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你為什么會找我?”
“因為《殺手悲歌》酷斃了!能拍出這樣電影的導演,一定能理解我的想法!”
身高接近一米九,長著一張標準鞋拔子臉。
昆汀從形象和氣質就帶著一股子離經叛道的味,但拉投資的姿勢卻很標準,張口就是說:“我很喜歡你寫的《不要攝制組的叛逆分子》,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
“我曾經花了三年時間去拍攝一部16mm長片,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那部電影就像是我的電影學院,因為之前我從來沒接受過系統的電影教育?!?
“當時我甚至負擔不起處理鏡頭的費用,那會兒我用在音像店打工的那點工資給片子注血,三年時間我才最終完成了攝制,但當我真正看到成片,我就知道這片子得不到啥回報,不過好在我也算獲得了些經驗,怎樣去規劃場景?!?
“我在以前那個16mm電影的片場,那些上過電影學院的人總是跟我說‘嘿,昆汀,你得先了解規則,才能打破它們’”
“設置一個條條框框,就像剪輯不能違反180度軸線,編劇一定要按三幕劇的劇本寫作法則,劇本如果不符合標準格式,就是再精彩也會被劇本編輯、經紀人、制作公司直接丟進垃圾桶,看都不看——這是我上過的一個導演課老師的原話?!?
“昆汀,我管這個叫舒適圈?!?
李普西笑了笑:“他們喜歡規則,是因為這里是他們的舒適圈。已經在舒適圈習慣了,就不想要多費一點腦細胞在非常規劇本上。”
昆汀一拍大腿:“說的太對了!”
“我是學院派出身,但我知道突破舊有的規則,對規則的不足進行補充、優化、升級,這本來就是優秀導演應該干的事?!?
“昆汀,接不接受學院教育不重要,只要聘請一位優秀的電影攝影師、優秀的制作設計師、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在我把我的設想表達清楚后,再由他們去盡情施展才華?!?
“就像你在《殺手悲歌》上做的?”
“yeah?!?
“我現在更喜歡這部電影了?!?
昆汀連連夸贊。
李普西相信昆汀是真喜歡《殺手悲歌》
因為《殺手悲歌》的原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就是昆汀的鐵哥們。
兩人第一次見面就成了好哥們,合作過多次,例如1996年上映的《殺出個黎明》
這部升級版《殺手悲歌》,吸引來昆汀太正常不過。
如果有一個導演抽卡游戲,昆汀大概能夠上四星。
編劇才能四星半,導演才能三星半。
某種角度,兩人還挺像。
昆汀說過:“其實我的每部電影就是這里抄點那里抄點,然后把他們混合在一起。如果你們不喜歡大可以不看,我的片子就是抄襲,不是法克的致敬!”
而李普西嘛......
總之,這樣一個四星人才主動投奔是好事。
但李普西沒急著答應。
他就血漿和暴力美學,跟昆汀閑聊了起來。
李普西太清楚昆汀的興趣在哪里。
李普西說電影的第一要素是要好玩和有趣,昆汀點頭。
李普西說要讓觀眾看的上癮,要拍的夠爽,昆汀連連點頭。
李普西說喜歡美女的腿是男人的天性,要把搬上大熒幕,昆汀差點把頭給點斷。
“說的太對了!”
昆汀興奮地一拍大腿。
李普西繼續說:“我這么說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什么腿有吸引力?長的腿最好看,而下肢所占比例是隨著年齡增長的?!?
“腿的變長,不如盆骨變寬、皮膚光澤改變等明顯,但卻確實存在,這是一種隱性的,傳達出成熟的信號,所以吸引到異性也很正常?!?
“只是大部分男人會遮掩,不像你這么坦然?!?
李普西說的有理有據。
昆汀瞪大眼睛。
這一刻,李普西已經不是投資人,就是他的人生知己??!
......
聊了好一會,尼娜第三次來送咖啡。
李普西知道這是她暗示有事。
人才的好感也刷夠,李普西進入正題:“你的項目是什么?”
“我寫了一個劇本,靈感來自你拍的《殺手悲歌》,講的是一群狠人.......”
昆汀取了一個劇本出來,絮絮叨叨的說了起來。
李普西一邊聽他說,一邊翻開劇本。
大致翻了翻,有點既視感。
有點像只有一半大綱的《落水狗》
是昆汀在未來靠著賣掉《真實羅曼史》劇本拿到的5萬美金,拍攝出來的處女作。
獨特的敘事風格和剪輯節奏,話癆般的對白設計和個性十足的人物塑造,還有恰到好處的配樂......第一部作品就樹立了昆汀自己的風格。
評價如何,李普西不在意。
他在意的就是能不能賺錢。
昆汀最開始預算是賣劇本的5萬美金,打算采用16毫米黑白格式。
他朋友把劇本交給了他的表演老師,老師的妻子又把劇本交給了哈維·凱特爾。
凱特爾很喜歡這部電影,于是簽約成為聯合制片人,在他的幫助下,他們籌集了150萬美元,最終全美票房283萬。
運營的好,能小賺個一兩百萬,還能給人才刷級。
李普西看向昆汀。
本來想從旁側擊的試探,但想到這家伙的性格......李普西說道:“我可以投資你的項目,但要全版權買斷?!?
昆汀暗松口氣,整個臉都松弛了下來:“小事,你不會失望的?!?
讓昆汀和布蘭登去談合同,李普西看向立在一旁的尼娜:“什么事?”
尼娜遞來了一份份文件:“新公司已經注冊好了?!?
李普西翻看著。
隨著對《殺手悲歌》項目的運營,除了收割了巨額盈利,公司人員數量也隨之膨脹。
李普西一向喜歡先打牢基本功,再大跨步突破。
所以跟當初和布蘭登規劃的一樣,李普西對LSP公司進行了分割。
母公司:李普西娛樂。
子公司:李普西影業、李普西出版、李普西發行、李普西唱片。
由李普西娛樂控股,子公司的投入都會從母公司借貸。
北美這邊不流行大而全的公司。
一來是怕壟斷。
二來是可以左右手互換做賬。
三來是分割以后,如果玩脫了只要選擇破產就能脫身。
分割完成后,幾個公司的辦公場所也要重新調整。
錢賺了不少,現在房產價格又是在低谷。
李普西本來想在好點的位置買一層寫字樓。
但看了一圈都沒有太滿意的。
“要么不搞,要搞就自己建一棟!”
主要現在正是錢生錢的時候,要用在刀刃上。
辦公場所就先委屈一下,母公司李普西娛樂和李普西影業繼續在原來的柑橘大道915號辦公。
李普西唱片幾乎是空殼,也留在這地方。
做《殺手悲歌》后期配樂時走了校友巴迪的關系,租下915號也是巴迪介紹。
現在繼續做鄰居,能給他所在的916號的貝爾聲音工作室帶業務,也省了李普西唱片和電影配樂另外裝修錄音室的錢。
布蘭登負責李普西出版,則搬到了不遠處的柑橘大道912號。
李普西發行情況特殊,靈活辦公,在915號留個收發室就行。
“恭喜。”
喬遷的時候,巴迪趕來道賀,還送了一瓶紅酒:“短短一兩個月就擴張了一倍,不愧是天才?!?
李普西說了聲謝:“麻雀變大一倍也還是弱鳥?!?
“但有翱翔萬米的潛力。”
巴迪指了指昂克里奇、道格、斯科特、艾曼努爾和昆汀等人。
“我也是南加大的,成績沒你好,但眼光我還是很自信,這些人都是人才?!?
“眼光是不錯。”
李普西豎起大拇指。
巴迪哈哈笑了笑,忽然說:“要不要出一張專輯?”
“有計劃?!?
李普西想到了還剩大半張沒用完的拉丁專輯:“等我把公司事情忙完了就搞。”
巴迪看著井井有條的眾人,有些不知道他要忙什么。
李普西心說哥們我除了加州,在德州還有產業,作為基本盤的MAGA銀行和MAGA私人監獄。
按照李普西的規劃,后續還會成立一家基金,用來涉足院線和經紀公司。
在不引起巨頭們注意的前提下,悄悄的完成全產業整合,再布局拉美地區這樣小透明地區。
在這些發展中地區,慢慢發展積攢力量,契合‘農村包圍城市’、‘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思想。
這樣的大戰略需要耗費很多年。
李普西雖然年輕但也不想等那么久。
這也好解決,只要有錢就行。
李普西有錢,但這些錢都有用途,要投入到霓虹行計劃......
“錢不夠用啊!”
“真要像亞瑟里曼說的去賣瑪雅神藥?”
李普西想了想,還是打電話做了安排,打算等產品出來了,到時候在自己電影里塞個軟廣。
也不搞花里胡哨,就弄些健康無害的常規營養品,全當是開發新的一種電影衍生品。
想到衍生品,李普西就想到了和昆汀說的,對規則的不足進行補充、優化、升級是天才該做的事情。
“疾速系列都能給槍帶貨,電影衍生品又何必是常規的那些。”
手上有MAGA監獄,就等于擁有北美最強大的廉價勞動力優勢,當然要盡情發揮優勢。
保健品、槍械、汽車、服裝、紅酒......
李普西把想法飛快寫在紙上。
他打算把衍生品計劃單獨分割,納入進MAGA體系里面。
就如同大公司利用危機對地方保守勢力進行洗牌,展開行業大吞并一般。
德州的儲貸危機就是勢力擴張的機會。
弄個‘扶持小微德州紅脖子產業’的名頭。
既能開發衍生品,讓電影盈利更高,還能拯救德州失業率。
讓德州人嘗到甜頭了,MAGA的勢力網自然而然就蔓延全德州。
這一步想要走好也需要資金。
兜兜轉轉,李普西的目光又落到霓虹那邊。
李普西上個月就說要跟著大鱷們的快車去霓虹喝湯。
現在手頭上的錢多了起來,李普西早就開始做安排。
留了一筆足夠公司運營的資金,其余的資金都投入MAGA投行,跟投行內的資金分批次隱晦的進入霓虹股票市場。
他這點資金還不足以影響大勢,所以泡沫爆裂的準確日期依舊有用。
先吃一波日經指數上漲的紅利,然后再反手做空,趕在大鱷們下場之前來一波偷雞。
李普西還從德州各地找來的霓虹移民,給他們進行培訓,等時機成熟就要送到霓虹那邊,按照他列的人才表,把人才們一一爆破逼出霓虹,然后就是交錢、進監獄、MAGA改造三步走。
小日子倒霉,李普西吃飽!
李普西只需要必要時候飛往霓虹親自操作,其他時候遠程遙控就行。
更多的精力還是投入在娛樂事業上來。
以電影為根基,先在出版和唱片上發力,院線和經紀人就先投資少點做個鋪墊。
等內容口碑做上來了,正好也完成了霓虹收割計劃,最短時間銜接鋪墊工作,完成院線布局。
電影是核心。
目前昂克里奇他們還在練級,還沒有拍電影的想法。
昆汀的《落水狗》還要打磨一段時間,沒有個大半年拍不出來。
真正等待運營的,就只有買斷了全版權,還壓在手里的《錄像帶》
這電影只差威尼斯電影節和成熟發行團隊。
威尼斯電影節要等。
發行團隊嘛……當然是靠老朋友米拉麥克斯。
李普西眼饞死胖子所掌握的發行團隊很久了。
哈維·韋恩斯坦動不動就飆血壓,一看就知道三高很嚴重。
作為好朋友當然要幫他一把,給他減減負!
他李大導就是那么善良!
減負鋪墊已經做好,就等跟米拉麥克斯合作的《大象》拍好,讓胖子再帶飛一個大獎,榨干胖子最后價值之后就能開始挖人行動。
這個也要時間。
等的過程,倒是可以做一件早就想做的事情:截胡唱片巨頭,把幾乎空殼的李普西唱片給撐起來。
李普西拿起了調查報告。
“瑪麗亞·凱莉,1970年3月27日出生于紐約州-長島亨廷頓鎮.......已經和哥倫比亞唱片簽約?遲了一步?!?
李普西看著花蝴蝶照片:“要不要試試給哥倫比亞唱片送頂帽子……算了,低調發展,低調發展?!?
唱片巨頭也是巨頭。
現在的李普西集團還是小菜雞,不適應引起巨頭針對。
有沒有巨頭還沒注意到的未來之星呢……
李普西想到了自己制定的拉美攻略,想到了科琳曾說過的米老鼠俱樂部。
他若有所思地在紙上寫了幾個名字,凝視片刻把紙放進碎紙機。
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