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夜襲宋軍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102字
- 2023-05-14 09:35:09
眾將聽了皇帝趙籍的話,互相對視,沒有答話。
良久,軍師吳用道:“陛下,你想攻占幽州還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吳用是孫武書院的老師,所以從他嘴里能說出“敵人的有生力量”這類現代軍事詞匯不足為奇。
趙籍問道:“這個有區別嗎?”
吳用道:“當然有區別!如果陛下只想占領幽州的話,我們只圍攻幽州三個方向的城門,留下一個方向給敵人一條生路。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我們的傷亡。當初收復真定府的時候,就是這種戰術。”
趙籍又問:“如果朕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目的呢?”
吳用道:“兵圍整個幽州,不放一只蒼蠅出來。只是這樣的話,遼軍拼死抵抗,我軍的傷亡也不少。”
趙籍問道:“種相認為呢?”
種師道說:“幽州集結了遼軍六成兵馬,二十余萬人。末將以為,應該以殲滅遼軍的有生力量為目的。倘若將二十萬遼軍全部消滅,遼國將一蹶不振,再無力南下。到時候,遼國勢必議和,我們趁機還可以提出收復幽云十六州。”
趙籍聽聞種師道的話,甚為欣慰,說道:“朕也是這么想的,消滅了遼軍主力,遼人將一蹶不振;倘若只是占領幽州,讓遼軍逃走的話,他日后患無窮。此次幽州之戰,乃國運之戰,勝則大宋江山延續數百年,敗則面臨亡國的危險!還望諸位將士同心同德,戰勝遼人!至于具體的戰術,朕就不參與了。畢竟朕不是統兵將領,只是個外行,不能外行領導內行。”
宋軍將領商議攻城良策的同時,遼軍守將耶律得勇得知了趙籍御駕親征的消息。耶律得勇急忙召集三弟耶律得重、女兒答里孛,以及只兒拂郎、烏利可安、洞仙文榮、曲利出清四大將。
耶律得勇道:“據探馬來報,宋人的皇帝來到了幽州城下,宋軍士氣大振。我等應該如何應敵?”
大將洞仙文榮道:“既然宋軍士氣高漲,我們不妨打擊一下他們的囂張氣焰。”
耶律得勇問道:“如何打擊宋軍的囂張氣焰?”
洞仙文榮道:“末將愿帶領五千騎兵,今夜偷襲宋軍。”
耶律得重道:“這個主意不錯。光明正大出城未必能夠打贏宋軍,但如果黑夜偷襲的話,勝算很大!殺子之仇,不共戴天。我愿和洞仙文榮將軍一起出城,偷襲宋軍,殺他個人仰馬翻,報仇雪恨!”
耶律得勇道:“好!今夜你二人帶領五千騎兵,偷襲宋軍,務必成功!”
當天夜里,遼軍將戰馬的馬蹄用棉花包裹住,在耶律得重和洞仙文榮的率領下,悄無聲息地出城,偷襲宋軍。
原本以為可以偷襲成功,重創宋軍。但宋軍的兩位軍師,吳用和聞煥章料到遼軍可能夜襲,早有準備,結果遼軍中了埋伏。
洞仙文榮道:“兒郎們莫慌,咱們是騎兵,而宋軍是步兵,困不住咱們。保護大王,沖出包圍,殺——”
宋軍的火槍和弓弩一起發射,一時之間遼軍死傷無數。戰馬聽到槍響,受到了驚嚇,不聽騎兵的指揮,四處亂竄。五千騎兵,拼命護主,死傷大半后,才保護耶律得重和洞仙文榮才殺出重重包圍。他們收拾一千多殘兵,狼狽不堪逃向城門方向。
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遇打頭風。大約離城門還有三五里時,耶律得重和洞仙文榮迎面又遇到了盧俊義和李逵帶領的一千騎兵。
洞仙文榮道:“大王先走,末將擋住他們!”
洞仙文榮哪里是盧俊義的對手?僅僅十個回合不到,便被盧俊義必中一槍刺中,命喪當場。盧俊義殺了洞仙文榮,又去追擊耶律得重。
耶律得重身邊還有長子耶律宗云,次子耶律宗電,三子耶律宗雷三人保護。李逵正和耶律宗云激戰,鮑旭正和耶律宗電打斗,燕青正和耶律宗雷交手。
幽州城內,主將耶律得勇夜不能寐。于是,他帶領著手下大將烏利可安來到城墻上,登高望遠,想看看外面的狀況。當他登上城墻的時候,不禁一愣,原來女兒答里孛沒有入睡,竟然也來到了城墻之上。
耶律得勇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答里孛。遼主耶律輝也非常喜愛侄女答里孛,封她為天壽公主,贈她一把龍泉寶劍。答里孛不僅容顏姣美,而且武藝,是軍中少有的女將。答里孛自幼與堂哥耶律宗云一起長大,關系甚好。所以答里孛站在城墻上,等待耶律宗云凱旋而歸。答里孛借著淡淡的月光,看到城墻下的耶律宗云與宋軍苦戰,而且漸漸落了下風。
答里孛焦急道:“父王,叔父他們已經到了城墻之下,快快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大將烏利可安道:“大王,萬萬不可!倘若這個時候開門,宋軍必然會趁機而入。”
開不開城門,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耶律得勇猶豫不決道:“這……”
答里孛萬分急切道:“再不打開城門的話,叔父和宗云哥哥都會死在外面,難道父王見死不救?更何況城下的宋軍只有不到千人,即使進了城,難道我們二十萬大軍還怕他們不成?宋軍不進城則罷,一旦進城,我們關門打狗!”
一則答里孛言之有理,二則耶律得勇和耶律得重手足情深,最后還是打開了城門。當城門打開之際,耶律得重倉皇進城。三個耶律小將也邊打邊撤,最后不戰而逃。雖然丟了面子,但總比丟了性命要好。
李逵殺得起興,要進城追擊,但被盧俊義阻攔道:“李逵,不可貪功冒進。我們沒有援兵,只有千人,一旦進城,遼軍猶如甕中捉鱉。”但李逵哪里聽得進別人的勸,繼續追殺耶律宗云。
耶律得重進城之后,早有大批遼軍前來護主。天山勇見李逵緊追不舍,于是拿起手中的弓弩,朝李逵射去。天山勇乃是遼國神射,百步穿楊,例不虛發。李逵想要躲閃,但已經來不及了。
說時遲,那時快,李逵的胸口中了一箭。幸好李逵身披鎧甲,箭頭刺得并不深,剛沒入身體。雖有鮮血流出,但并不致命。趁你病,要你命。天山勇再次用弓弩瞄準了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