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池接人待事很是講究,他確實給江天沉兩人安排了一間上房。
寬敞的房間之內(nèi),不乏香爐,盆景點綴,筆墨紙硯一應(yīng)俱全,家具陳設(shè)更是講究。
將那二十兩金子放在桌子上,看著燭火之下那抹搖晃的金光,江天沉的臉色變得一點點暗淡下來。
金池……金池……
黃金之池?
他哪里是什么金池!
他分明就是一個罪池!
當那絲憤怒侵占江天沉的理智之時,案上擺放的那些黃金也開始漸漸變得虛幻。
用力揉了揉眼睛,江天沉驚奇地問向一旁的猴子。
“猴哥!這金子真的是金子嗎?”
愜意地躺在床榻之上,半瞇著眼的猴子望著案上的黃金,眼中滿是戲謔之色。
“是金子,怎么就不是金子了,他老金池還能騙你不成。”
“只不過,這是他觀音禪院的金子,而不是你大唐的金子。”
“猴哥,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看著眼前的黃金,江天沉的腦海中滿是疑惑,他是真的聽不懂猴子的意思。
又見猴子輕輕打了個響指,那案上的黃金頓時飄到他的手掌上方。
在小光頭那詫異的目光注視中,那塊金子竟然緩緩消失了!
“江小子,你可聽說過一個法術(shù),點石成金?”
點石成金?
這四個字江天沉可是太熟悉了。
那嶗山道士最想學的不就是這個嘛。
可是……那不是仙人的神通嗎?
難道說!?
念及此處,江天沉連忙看向猴子。
“這金子,你覺得它真,它就是真的,你覺得它不真,它就不是真的,人心啊,真的有意思,信得人多了,不是金子也是金子了。”
“小子,我也沒想到啊,咱們既然能遇到人仙,那金池長老也算是大才啊……”
“人仙最詭,難以琢磨啊……”
聽著猴子這話,江天沉已然愣在原地。
這金池長老是個人仙?
五仙之中那最為稀少的人仙?
這劇情不對勁吧!
他不是一個遲暮且貪財?shù)睦虾蜕新铮?
……
與此同時,金池禪房之中,惠琳低首。
“敢問長老,這三藏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放下手中的木魚,金池那密布皺紋的臉上緩緩升起一絲笑容。
“惠琳啊,你知道嗎?我的眼睛其實早就看不見了,我老了……”
聽到這里,惠琳的眼中閃過一絲不留痕跡的精光,他的手掌也不由得握緊。
“在我眼里啊,惠琳你就是一個小小的螢火蟲,你也就腦袋那一點在發(fā)光了。”
“長老教訓的是,惠琳愚鈍。”
“而三藏啊,三藏在我眼中就是一輪太陽,他照得我睜不開眼睛啊。”
金池此話一出,惠琳也瞪大了眼睛。
作為觀音禪院的老人,惠琳知道的比任何一個僧人都要多。
別看這金池老邁異常,他才是這觀音禪院中本事最大的人!
那些散發(fā)給信眾的黃金,可都是金池長老弄來的。
他甚至和山中的那些大妖都有交情!
“慧琳啊,你說我要怎樣才能留住三藏禪師呢?”
“他若是走了,那我的太陽不就沒了?指望著你們,我連那道路也看不清啊!”
瞅著一臉愁容的金池長老,慧琳隱晦地向著老金池比了個手勢。
“不不不!慧琳啊,你是不知道,三藏旁邊的那個可是個惡人啊,哪怕他蛻了一層皮,他身上的血腥味也濃到嗆人啊!”
“既然強迫不得,長老不妨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慧琳啊,你也不是沒看見,他對黃金可是沒有興趣啊。”
“長老,他本就是出家之人,即便是感興趣,也不好意思拿啊,咱們得送給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哦?慧琳,你且和我好好說說。”
……
行不得也哥哥——
殘月冷照,不知不覺之間已入半夜。
窗外又忽聞鷓鴣啼叫,金池望著那搖晃的燭火,長嘆了一口氣。
老金池抬頭起來,神情復(fù)雜地看著眼前的慧琳和尚。
“惠琳啊,你可愿聽聽我的故事?”
聽到這話,惠琳連忙點頭稱是,唯恐那老金池沒察覺到。
聽了金池的故事,也許就能從中再現(xiàn)金池的奇跡呢。
望了一眼那一臉貪婪之色的惠琳,金池笑了,他笑得很開心。
火光搖曳之間,一個悠久的過往再次被提及。
……
兩百余年前,世道飄零,戰(zhàn)爭不斷。
一個將要餓死的年輕人,逃到了此地。
那時候還沒有觀音禪院,只有一間無名的小寺廟。
寺廟之中,只有一個年邁的大和尚。
大和尚救起了年輕人,教他佛法,度他成僧,大和尚還給他起了一個法號,叫做糧池。
糧如池水,源源不斷,永不受饑啊,這乃是希望。
日子平淡地過,春去秋來,生離死別。
很快,年輕人變成了大和尚,而那大和尚也變成了老和尚。
老和尚死的時候,緊緊抓著僧人糧池的手。
他說,他拜了一輩子的死佛,他們不肯睜眼看人間啊。
那時候糧池還不懂這句話,等老和尚死了,他便將這寺廟繼承了下來。
廟中的香火近乎于無,無奈之下,小和尚只能在山上開辟田地,自給自足。
說來可笑啊,糧池耕田,只為那一日三餐。
時間啊,快得像流水。
這一晃就是五十年。
糧池也變成了老和尚,漸漸地,他開始懂得老和尚的那句話。
佛啊,都是死的,他們不肯低頭看世間。
可是真的如此嗎?
糧池日夜枯坐在佛像之前,最終,寺廟的大梁倒了。
那巨大的木佛也被砸到支離破碎,那尊佛頭恰巧不巧正落在老僧的面前。
老僧糧池病倒了,這一病就是七天。
七天之后,他好了。
沒人知道他是怎么好的,可是他就是好了。
他不光好了,他還發(fā)財了。
帶著那巨量的銅錢,老僧雇傭山下的百姓重新將寺院修復(fù)了起來。
從那以后,山下的人都知道這里多了一個觀音禪院。
而那禪院之中,則有一個慈眉善目的錢池老和尚。
從那以后,廟中的香火也開始變得鼎盛起來。
有人傳言啊,這禪院往外送錢。
此話半真半假,禪院接濟百姓倒是真的。
又過了五十年,錢池長老死了,接替他的叫做銀池長老,他也是個老和尚。
銀池長老做主之后,觀音禪院的規(guī)模擴大了一倍。
跟隨著銀池長老一起到來的,便是那海量的白銀。
漸漸地,開始有人變賣家產(chǎn),只為了能獻給觀音禪院。
開始還有些人笑他們呆傻,可是當看見那些人帶回來的大量白銀之后,眾人直接陷入了癲狂。
隨著大批白銀的流入山下,銅幣開始變得一文不值。
于是乎,人們開始挖空心思換取白銀,再去那觀音禪院獻給銀池。
很快這十里八鄉(xiāng)的群眾,全部知道了這觀音禪院的大名。
如此安穩(wěn)五十年。
銀池長老也圓寂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邁金池長老。
而他的道行就更加高深了,他能變出海量的金子,數(shù)之不盡的金子啊。
在金池長老的掌控之下,這觀音禪院也達到了頂峰。
廟中佛像無不再塑金身,中央的那尊觀音塑像更是由那純金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