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劇本不復雜。
講得就是美利堅一所普通高中的普通一天,一對經常被霸凌的學生在沉默中爆發,訂購了槍支,走進校園,開始大開殺戒。
唯一要斟酌的,就是要不要增加上MAGA救人的劇情。
因為他的影響,前段時間的校園槍擊案,被MAGA三壯士亂入。
想了想,還是決定不改了:“反正是真實改編,不一定要跟現實一樣。”
李普西已經有開掛式創作經驗,針對一些缺陷進行優化,兩天時間就搞定了劇本。
哈維.韋恩斯坦以為他已經創作了一段時間,倒是沒有想太多,認真翻看了起來。
花了不少時間看完,哈維.韋恩斯坦有了判斷:一部不錯的沖獎片。
現在有熱度,要是有一項重量級獎項加持,宣傳做的好,票房有可能突破千萬級別......
這樣的體量,這樣的特質,正適合他的米拉麥克斯影業!
胖哈維不動神色:“劇本不錯,你需要多少投資?”
李普西說道:“我做了預算,總計300萬美刀。”
“我負責50%的投資,再算上導演、編劇、制片、主演等職務片酬都算進投資里,總共占據80%版權。”
“我投資150萬美刀才換20%版權?”
哈維.韋恩斯坦立馬搖頭:“這樣的投資我收不回成本,我......”
李普西打斷了他:“讓下屬談吧。”
談判準則:王不見王。
胖子答應。
等他們離開,李普西給了布蘭登底線:“必須保留歐洲地區,北美地區的發行權可以讓給他。”
“?”
布蘭登有些迷糊。
就算是他這個混出版界的,也清楚北美地區可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布蘭登有些搞不明白李普西為什么這么‘讓步’
“我需要利用哈維.韋恩斯坦的人脈。”
李普西不好說《大象》北美票房稀爛,丟個北美發行版權,能讓死胖子重視又不會有太多盈利,剛剛好。
但也沒有故作懸念,直白的說了理由:“那胖子很精通獎項公關,讓步是為了賺取更多的美刀。”
LSP公司草創,有實力卻故意玩什么低調完全是種自殺行為。
這種草臺班子,扁平化管理階段,作為帶頭人的自己越強,核心的作用越大,就越容易讓手底下的人才們服氣,才不會在未來因為對他信心不足,選擇脫離公司尋求更好的發展。
這就像MAGA一樣,要高調,沒機會都要創造機會高調。
亮了肌肉才能讓手底下員工有信心。
李普西很詳細的說了想法,末了還給了新指令:“我計劃再成立一家娛樂公司。”
“布蘭登,你從華納解雇員工里招聘一些有能力的人,去跟《錄像帶》團隊談判。”
“一定要想辦法買斷《錄像帶》的全版權。”
“等版權到手,李普西娛樂將作為母公司,負責掌控版權和資金。”
“子公司-李普西影業專門從事電影制作,子公司-李普西出版專門出版小說與非小說作品。”
“等摸哈維.韋恩斯坦過了發行這條河,我會再成立一家子公司-李普西發行,專門負責發行業務。”
稍微上點規模的公司都是一堆公司的集合。
這樣賬務獨立核算,既方便會計處理,指揮層級分割出去,也能提高運營效率。
在好萊塢,最方便的還是可以左右手做賬。
宣發階段就是最容易做文章的地方。
例如李普西影業找李普西發行做宣發,李普西發行策劃開價500萬的創意和人員激勵,李普西影業同意。
看似發行花了很多,實際上是左右手的事情。
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時代華納把哈利波特做成了虧損。
好萊塢傳統藝能必須得學!
李普西這么一規劃,也顯得運籌帷幄、野心勃勃。
這給了布蘭登一顆定心丸。
一開始答應李普西,純粹是被冷落的生氣上頭,加上李普西很有才,想著先試著干一干。
跟米拉麥克斯影業談判,他親眼見證了百萬富豪的誕生,對李普西的才華印象更深。
有這樣的老板,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未來沒準能向老東家復仇......那太遙遠。
一步一步來!
定個小目標:幫李普西做大做強,做成李普西集團!
布蘭登收斂雜念,干勁十足的拿起電話:“喂,杰克......”
......
幾天之后,有關《大象》的合作初步有了結果。
哈維.韋恩斯坦原則上同意,但表示要先看看《殺手悲歌》的市場反應再決定投資額度。
談判雖然暫時擱置,但影響胖子資金的戰略目的達到。
圣丹斯電影節也來到了尾聲。
這也是最受關注的重頭戲時刻。
來到了第五年的日舞影展,在獨立電影界嶄露頭角,參展電影里出色優秀的作品比例逐年增加。
“但是伙計。”
頒獎典禮,哈維.韋恩斯坦自信一笑:“相信我,我們的《殺手悲歌》一定能拿下最美味的那一塊蛋糕。”
“《殺手悲歌》在圣丹斯電影節上很受關注,影評人們對它的評價能排在所有作品里前二,好看又很有藝術味。”
胖哈維非常擅長描繪未來前景。
李普西似乎被說的期待拉滿。
拉著說了好一會,李普西才回到劇組座位。
“我對那胖子的印象不是很好。”
道格小聲說:“總覺得他有些馬基雅維利主義。”
昂克里奇說道:“是功利了一些,但這樣只談才華和利益的性格也適合新人導演。”
相較于道格這個二代,昂克里奇看的角度不同。
“無所謂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李普西聳聳肩:“我們只是互相利用,他能給我帶來幫助就行。”
他們其實很像,本質上都是沒什么道德包袱和藝術追求的電影商人。
只是相對來說,哈維.韋恩斯坦毫不遮掩自己的野心,更加果斷、直接,像頭有野性的野獸。
有那么一點丞相的感覺,或者是董太師。
這樣的人,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些天靠著精力掛,李普西先把胖子喝迷糊,再跟進他下屬工作,學到了一點他的公關三把斧。
砸錢、買評分、抹黑對手。
針對評委們砸錢公關游說、酒會給宗師級評委獻殷勤、電話轟炸洗腦、雇筆桿字和影評人大肆拔高影片、雇水軍抹黑對手......
每一種都是已經被華府用濫掉的套路。
《紙牌屋》中形象地形容為:Whipthe vote。
哈維.韋恩斯坦也和里面的男主角一樣,在名利場中逐漸異化成了名利生物。
摸清規則,弄清制定規則人的心,然后利用規則的漏洞,在奧斯卡這片本該屬于電影的殿堂中擊敗了一個又一個不如他會公關的對手,最終將全球最大的電影獎項玩弄于股掌之中。
作為同陣營,有這樣的隊友還挺放心。
不過不影響李普西背刺:“布蘭登,《錄像帶》的事情怎么樣了?”
布蘭登比了一個ok的手勢:“195萬美刀一次性買斷全版權。”
凈利潤千萬級的項目到手......
李普西松了口氣,情不自禁的很想要看見死胖子知道‘用你的錢,截胡了你的項目,還大賺特賺’會是什么表情。
他轉過頭,正看見哈維.韋恩斯坦目光在瑪麗莎身上轉了轉。
李普西攬住了意大利妞的肩膀,這胖子才察覺到,給了他一個憨厚的笑容。
李普西回以陽光大男孩的微笑:果然這猶太胖子死性不改,死了才是好胖子!
......
“獲得第五屆圣丹斯評審團大獎的是——”
“李普西-《殺手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