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朱迪·福斯特,李普西就想到《沉默的羔羊》
這部成本1900萬的驚悚電影,在1992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一舉獲得第64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
北美1.3億美刀,全球2.73億美元票房成績,叫好又叫座。
怎么看都怎么合適。
但......
“好貴。”
又一個獎項頒布,李普西隨大流的鼓掌。
瑪麗莎聽到了一些聲音,疑惑看著他:“什么?”
李普西說道:“你覺得拿到奧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的片酬能漲到多少?”
“你想要請她拍電影?”
看見李普西點頭,瑪麗莎認真想了想三秒:“不知道。”
李普西:“......”
小梅:“以前沒關心過。”
該說不愧是意大利妞,確實是有意大利式的慵懶。
李普西說道:“拿到奧斯卡獎之后,片酬能漲大約50~500萬美刀。”
“具體多少,還要看獲獎片子在奧斯卡后能獲得多少票房。”
好萊塢是全球最受矚目的名利場。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各大制片公司都做足了功課。
購買IP、選擇劇本、選景、聘請有奧斯卡面相的導演和演員、組建拍攝團隊、拍攝、后期制作、宣傳、公關……
付出這么多的一切,都是為了換回來美鈔。
演員的片酬如何定義?
市場。
奧斯卡能吸引觀眾去看,觀眾能帶來票房,票房上漲讓電影公司大賺......最終才會有奧斯卡影帝/影后片酬上漲。
“《暴劫梨花》成本1300萬美刀,最終票房我預計應該有3207萬美刀。”
李普西咂了咂嘴:“這個回報比,朱迪.福斯特的片酬應該只會漲50萬美刀左右,片酬大約就是550萬美刀......請不起。”
他只是嘴上說說。
貴也要咬咬牙上。
畢竟知道《沉默的羔羊》回報有多驚人。
李普西扯這個就是找個話題:“我還是請你演吧。”
小梅看著李普西:“所以我是她的備選?”
“她是奧斯卡影后,肯定是首選。”
“是啊,她是影后,我只是個小角色。”
“就不想要努力努力?”
“想,但奧斯卡又不是努力就能拿到的。”
小梅還是那么佛系。
李普西也沒有再說。
涉及到幾個億美刀的項目,他不會因為感情偏向就去冒風險。
如果小梅被他激出了事業心,那他會用其他項目幫忙。
沒有激出來,李普西也無所謂。
慵懶的小梅也挺好。
瑪麗莎似乎是真的沒有競爭心,還給李普西出主意:“我聽說她很挑劇本,你要是能說動她,她可能會愿意降薪參演。”
小梅的話提醒了李普西。
《沉默的羔羊》幕后有說過,朱迪·福斯特當時被原著小說深深地吸引,非常想出演女主角。
她對事業有極高的追求,而《沉默的羔羊》女主角就是一個難度極大的角色。
既要表現出剛畢業時某些想法的不成熟,又要同變態殺人狂魔進行周旋。
不管和誰演對手戲,都是很大的挑戰。
把小說寫出來,然后用來忽悠朱迪·福斯特......似乎可行?
李普西剛這么想,又理智的給掐斷。
跟哈維.韋恩斯坦合作,李普西從好兄弟身上學到了不少。
這話就和‘我是50年鐵粉’一樣,宣傳套路的味道太濃了。
任何能拿奧斯卡的電影,其成功都絕非偶然。
整部電影從前期準備、選角、拍攝、后期制作、排期上映等各個環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的榮譽也實至名歸。
那些電影宣傳真信了才是傻。
不過未嘗不可以試一試。
反正《沉默的羔羊》小說也要寫,暫時也不著急。
大不了再拿出拿手的導演公關戰術。
為了LSP公司,李普西愿意犧牲自己,親自去公關朱迪·福斯特!
李總真的為公司付出太多了!
這個計劃的周期起碼得要大半年,甚至可能明年才會啟動。
因為李普西還有一個顧忌:自己的履歷。
他太年輕了。
奧斯卡是人選出來的,是人就有印象流,而他現在的沖獎印象計劃還沒有成功。
毫無鋪墊,咔嚓一下直接上馬《沉默的羔羊》很有可能會扯到蛋。
如果質量就能戰勝一切,那就不會有那么多次奧斯卡黑幕了。
第三部電影再墊一下,拿到明年的奧斯卡入場券。
等后年的奧斯卡,再用《沉默的羔羊》發起沖擊......
李普西腦內有了完善的計劃。
在李普西快速思考的時候,瑪麗莎余光看了他一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似乎也在想著什么。
......
《雨人》是本屆奧斯卡的大贏家。
背后的聯美電影公司大方的包下酒店,展開了一場慶功派對。
除了劇組和聯美的人,還邀請了參加奧斯卡的一眾圈內人。
這年頭還沒有奧斯卡之夜。
要到1994年,《名利場》雜志才會舉行第一屆奧斯卡之夜。
現在的老傳統,是每屆奧斯卡的大贏家,都會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后舉行一個大型派對活動。
——跟打麻將贏錢了包房費差不多。
一年難得碰頭的人聚在一起,大量的交易都會在這一夜發生。
例如電影合作。
李普西看見不少人找到了朱迪·福斯特的經紀人談片約。
對方倒也很理性,不認為去年10月上映的《暴劫梨花》在下映好幾個月之后,票房會因為奧斯卡暴漲。
重新安排院線是可以,但人院線為什么不安排更好的《雨人》?
很難的辣。
所以報的片酬和李普西預料的差不多,是550萬美刀。
撿漏失敗的李普西,最后找了朱迪·福斯特。
面對李大帥比,朱迪·福斯特態度有些冷淡。
不冷不熱的聊了幾句就告辭,李普西連說劇本的機會都沒。
《沉默的羔羊》項目算是徹底確定要押后。
李普西沒有待太久,認識了一些層次差不多的圈內人,跟一些說喜歡他歌和情詩的女人寒暄了會,然后就帶著瑪麗莎離開。
“剛剛我看見湯姆克魯斯了,感覺他好像不是很在意奧斯卡?”
“小梅,為什么有這種感覺?”
“明明《雨人》大獲成功,自己作為核心演員之一,卻什么獎項也沒有......換其他人應該會有情緒波動,湯姆克魯斯卻很平靜。”
“這是他的職場智慧,知道好萊塢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李普西再一次提到了奧斯卡對片酬的加持。
“不是奧斯卡提高了片酬,是奧斯卡吸引來的影迷們,提高了影帝影后們的片酬。”
“重要的是影迷。”
“只要影迷還認可自己,就能保持好萊塢地位,奧斯卡只是點綴。”
“如果有一天影迷們拋棄了奧斯卡,那奧斯卡就什么都不是。”
李普西說道:“所以不需要太高看它,把奧斯卡當做一個大型廣告宣傳位來看也沒有問題。”
瑪麗莎眨了眨眼:“所以你就沒有一點藝術追求?”
“我有。”
李普西擲地有聲:“我追求意式咖啡的藝術!”
“呸!”
瑪麗莎好笑又好氣。
......
1989年,4月2日。
愚人節的第二天。
隨著南非董事長波薩中風下臺,德克里克繼位總統與曼德拉展開談判。
在南非邊境戰爭結束的當天,西南非洲SWAPO叛亂分子和西南非洲警察之間爆發了戰斗。
“必須無條件釋放曼德拉!”
鏡頭前,黑人高舉著步槍,拉響槍栓!
咔!
李普西剪好了最后一段素材。
他吐出口濁氣:“完工。”
三四天時間就搞定一部電影的最終剪輯,聽起很不可思議。
能這么快,主要是《大象》的拍法。
長鏡頭、一個機位、紀錄片形式,腦內又有成片參考、一天能夠高強度工作23個小時......這么多因素疊在一起,李普西是想不快都不行。
拍的時候就把素材給綁定死了。
如果不是哈維.韋恩斯坦那死胖子對最終剪輯權不死心,李普西都可以讓別人來搞定。
哪怕現在已經搞定了,李普西還是轉頭朝著米拉麥克斯派來的比爾警告:“告訴哈維,我不希望看見有任何一個鏡頭被剪掉。”
“不會的。”
“哈維是我兄弟,我還不知道自己兄弟喜歡干什么?有不少報紙都刊登了小道消息,說是前些年你們買斷電影的導演,都在抱怨過他愛伸手再剪輯一遍的習慣。”
“只是小道消息。”
比爾有些尷尬的轉移話題:“明天米拉麥克斯會舉行內部試看,都沒有意見之后,就要確定送去參加五月份的戛納電影節。”
“到時候要把《大象》的資料整理一遍,然后給國內和海外的廠牌發正式商務函,為宣發做前期準備。”
“我會讓布蘭登那邊跟你們交接。”
李普西把比爾送走。
比爾在離開之前,瞄到了LSP公司員工搬運海報。
上面是李普西的帥氣側顏,以及用很有科幻感覺的字體寫的大字:《致命魔術》
他這才想起來李普西的新書已經上市,補充說道:“祝你新書大賣。”
“謝謝。”
銷量怎么樣......比爾把問題吞了下去。
他太清楚哈維.韋恩斯坦私下里對李普西的羨慕嫉妒恨。
帥、身材好、有才華,還那么年輕。
換他也心里不平衡。
只是他的那位老板脾氣本來就差,再加上又被李普西占了大便宜,負面情緒難免會多一些。
所以有關李普西的新書消息,知道了還不如不知道。
只要當做沒注意,到時候回去哈維.韋恩斯坦問起來,他也能說不知道。
這樣就算哈維.韋恩斯坦后續關注李普西新聞,看的自己血壓飆升怒罵‘媽惹法克’也跟他無關。
不做不錯......
比爾默念著在暴脾氣老板手底下工作的職場圣經。
一步,兩步......
“比爾。”
李普西忽然喊住他。
比爾內心有了不好的預感,但實在不好當沒聽見。
他停下腳步,疑惑回頭。
李普西笑道:“我新書首印50000本,都成功鋪貨出去,下午還會去洛杉磯電視臺做宣傳,記得告訴我兄弟一聲。”
誰特么問你了!
比爾暗罵一聲,臉上掛著假笑:“我會的。”
一步,兩步......
“比爾。”
還讓不讓走了啊!
“你在哈維手下工作真是辛苦了。”
“習慣了。”
忽然說這個干什么?
比爾一頭霧水的離開了。
“當然是為了海外發行做鋪墊,給他心底埋下一顆種子。”
李普西跟布蘭登說道:“你知道挖人最好的時機是什么嗎?”
布蘭登很配合的說道:“在他沒有工作的時候?”
李普西搖頭:“沒有工作的時候,他的選擇性才是最大的,可以在眾多公司里挑選,你想要挖人就需要擊敗所有的競爭者。”
“有工作了才好挖,因為你只需要擊敗一個就行。”
“這和交朋友差不多。”
“有男朋友的女人遠比沒男朋友的女人好追。”
“尤其是那種已經度過了熱戀期,進入平淡期時的女人。”
“沒有男朋友的女人,你就需要打敗她所有的追求者。”
“而有男朋友的女人,你只需要擊敗沒那么上心的男朋友就行。”
李普西侃侃而談。
布蘭登目瞪口呆。
這到底是積累多少經驗,才能總結出這么精彩的理論啊!
布蘭登不知道說什么,只好一下一下的鼓掌。
啪!
啪!
精彩的布道!
布蘭登回過神來:“這樣的話,那不怕讓韋恩斯坦兄弟發現嗎?”
他是知道李普西想要挖米拉麥克斯墻角。
李普西笑了笑:“哈維不是那么細心的人。”
“他弟弟鮑勃雖然細心,但我只是隨口關心一句,誰會想那么多?就算想太多,晚上看了新聞,也會生氣的把這件事情甩在腦后。”
“北美發行還好,德州那邊已經做通了一些小院線的工作。”
“有他們做榜樣,等資金到位,宣發我們電影大賣,看見能賺錢,其他院線也會積極合作,全國發行網很快就能鋪開。”
“但海外發行到現在還沒有進展。”
“不管是電影、出版還是專輯,海外發行一直是難點。”布蘭登為難的說道:“渠道都被巨頭們把控。”
李普西說道:“所以任何一個能打開海外發行困局的人才都不能放過。”
“比爾能力不錯,留在米拉麥克斯浪費了。”
“哈維就算有資金了,也不會去碰A-list級的商業大片,只知道待在舒適圈,吃沖獎電影的這塊小蛋糕。”
“我未來肯定會拍A-list級項目,來我這里更有前景。”
“當然,我挖比爾不是為了自己,這其實是為了讓我的好兄弟哈維振作起來。”
“知道我的A-list項目成功了,就能激勵到他,讓他明白自己的潛能是無限的,自己也可以沖擊商業大片!”
然后啪嘰一聲摔成死胖子是吧?
布蘭登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只能講,有李總這樣一個老板,LSP公司想要失敗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