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通信簡史
  • 周圣君(小棗君)
  • 830字
  • 2023-06-20 18:08:46

2.3 命運多舛,成果有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時的中國歷經多年戰亂,通信技術落后,基礎設施薄弱。當時,我國的電話普及率不到0.05%,全國的電話總用戶數只有26萬。絕大部分中國人沒有用過電話,甚至沒有見過電話。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郵電部正式設立,領導全國郵電通信事業的發展。

郵電部采取“統一領導,分別經營,垂直系統”的管理機制,設郵政總局和電信總局,分別經營全國郵政和電信業務。很快,郵電部先后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郵政會議和第一次全國電信會議,統籌安排全國郵政和電信機構的業務恢復、組織編制、制度編寫以及責權劃分。

1950年2月,郵電部決定實行郵政電信合一的管理體制。截至1952年,這項工作基本完成,全國實現了郵政和電信的第一次合并。195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正式成立。1955年,郵電部形成了三級管理體制,分別是郵電部、省(自治區、直轄市)郵電管理局、縣郵電管理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郵電工作者的努力下,到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的通信基礎設施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國內不僅建立了統一的電信組織管理體制,還建設完成了統一指揮調度的長途通信四級網絡,電信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教育培訓工作也有了初步成果。

在科研方面,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國內的通信技術人員仍通過自主研發,研制成功了一些通信設備。

在解放戰爭勝利初期,我國的電話交換機主要以人工交換機為主,步進制交換機為輔(這些少量的步進制交換機還是從國外引進的)。后來,我國開始啟動了縱橫制電話交換機的研發。1960年,我國自行研發的第一套千門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在上海吳淞局開通使用。同年,我國還成功研發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國產312-4型載波機,批量生產并投入使用。再后來,隨著“30千瓦自動調頻單邊帶發信機”“50千瓦單邊帶發信機”等科研項目的成功,我國通信網絡的技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

除了通信設備研發之外,我國還建成了北京電報大樓、新疆國際電臺等現代化通信樞紐,服務于國家及人民群眾的通信需求。

進入20世紀60年代,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速度稍有放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仙桃市| 永靖县| 剑川县| 长春市| 河间市| 克拉玛依市| 南城县| 天长市| 长兴县| 石河子市| 安义县| 合阳县| 内丘县| 工布江达县| 曲水县| 淄博市| 左贡县| 德令哈市| 永清县| 呼伦贝尔市| 洪雅县| 永济市| 武城县| 阿克苏市| 杭州市| 舞阳县| 岳阳县| 武胜县| 中宁县| 崇明县| 苏尼特左旗| 临泉县| 蓬莱市| 伊吾县| 金昌市| 秦安县| 漯河市| 白水县| 锡林浩特市|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