通過一些方法,去跟有話語權的人搭建關系,讓別人替你說好話,為產品背書,擴大知名度,提升形象。
——前提是產品過硬。
《大象》的原片就拿下了金棕櫚獎和最佳導演獎,放在戛納的舞臺上可謂是硬的不能再硬。
“所以現在首要目標,就是拿下維姆·文德斯這個關鍵人物。”
比爾領導眾人,開始圍繞維姆·文德斯制定策略。
在忙碌中,李普西也會適時的提一些新穎的公關點子,總能讓他們眼前一亮。
在給他們啟發之后,李普西又會低調的回到一旁,笑著說:“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
才華橫溢卻又謙遜有禮。
不管什么時候,都能讓你感覺到如沐春風。
比爾捫心自問,李普西可能是他幾十年職業生涯里,合作過的最好的合作伙伴。
他還知道,李普西給自己員工親屬發了福利,讓他們能免費來戛納游玩。
好老板,好伙伴。
也是一個讓人想要做朋友的好人。
但按照哈維.韋恩斯坦的策略,下一次合作就要背刺這個好人.......
在好萊塢混了那么多年,比爾早就沒有善心。
但對李普西下黑手......比爾用繁重的工作來麻木心靈。
又過幾日,哈維.韋恩斯坦趕了過來。
他強勢接管了團隊,開始主導著《大象》的公關。
李普西也適時退場,帶著一大兩小開始享受假期。
......
1989年,5月11日。
戛納開幕式。
Gaumont Opéra電影院。
這里將展映來自本屆戛納電影節的14部影片。
《大象》就是其中之一。
在哈維.韋恩斯坦的公關攻勢下,《大象》成了本屆戛納關注度最高的電影之一,首映第一場就直接坐滿。
81分鐘后,放映廳里的燈光亮起。
“感覺怎么樣?”
“讓人迷戀的跟隨長鏡頭。”
“很獨特,打破常規的敘事結構。”
“格里菲斯在《黨同伐異》中運用了分段敘事,后來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輻射結構、假設結構、環形結構、雙重結構等四種變式,但是《大象》的敘事結構卻是超出這些。”
“以不同人為敘事中心敘述了同一時間段內的事件,但這些事件本身又是打亂了順序的,不同的敘事段落之間的時空關系又沒有確定的相關性。”
“李普西手法的高明,就在于通過以不同人為關注主體進行敘述,給觀眾造成了一種斷裂、重復和雜亂的印象,似乎是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解構,將導演的主觀意圖降到最低,盡可能地還原生活的原貌。”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所見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全方位地觀察生活,就好像‘大象’一樣。所有人對生活的認識都是非全面的......有種后現代主義、非理性的敘事風格感覺。”
“正是這樣的敘事,使得電影擁有了一種類似于紀錄片的真實感。”
“很多人說李普西是鬼才導演,確實有點意思,很獨具一格的電影語言。”
有那么好?
影評人群體里,有個新手有點納悶。
什么后現代主義,什么解構敘事......他啥也沒看出來,就覺得電影有點悶。
稀里糊涂的看到后面,看到幾個學生拿著槍進學校,然后突突突的時候,才是真的被驚到。
美利堅的學生,生活這么水深火熱嗎?
有點幸災樂禍…回頭去教堂懺悔一下。
他看著周圍高談論闊起來,仿佛《大象》是一種藝術品的影評人們。
這個新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有個老影評人余光瞥了這菜鳥一眼,心里嗤笑一聲:大家從業多年,電影質量怎么樣,一摸‘紀念品’厚度就知道。
哈維.韋恩斯坦那死胖子給的紀念品那么厚,電影質量也不錯,這樣一部反應美利堅社會負面現象的電影也確實很對他們胃口,那當然是放心的夸!
于是第二天,各大媒體新聞上,對《大象》都是好評如潮。
晚郵報:美利堅天才導演李普西攜新作《大象》在戛納首映,當臥室里有一頭大象時,你不是懷疑大象是假的,就是懷疑臥室是假的。沒有人能知道悲劇究竟是什么,為什么發生,因為每個人都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
費加羅報:鬼才導演用最冷峻客觀的鏡頭,拍出了最具沖擊力的電影。多重視角下的重復交叉敘事,如流云浮動的自然節奏,構成微觀日常化的學校生活場景,目的是為了在這最日常化的場景中審視超乎尋常的暴力能量,這是真正恐怖無法消費值得反芻的暴力影像。
好萊塢報道:李普西新作《大象》在本屆戛納電影節備受關注,青春會躁動、會逆反,這沒有什么不妥,但被欺侮、被漠視后,逆反已升級。他們缺乏關愛,渴望被重視,卻在暗淡的青春面前找不到出口,于是他們沉淪。這部片子沒有真正的主角,所有人都是生命的過客。
當《大象》形成潮流,當維姆·文德斯也被順利公關,戛納已經到了尾聲,閉幕紅毯暨頒獎禮舉行。
......
“獲得本屆金棕櫚獎電影的是——”
“《大象》!”
“獲得本屆最佳導演的是——”
“李普西!”
星光璀璨的頒獎典禮。
李普西瀟灑英俊的上臺,在萬眾矚目中,在全球幾千家媒體鏡頭前,成為了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