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 電信重組,產業崛起

在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通信行業也醞釀著變化。國家一方面推進體制改革,實施“郵電分營”,另一方面成立了更多運營商,促進市場競爭。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吉通、中國聯通、電信長城相繼成立,預示著中國通信行業的格局即將發生巨變。

1998年3月,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在電子工業部和郵電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

1999年,轟轟烈烈的電信業第一次重組的大幕被徐徐拉開。在重組過程中,昔日無比強大的中國電信被拆分,尋呼、衛星和移動業務被剝離了出去:尋呼業務(國信尋呼)最終給了中國聯通,衛星業務成為中國衛通的雛形,移動業務則成為中國移動的雛形。

1999年10月22日,中國網通成立。2000年4月20日,中國移動成立,并于5月16日掛牌,主營移動電話業務。2000年5月17日,被拆得只剩固網業務的中國電信掛牌為“中國電信集團公司”。2001年,中國鐵通和中國衛通先后掛牌成立。至此,中國電信運營商“七雄(電信、移動、聯通、衛通、小網通、吉通、鐵通)爭霸”的格局基本形成。

2002年1月8日,聯通CDMA網絡正式開通,我國進入GSM與CDMA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運營商那邊競爭激烈,設備商這邊也沒閑著。這一時期,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大規模網絡建設,不僅提升了電信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也為設備商的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打破了國外廠商高價設備壟斷的局面,也開始對世界一流設備商形成競爭壓力。老百姓最大的體會就是通信資費大幅下降,電話走進千家萬戶。

電信業第一次重組結束沒多久,第二次重組就開始了。2002年5月16日,中國電信再次進行了拆分,其中北方九省一市電信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與小網通、吉通合并,成立了中國網通公司。網通的誕生,標志著中國“北網通,南電信”的通信行業格局就此形成。

在那之后,中國電信行業格局總算進入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階段。那一時期,手機業務發展迅速,用戶規模幾乎呈爆炸式增長。擁有移動通信業務牌照的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這一領域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也搞起了“小靈通”,試圖分一杯羹。

移動通信業務的蓬勃發展讓手機廠商們賺得盆滿缽滿。以諾基亞、摩托羅拉為代表的國外手機制造業巨頭占據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像波導這樣的國產廠商只占據較少的市場份額。

除了手機業務之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固定線路上網業務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大大小小的網吧開始在街頭巷尾出現,條件不錯的家庭也裝上了寬帶。上網速率不斷提升,網民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2008年,又一輪電信業重組開始了。3月,信息產業部與其他幾個部門合并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為工信部)。不久后,中國電信以1100億元人民幣收購聯通的CDMA網絡,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并入中國移動。最終,“七雄”變成“三強”,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三大運營商格局。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G牌照,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3G時代。此后,運營商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各運營商分別推出了自己的3G品牌,瘋狂爭奪用戶。

與此同時,以iPhone和安卓手機為代表的智能手機迅速崛起,取代了曾經遍布中國的功能手機。

3G時代并沒有持續很久。2013年,4G牌照發放,我國快速進入了4G時代。

后來,運營商之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移動猛然發力,全面推動4G LTE網絡的建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想方設法追趕,試圖跟上中國移動的步伐。尤其是中國聯通,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營資本,希望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緊緊“咬住”對手。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迭代,設備商的格局也已發生巨變。昔日國外通信設備巨頭經過不斷的兼并和收購,只剩下諾基亞和愛立信兩家。中國的華為和中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洗禮,最終脫穎而出,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了5G商用牌照,中國邁入了5G時代。全國各地的5G建設正在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有了5G基站和5G信號。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國內5G基站數量已經達到150.6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突破3.84億戶。中國5G正在引領世界的潮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铜陵市| 永福县| 封丘县| 方山县| 沐川县| 大关县| 崇州市| 闽清县| 清远市| 广平县| 莲花县| 张家界市| 淮北市| 安乡县| 渝中区| 永修县| 永福县| 电白县| 甘泉县| 芒康县| 延津县| 崇义县| 兖州市| 临朐县| 突泉县| 获嘉县| 清徐县| 石景山区| 措美县| 博白县| 冷水江市| 调兵山市| 沙雅县| 治县。| 福鼎市| 湘乡市| 滦南县| 黄石市| 滦平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