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垂簾聽政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203字
- 2023-05-14 09:35:09
雖然趙籍登基稱帝,但他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因為向太后垂簾聽政。大事太后做主,小事皇帝做主。不過,朝廷似乎沒有小事。但趙籍對向太后還是有幾分感激之情。畢竟他能夠成為皇帝,向太后功不可沒。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25歲的宋哲宗駕崩,沒有兒子,向太后召集大臣另選新君。向太后垂淚道:“皇上駕崩,沒有子嗣。國不可一日無君。老身召集眾卿,選一位親王繼承大統。”
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章惇是百官之首,第一個說道:“按禮律而言,應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簡王趙似。”
古代宗法制是立嫡子,但向太后沒有兒子。哲宗雖然排行老六,但是前面的五個哥哥都夭折,所以哲宗是事實上的長子,繼承皇位。章惇的建議,算得上立嫡的變通,畢竟沒有誰比皇帝同母所生的弟弟更加尊貴。
向太后道:“老身沒有兒子,諸王都是神宗的庶子。”
章惇又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是古今通例。按年紀應立申王趙佖。”
向太后再次否定章惇的提議:“申王趙佖雖然年長,但自幼患有眼疾,瞎了一只眼睛。此事不宜,不可再議。”
向太后的理由光明正大,章惇一時語塞。其他大臣也不開口,害怕站錯隊。
向太后見眾卿無語,緩緩說道:“申王趙佖患有眼疾不能立,依次當立端王趙佶。眾卿可有異議?”
其他大臣面面相覷,無人反對。唯有章惇脫口而出道:“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
樞密使(樞密院長官,主持全國軍事)曾布道:“太后英明,端王當立。”
尚書左丞(副宰相)蔡卞道:“臣附議!”
向太后見章惇說當面頂撞,沉下臉說道:“先帝曾說,端王有福壽之相,而且仁孝,諸王無人能比。于情于理,都應該立他為帝,繼承大統。”
眾卿道:“謹遵太后旨意!”
后世的趙籍是歷史老師,熟讀史書,自然知道向太后為何立端王趙佶為帝。因為不論簡王趙似,還是申王趙佖,他們的母妃都活著。如果他們當中任何一人當了皇帝,必然會影響向太后在后宮的地位,這是她無法容忍的。而端王趙佶,母妃早逝,只能依靠向太后這個嫡母。趙佶上位,對向太后最有利。
當趙籍來到福寧殿,聽到立他為帝時,作揖行禮道:“兒臣年輕,懇請太后垂簾聽政!”
雖然《水滸傳》沒有記載過徽宗初期太后垂簾聽政,但沒記載并不代表沒有發生過。身為歷史老師的趙籍,此時請太后垂簾聽政,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當時反對端王登基的勢力很大。他們以簡王趙似為核心,其母妃朱太妃為后臺,外朝以左相章惇為骨干,內廷以內侍都知梁從政為骨干。趙籍倉促登基,沒有自己的執政團隊,擔心壓不住反對派,于是要求德高望重的向太后暫時垂簾聽政。
章惇、曾布、蔡卞等宰執也紛紛附和道:“懇請太后垂簾聽政!”
向太后道:“皇帝長成,本不須如此,只為皇帝懇求,故且勉從。等大行皇帝入土為安,老身便當還政。”
宋朝之前的皇帝,都是早早開始修皇陵。只要皇帝不死,皇陵就得一直修。宋太祖覺得這事太繁瑣,而且勞民傷財,就把這規矩改了,規定老皇帝去世后才能開始修皇陵,定期為七個月必須完工,然后下葬。按照朝廷慣例,由宰相擔任山陵使,負責皇帝陵墓修建和安葬事宜。
趙籍和向太后商議后,發出的第一道詔令就是任命宰相章惇為山陵使。宰相掛名山陵使,表示對先帝的重視。至于具體操作,宰相可以親自督辦,也可以讓其他人來辦。就像后世很多的領導小組,組長誰誰誰,官銜很高,但組長管不管具體事情呢?這個就不好說。不過,輪到章惇就不一樣了。趙籍明確指示,為了表示對先皇的尊重,你章惇其他事情就暫時不要過問了,專心做好“山陵使”,一定要保質保量,按時完工才行。
章惇明知皇帝將他調離權力中心,但毫無辦法。趙籍看著章惇落寞地離開皇宮,暗道:“這就是陽謀,老子光明正大地算計你,你能奈我何?”
宋哲宗時期,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相,地位略低于左相)空缺,章惇擔任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獨相執政七年。如今,章惇離開朝廷,左相、右相皆空缺。向太后提拔韓忠彥為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韓忠彥乃前朝宰相韓琦之子,曾任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是舊黨的核心骨干。
一日早朝,紫宸殿,趙籍和太后同時受百官朝賀。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左相章惇不在大殿,右相韓忠彥自然率先發言。韓忠彥道:“臣懇請陛下和太后廢除編類臣僚章疏局。這個機構自紹圣二年設立以來,至今已有五年,將臣僚所上奏疏分類編排。別有用心之人往往從奏章中摘取片言只語,斷章取義,說他們誹謗朝政,然后降人以罪。”
別有用心之人是誰?自然是左相章惇。編類臣僚章疏局是以章惇為首的新黨打擊舊黨的利器。自從太后垂簾聽政以來,陸續召回了反對變法的舊黨,舊黨開始得勢。新一輪黨爭似乎又開始了。向太后看了看趙籍,似乎考驗趙籍。
趙籍問曾布:“曾卿,你怎么看?”
曾布是支持變法的新黨,但他是新黨中的溫和派。曾布朗聲道:“臣附議!懇請陛下廣開言路,裁撤編類臣僚章疏局。”
趙籍道:“朕可以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朕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從今日起,裁撤編類臣僚章疏局。眾卿可以直言朝政。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太后認為如何?”
向太后素來支持舊黨,當然同意韓忠彥的意見。向太后說:“依陛下所言,裁撤編類臣僚章疏局。”
韓忠彥又道:“陛下廣開言路,實乃大宋之福。臣還有一事要上奏。”
趙籍道:“韓卿請說!”
韓忠彥道:“臣懇請陛下恢復先帝廢后孟氏的皇后之位。”
蔡卞道:“陛下,老臣反對!孟氏乃先帝廢除。如果孟氏復位,豈不是彰顯先帝之過?”
趙籍又問曾布道:“曾卿,你怎么看?”
曾布兩邊都不想得罪,于是說道:“此乃陛下家事,全憑陛下和太后裁決!”
太后望向趙籍,想看他這個剛剛登基的皇帝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