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增兵幽州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099字
- 2023-05-14 09:35:09
四月二十五,薊州的沿街商鋪重新開張。宋軍主將任豪和聞煥章來到一家布店,買了兩匹上好的布料。
聞煥章問道:“店家,布料多少錢?”
店家見他們身披鎧甲,戰戰兢兢道:“二兩銀子,不不不……一兩銀子。”
聞煥章從身上取出二兩銀子道:“店家放心做生意。我們有軍紀,買賣必須公平,絕對不能少了店家一文錢。倘若有士卒買東西不付錢,你可以到府衙告狀,自有人為你做主!”
店家道:“多謝將軍!”
離開布店,任豪看著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高興道:“薊州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聞煥章道:“將軍,我們是時候離開了。據探馬來報,種相已經攻下涿州,如今帶兵圍了幽州。明天我們前去支援種相。”
任豪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次日早上,天蒙蒙亮。宋軍留下三千人馬守城,其余一萬多人向幽州進軍。
薊州之戰,宋軍不僅繳獲了大量錢糧,還繳獲了一千匹戰馬。宋軍挑選會騎馬的士卒,組成了一支騎兵,由主將任豪和軍師聞煥章率領,一路狂奔,直逼幽州。而主力由副將李修明率領,帶著輜重和糧草,以日行八十里的速度行軍。
不到兩日,任豪和聞煥章率領一千騎兵來的幽州城外,來到了中軍大帳,見到了種師道、楊志、吳用等人。
種師道說:“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來到幽州城下。”
任豪道:“薊州之戰,我們繳獲了遼人的一千匹戰馬,于是末將挑選了一些能騎善射的士卒,臨時組成一支千人騎兵,馬不停蹄趕路,所以很快來到了幽州。”
種師道滿意地點點頭。
任豪又道:“種相,我們何時進攻幽州?”
種師道說:“不急,幽州乃是遼國的南京,原本有十萬大軍駐守。這幾日,又有各地援兵到來,大約已有二十萬大軍。幽州之戰乃是國運之戰,我們必須慎之又慎。”
聞煥章問:“遼軍有二十萬,那我軍有多少人馬?”
種師道知縣聞煥章深受趙籍信任,而且腹有良謀,所以對他沒有絲毫隱瞞,說道:“原本有十二萬兵馬,但攻下涿州之后,那里留下兩萬人駐守。所以幽州城外,只有十萬兵馬。”
聞煥章道:“即使加上從薊州來的兵馬,也只有十一萬人。不過,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作為正義的一方,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打敗遼軍,這叫戰略上藐視敵人。”
種師道說:“你也讀過孫武書院的教材?”
聞煥章道:“那倒沒有。戰略上藐視敵人,這句話我是從天武軍內部的《新軍訓練手冊》上看到的。”
種師道說:“這只是半句話,還有另外半句話,叫做‘戰術上重視敵人’。聞軍師不知有何攻城的戰術?”
聞煥章道:“我們有多少火槍,多少火炮,以及多少空軍部隊?”
種師道說:“十萬大軍當中,一半人有火槍,另一半人依舊使用刀槍劍戟等傳統兵器。至于火炮,有五十門。而空軍部隊,也就是熱氣球部隊,有百余人。”
十多萬精兵,六萬支火槍(加上從薊州而來的一萬人,他們的武器都是火槍),七十門火炮(加上薊州運來的二十門火炮),百余人的空軍部隊,這是趙籍登基兩年來積攢的全部家當。
聞煥章聽了種師道的話,說道:“其實戰術很簡單。無非是炮兵轟,步兵沖;空軍趁夜降落城內,和外面的兵馬里應外合,一舉拿下幽州。我相信,種相攻打涿州,采用的是同樣的戰術。”
種師道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聞煥章又道:“不過,幽州不同于涿州、薊州,乃是遼國的五京之一,城墻更加高大,兵馬更加眾多。正如種相所說,幽州之戰乃是國運之戰,我們必須慎之又慎。關于攻城的細節,還需從長計議。”
于是,種師道召集所有將領,到中軍大帳議事。
話說耶律得重從薊州逃走后,來到了幽州,希望借助幽州的兵馬收復薊州。不料耶律得重剛進幽州,次日種師道帶領十萬宋軍來到幽州城下,耶律得重只好暗叫倒霉。
幽州是遼國的南京,守將是耶律得勇,乃是耶律得重的二哥。耶律得勇和耶律得重俱是遼主耶律輝的胞弟。而遼主耶律輝原名耶律得仁,排行老大。不過耶律得仁登立為太子時,更名耶律輝,寓意再創輝煌。其實皇帝登基更為在宋遼時期乃是常事。比如宋哲宗原名趙傭,立為太子時改名趙煦。
耶律得重見了二哥耶律得勇,哭泣著訴說薊州失守、痛失愛子。耶律得勇聽后,怒道:“宋軍若是不來,萬事皆休;若是敢來,定教他有去無回!”
耶律得勇剛夸下海口,沒想到第二天宋軍便來到幽州城外。耶律得勇準備領兵出戰,耶律得重攔下道:“宋軍來勢洶洶,且武器非同一般。我在薊州時,便是輕敵,帶領兩萬精兵出戰,結果損失慘重。我們要依托城池御敵,同時向朝廷求援,讓大哥增兵幽州。小心駛得萬年船!”耶律得勇的名字雖然有個“勇”字,但他并非有勇無謀之人。相反,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甚至不在遼主耶律輝之下。只是耶律輝是長子,而耶律得勇是次子,所以耶律得勇才與遼主的寶座無緣。
短短幾天時間,遼主耶律輝從各地調來十萬兵馬,增援幽州。所以此時的幽州共有二十萬大軍。而宋軍只有十萬余人。
軍師吳用擔憂道:“種相,遼軍源源不斷進入幽州。據探馬來報,目前幽州已有二十萬兵馬。反觀我們,只有區區十萬兵馬。這仗還怎么打?”
種師道說:“遼國境內,能征善戰之兵共有三十余萬人。如今的幽州,擁有遼國六成多的兵馬。遼軍在幽州集結,總比我們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去攻打要好。只要我們打贏了幽州之戰,從此以后遼國再無南下之兵,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吳用道:“幽州之戰想要獲勝,談何容易?”
其實吳用缺乏自信,主要是對宋軍的實力不了解,對火炮、火槍等先進的熱武器不了解。